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影视产业,“IP”一词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宝藏”。以至于,那些具有强大吸金能力的优质IP,动辄就能卖出百万甚至千万一集的“天价”。与之相对应的是,几乎所有的影视巨头、互联网大佬以及怀揣热钱的投资者们都在纷纷布局,以趋之若鹜的姿态疯狂抢夺IP资源。
在这一客观背景下,乐视的所作所为反倒显得有些另类——随着乐视影业的注入,乐视构建的IP战略并不是急于扩张,而是给出了“乐视是IP升值机构,而非变现机构”的全新定位,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立足以“IP锻造”为核心的IP品牌战略,用极具颠覆意味的创新模式,去引爆新一轮的行业革命。
而刚刚上线第十部最终章的现象级网大作品《总裁在上》,刚好就是这一模式下的成功范例。
“比变现更重要的,是让IP真正具备升值潜力
翻看过去几年间好莱坞最赚钱的电影名单,最抓人眼球的竟然是片名后面那一个个阿拉伯数字。而向来就以财大气粗闻名全世界的好莱坞之所以会对卖座影片的续集如此热衷,一方面显现出这个电影王国在想象力和创作力上的日益萎缩,另一方面也再次验证了IP在吸金方面所具备的强大实力。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始终秉承“IP升值机构,而非变现机构”这一战略定位的乐视影业,已经在实践中逐步验证出一整套变优质IP锻造为优质影视作品的成形模式。当其它同行还在为如何获取更多IP用于影视作品的改编计划,进而通过“文本变现”的模式实现核心竞争力时,乐视影业却凭借IP升值所爆发出的巨大能量,走在时代最前端了。
正是借助这一全新模式,乐视把一个个IP打造成可实现升值目标的爆款产品。在院线作品方面,《小时代》系列一再延续以小博大的成功套路,《熊出没》系列始终保持在3亿左右的票房佳绩;在电视或网络剧集方面,《遇见王沥川》引爆全网上下,《太子妃升值记》从一个小IP被打造成了现象级;现在又多了《总裁在上》这样的热门网大……乐视用结果向所有人证明:拥有IP的数量多少并不重要,能否通过一整套运作模式实现IP的增值目标才是考量其真实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论,无疑是对当下影视行业中主流思维定式的一种全面颠覆。
当然,IP之所以变得如此“贵重”,其根源就在于一个优质IP往往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正因为如此,如果不能在IP改编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和运营这些用户资源,IP同样也会失去其固有价值。从《小时代》到《爵迹》再到《熊出没》,从《遇见王沥川》到《太子妃升职记》再到《总裁在上》,无一不是在“用户运营”的基础上实现优质IP到现象级作品的成功改编的。尤其是在用户运营已经从“泛众模式”转向“分众模式”的这个时代里,能不能够以此模式为中心,用不同的IP服务不同的用户,进而为付费用户提供针对性极强的专属服务,已经成为衡量一家影视公司是否具备更大发展空间的一项硬指标。
对于乐视而言,这种用户运营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用户聚集,二是用户运营。前者是通过同一类型的不同影片聚集欣赏口味大致相同的用户,借助量的积累打造该类型的用户IP资源池,这样一旦推出下一部同类型作品,就可以通过后者为新产品的宣发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