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

李栩然

首发

栩先生(ID:superMr_xu)

朗读:涛哥

?点下方绿标可收听涛哥朗读音频

1

年,历经千难万险,一个美国记者终于达到了陕北。

这里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是陌生而又新奇的。

这个记者的名字叫斯诺,他在这里,广泛地参与和观察着红军们的生活。并将所见所闻最终写成了一本很有名的书,《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

在这本书里,他写道:革命运动要求它的领袖能够比旁人早一点看到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在这方面毛泽东很成功,所以他的追随者对他的判断力产生了极大的信心。

基于此,他对毛泽东作出了“窑洞里的预言家”的著名评价。

约翰·S·谢伟思,是抗战时期美军驻延安的观察组成员。

在与毛泽东等人经历了3个多月的深入接触后,他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毛主席能够成功地战胜他的众多对手,而成为公认的领袖?

最后,他的结论是:目光远大。

毛泽东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他的思考总是很超前,更重要的是,他想的往往总是对的。

翻阅《毛泽东传》,你会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在长征之前,有两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反对”、“不同意”,而前面往往还跟着三个字“毛泽东”。

那时的他经常一开会就开群嘲:你们说的都不对,下面听我说blabla……

瞿秋白曾经评价说:我党有独立意见的要算泽东。

其实,革命时期,大家的想法都很简单:你说得对,我们就跟你走。

而毛泽东,就总能在面对很多重大关头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思考,为大家指出正确的路;或者在跟着其他人走错了路,受到挫折时,回头发现还是毛泽东说的对。

毛主席是理论上的领袖,每当中国革命面临关键时刻,他就发表重要文章,给革命确定方向。——福原亨一

这是很可怕的,要知道当年毛泽东思考的问题可不是什么“明天股票是涨还是跌”“这期双色球篮球号码是单数还是双数”之类的事儿,说对了也就说对了,说错了也无所谓。

他所思考的都是红军往哪里走、中国将何去何从之类事关党和国家生死的终极命题。

在这种情况下,他总能思考出对的道路和策略,作出精准的判断,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能力!

更重要的,他是如何拥有这种思考能力的?

2

20多岁,对大部分人而言还没有真正经历什么生活的磨难,还在享受大学闲暇的时光,偶尔迷茫、忧愁一把。

如果多去看看青年时期毛泽东的传记,你会发现彼时彼刻的他,其实和现在的年轻人并无两样,充满理想,却又十分迷茫。

年,快20岁的毛泽东还在读中学,他做了一个后来很多成功人士在读书时都会做的决定。

退学。

但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退学后,毛泽东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在好几所学校报了名,这些学校五花八门,有商校、警察学校,甚至还有一所学习造肥皂的学校。

那时候的他,别说思考出中国人类该何去何从的大命题了,甚至连自己今后要做什么都没想明白。

只不过,和现在很多人迷茫时就靠着电影、游戏、旅游打发时间不一样,那时候的毛泽东虽然并不知道自己今后干什么,但却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干什么。

退学后的毛泽东寄居在湘乡会馆,每天都去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他为自己制订了一个严格的自修计划,早上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中午只是买两块米糕充饥,算作午餐,直到图书馆关门才出来。

读的最多的书有两类,一类是中国的历史书,还有一类是西方的哲学伦理学。

你如果也看过这两类书,就会知道,这两种书恰好是最容易激发人去思考的东西。

特别是历史,那一个个看似陈旧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后面,其实是历史上曾经活过的最顶尖人群的经历、斗争和策略,透过历史,我们完全可以去推测他们在不同境遇前的所思所想。

中国的历史,本就是英雄史、精英史。

那么,毛泽东读历史又读到了什么程度?

我在29岁的时候,才第一次听说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这本历史书。

这本书上起伏羲氏,下至明亡,共一百一十六卷,几乎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编年通史,被称为万世君臣的政治教科书。

而毛泽东在19岁的时候就通读完了整套书,而且看得爱不释手。

中国的《二十四史》,很多人可能连一本都没有完整读过,毛泽东不仅全部读完,还做了非常详细的批注。

3

后来,毛泽东考进了湖南一师。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湖南一师是个重要的阶段,这五年半的读书和求学生涯,是青年毛泽东人生的精进岁月。

这段岁月中,他广泛涉猎,反复精读大量书籍。

年的春节,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一封信曾经提到了应该读的77种书。

很可惜,我并没有查到这77种书的书单。文献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套《毛泽东读书集成》,一共有卷,收录了一千多种书籍,光是看看目录,很多人就已经崩溃了,但其中很多书毛泽东都是反复精读,有些线装本的书甚至连线都翻断了。

他爱读自己佩服之人的书。

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文正就是曾国藩,毛泽东当年读《曾国藩家书》到废寝忘食,至今在韶山的毛泽东纪念馆里还珍藏有一套木刻本《家书》,每卷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咏芝珍藏”笔迹。咏之者,润之也。

曾国藩曾经写过一个《爱民歌》,第一条是“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后来毛泽东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也是上门板。

他看书是为了解决根本问题。

在毛泽东青年时代,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也非常流行,这些书的内容和写法类似于《民国小时代》《XX传》……但无论多么流行,在毛泽东的书单里从来也没有出现过。

他在写给老师的信里说: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

他读历史、读哲学、读文学、读报纸,不只是出于消遣或者兴趣,而是为了参透这个世界的本原。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贫富,是怎样形成了分化?面对这所有的丑陋、苦难与痛苦,如何才能改造这个社会?沧海横流,江河日下,谁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在看了无数的书,思考了良久之后,23岁的毛泽东在日记本上珍而重之地写下了一段话: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这段话后来被有意无意地篡改掉了一个字,一字易、而语义全变。

4

除了大量的阅读历史与哲学类思辨性非常强的书,毛泽东还有一个更大的爱好:搞调查。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经花了一整晚的时间,看完了毛泽东写过的一本书,名叫《寻乌调查》。

这本书一共5章39节,8万字。

没别的内容,全部都是他在寻乌县做的一次调查,细节详实到让人震撼,油、盐、酱、醋、茶之类的每样都单独列条,种类、价格、什么店铺、什么价格全都细致标注。

甚至,连县里的妓院有多少家、名妓都有哪些、嫖妓的都是些什么人都写到了。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他的这8万字,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干货。

除此外,他还搞过长岗调查、兴国调查、才溪乡调查等等,每一个调查的背后,都是数十天的实地查看,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访谈交流,以及无数个夜晚的细致梳理、思考、总结成篇。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搞调查并不是他当上红军领导后才有的工作习惯,早在年,24岁的他就利用暑假的时间和另外一个同学,不带一文钱,徒步走遍湖南的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5县,行程多里,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农村调查。

这才叫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毛泽东读历史、哲学,掌握的是思维工具,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的体系,而搞的那些调查,就是为这些思维的运用打下基础。

换句话说,毛泽东就像是通过看教参(历史、哲学)掌握了解题的方法,然后进行大量刷题(调研),既帮助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是在不断验证、修正解题的方法。

学校里,我们管这样练出来的人叫学霸。

而现实里,我们管这样练出来的人叫“思想家”。

毛泽东后来提出的无数论断,做出的决策,都建立在他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现实情况精确调查的基础上。

比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人民战争——持久战”等等。

而所有的这一切,正是“毛泽东思想”深度的基础和源泉。

5

不要以为看看书、做做调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

毛泽东当年最大的对手蒋介石,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了讨苏联欢欣,说自己读《资本论》读到废寝忘食,在国民党内也是经常摆出高深莫测的神秘样子。

但真正意义上,蒋介石很可能就是见苏联代表前,临阵磨枪,把《资本论》花了一晚上翻了一遍。

蒋介石真正擅长的还是封建时代那一套权谋之术,在毛泽东呕心沥血地思考红军、民族和整个国家未来的时候,蒋介石忙着思考怎么样才能管御下属,怎么样才能收服其他军阀,怎么样才能控制民众。

一旦遇到问题或者失势下野,蒋介石就喜欢求神拜佛,躲在乡野,大耍权谋手段,谋求逆袭。

而毛泽东,即使是在年被架空,几乎失去了一切权力,人身自由都被限制的困境之中,依然一刻不停息地思考中国革命的未来,看了很多书,后来写成的《矛盾论》、《实践论》,就是在这两年读马列著作中形成的。

这两篇文章也成了指导中国革命最光辉的思想著作。

这已经不是人格上的差距,而是思想格局、思想境界上的差距了!

年,毛泽东在延安低矮破旧的窑洞里,通宵达旦地写出了巨作《论持久战》,这篇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文章一经发表,就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

对日本而言更像是毛泽东提前把自己要走的棋路公告天下。

摆开棋谱跟你下,你就是下不赢。

而蒋介石在看到这篇文章后大惊失色,深感自己被毛泽东压了一头,命令手下的“大笔杆子”陈布雷赶紧炮制一篇文章来打擂台。

结果陈布雷集合国民党精英写出的文章蒋介石却不甚满意,质问陈布雷:为什么写不出毛泽东的水平来。

陈布雷倔劲儿上来,一甩袖子留下了一句经典的话:因为人家毛泽东的文章都是自己写的。

对比之下,才更能理解当年有人不屑地评价蒋介石的另一句话:蒋介石,治世之省长,乱世之省长。

年,蒋介石数百万大军溃败,狼狈逃到台湾,居然还真就应了这句评价,当了台湾省省长。

——

写下这篇文章,其实是为了澄清一个误区,到底什么才叫做有思想,什么才叫思想有深度?

所谓的思想深度,不是你会讲几句似懂非懂、看似很有内涵的“金句”;不是动不动就“看透人生”;更不是年纪轻轻就学会了世故和圆滑。

而是,你思考的东西是每一个人都困惑的东西,你要思考的目的,是如何为所有人的痛苦找到一条出路,更重要的是,你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这条路,并且一无所惧地带头走上了这条路。

这是一条艰辛的路,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和痛苦的思考,更需要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坚韧。

我们分析这条思考之路,其实就是在为了给更多陷入迷茫、找不到目标的人以启发,希望大家都能通过阅读、实践与思考,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毛泽东最具代表性的6首诗词,至情至性,大气磅礴!毛泽东除了作为一名战略家、革命家而广为人知,他的诗词也是一绝。其诗词具有雄伟的气势和多变的风格。著名的诗人贺敬之称赞毛泽东的诗词是:“中国悠久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今天我们精选部分毛主席的诗词,一起重温、缅怀!毛泽东所作的诗句大概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参与战争之前所作的诗词。此时的毛泽东尚处于年轻的学生时期,他写的大部分诗都是赠别诗和咏志诗,充满了年轻的朝气。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1七古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此诗作于年,此时的毛泽东正在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学习。此诗显露出他血气方刚的赤子之心,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通过对青蛙的描写,表现了毛泽东挽救国家的迫切渴望。第二个阶段是毛泽东加入革命和战争时所作的诗词,此诗的诗词非常写实,这些诗有着振奋人心的力量,见证着中国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两首。2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诗作于年,此时的红军正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红军挺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时,部队在这里休整,这首《沁园春·雪》就是写于休整期间的一场大雪。全篇用词非常的雄健和大气,包括“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设喻用典,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难比今朝。这首傲视古今的诗句,振奋人心,道出了毛泽东的壮志。3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此诗写于年,全面内战已经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全面溃败。4月23日,占领南京,毛泽东作下此诗。诗的首联和颔联写实,描绘了百万雄师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和解放南京后的胜利喜悦。随后的两联抒情言志,坚定了将革命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全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的信心和决心,以此诗当作是纪念南京解放的纪念碑在合适不过了。第三个阶段是毛泽东战后的诗词,此时的毛泽东,写作诗词更加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题材也从战争革命变成了身边的生活。大事小情只要诗兴到了,都会作诗一首。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首。4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此诗作于年6月,此时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主席在武汉期间,三次畅游长江,抒发豪情,写下《水调歌头·游泳》一诗。诗的开头,非常朴实,交代了作者从长沙来到了武昌。随后大气的词句将我们带到了长江边,体会到毛泽东“闲庭信步”的宽馀之乐。随后借用一句:“逝者如斯夫”将这一份宽馀带上了历史的纵深感。下阕一起,主要就是展现国家的宏图伟志,阵阵急进,风帆在江面吹动,龟蛇二山在静观,而升起的宠图就在目前。大桥已飞越长江,南北天堑也变为一片坦途。祖国江山把玩于掌股之间,改天换地轻而易举。就算是帮助大禹治水的神女还健在,也会为此时世界的改变而惊叹不已。5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已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陆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曹操借“萧瑟秋风”要表达的是削平割据,统一中国的愿望,而毛泽东“借萧瑟秋风”不仅要表达伟大志向,更重要的是要表达凌云壮志实现后的喜悦。这首词的机杼在结尾。“换了人间”,是议论,是感慨,意味深长,余韵悠远,将读者引向一个无限性的时空,去寻味那无穷的言外之意。非伟大人物,谁有这么大手笔。6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祥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

托梅言志,表明了中国无产阶级共产党人的决心,以及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心。

  51、沁园春·雪

  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自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52、临江仙·赠丁玲

  年12月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53、祭黄帝陵

  年12月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

  注释: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4月5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54、四言诗·题《中国妇女》之出版

  年3月

  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

  55、四言诗·改江淹《别赋》

  年6月1日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送君延安,快如之何!

  56、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年3月

  外侮需人御,将军赴采薇。

  师堪机械化,勇夺虎罴归。

  浴血东瓜守,逐倭棠古回。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注释:

  戴安澜:国民党师师长,在缅甸抗击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年仅38岁。

  57、五言韵语·军队向前进

  年10月

  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58、五律·张冠军道中

  年4月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温尖难染,霜笼鸦不惊。

  戍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59、五律·喜闻捷报

  年9月

  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60、七律·忆重庆谈判

  年秋

  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尔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61、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62、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年4月29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柳亚子原诗:

  《感事呈毛主席一首》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63、赞“密使1号”

  年1月上旬

  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

  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64、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年10月

  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柳亚子原词: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不是一人能领导,

  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65、浣溪沙·和柳先生

  年11月

  颜斶齐王名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

  而今一扫纪新元。最喜诗人高唱至,

  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66、浪淘沙·北戴河

  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年1月号。

  67、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年10月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城外鸡虫事克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周世钊原诗:

  《七律随从毛主席登岳麓山》

  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

  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

  68、七绝·五云山

  年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69、水调歌头·游泳

  年6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70、蝶恋花·答李淑一

  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李淑一原词:

  《菩萨蛮·惊梦》

  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

  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71、七绝·观潮

  年9月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72、五言韵语·两个泥菩萨

  年11月

  两个泥菩萨,一起都打碎。

  用水一调和,再来做两个。

  我身上有你,你身上有我。

  73、七绝·刘蕡

  年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

  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注释:

  这首诗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

  74、七绝·改梅白《夜登重庆枇杷山》

  年

  我来高处欲乘风,暮色苍茫一望中。

  百万银灯摇倒影,嘉陵江似水晶宫。

  75、七律二首·送瘟神

  年7月1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丝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76、四言韵语·养生十六字诀

  年

  遇事不怒,基本吃素。

  多多散步,劳逸适度。

  77、七绝·有感仿陆放翁《示儿》诗

  年12月21日

  人类而今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毋忘告马翁。

  78、七律·到韶山

  年6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注释:

  毛泽东年9月13日致胡乔木的信:“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通首写32年的历史。

  79、七律·登庐山

  年7月1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80、五律·看山

  年11月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莺。

  81、七绝·到钱塘

  年11月

  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恋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82、七言诗·赫鲁晓夫访美

  年10月

  西海如今出圣人,涂脂抹粉上豪门。

  一辆汽车几间屋,三头黄犊半盘银。

  举世劳民同主子,万年宇宙绝纷争。

  列宁火焰成灰烬,人类从此入大同。

  83、七律·读报

  年12月

  托洛斯基到远东,不和不战逞英雄。

  列宁竟抛头颅后,叶督该拘大鹫峰。

  敢向邻居试螳臂,只缘自己是狂峰。

  人人尽说西方好,独惜神州出蠢虫。

  84、七律·读报有感

  年6月13日

  托洛斯基返故居,不战不和欲何如。

  青云飘下能言鸟,黑海翻起愤怒鱼。

  爱丽舍宫唇发黑,戴维营里面施朱。

  新闻岁岁寻常出,独有今年出得殊。

  85、七律·读报有感

  年12月

  反苏忆昔闹辟蛙,今日欣看大反华。

  恶煞腐心兴鼓吹,凶神张口吐烟霞。

  神州岂止千里恶,赤县原藏万种邪。

  遍访全球侵略者,惟余此处一孤家。

  86、七律·改鲁迅诗

  年12月

  曾惊秋肃临天下,竟遣春温上舌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高官。

  喜攀飞翼通身暧,苦坠空云半截寒。

  悚听自吹皆圣绩,起看敌焰正阑干。

  87、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年2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88、七律·答友人

  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89、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年9月9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90、七绝·屈原

  年秋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文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91、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年9月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92、七律·改鲁迅《亥年残秋偶作》

  年

  曾惊秋肃临天下,竟遣春温上舌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高官。

  喜攀飞翼通身暖,苦坠空云半截寒。

  惊听自吹皆圣绩,起看敌焰正阑干。

  93、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年11月17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郭沫若原诗:

  《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94、卜算子·咏梅

  年12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游原词: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95、七律·冬云

  年12月26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注释:

  这是毛泽东为自己七十岁生日(中国传统算法)作的诗。

  96、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年1月9日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郭沫若原词: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

  真金在,岂销铄?

  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97、杂言诗·八连颂

  年8月1日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98、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年12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99、贺新郎·读史

  年春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七绝·贾谊

  年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sxdzz/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