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即使我们不愿意承认,郭敬明这三个字在我们95后一代的成长轨迹里都留下了相当浓墨重彩的印记。
年9月,郭敬明《小时代1.0折纸时代》正式出版发售,12岁的我升入初中。属于我们95后一代的青春时光正式拉开序幕。韩流、杀马特、郭敬明、韩寒开始和日渐沉重的课程一起闯入我们的生活。
我的第一本郭敬明是我的后桌递给我的,如果没记错,这本书叫《悲伤逆流成河》。她是一个疯狂痴迷着青春文学的女生,在她书桌厚厚的教科书下面,永远藏着一本郭敬明、明晓溪或者饶雪漫。那几年,学校旁边一家叫“黄金书城”的书店里,《小时代》系列、《最小说》永远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也总会有几个穿着校服、扎着马尾戴着厚厚眼镜框的女生站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着,偶尔偷偷擦下眼角的泪水,最后依依不舍地放下,去柜台前给几本教辅书买单。
在我们惨淡无味的青春里,不能否认郭敬明和他的青春文学帝国让我们有了感动或者悲伤的体验。当然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感动和悲伤就如同他所构建的青春世界一样,肤浅而又矫揉造作。
当我现在开始写郭敬明,写那些和他有关的记忆,我都在心里默念几遍,要坦然面对曾经的自己。因为实在太TM傻逼了。在我欺骗我妈去后桌家里复习实则看完了三册小时代后,正好赶上了年的世博会,我跟我爸妈说,我要去上海,我要去郭敬明描写的寸土寸金的陆家嘴看一看。所以当我在夜晚10点抵达上海,当我坐在充斥着泡面味、瓜子味和汗味的大巴里,14岁的我却想的是我终于也进入了这个小时代。
这就是郭敬明的小说在我的中学时代里留下的记忆。而这样的记忆也只能出现在我们的初中时代。那时我们不曾经历情感,才会相信青春文学里的凌冽和疼痛。那时像我们一样的小城少年没见过市面,才会觉得上海就像是小时代里那个样子。
所以,无论是疼痛残忍如悲伤逆流成河,还是都市奢靡如小时代,都不过是郭敬明给没有见过市面,也没有历经情感的年少无知的我们构建的幻想而已。这种幻象必然会随着成长而消失。
—————
这个夏天,在经历了小时代系列的疯狂吸金、爵迹的商业受挫和电视剧系列《幻城》、《是!尚先生》的差评如潮后,郭敬明年出版的小说《夏至未至》也被搬上屏幕。与同期虽然口碑垫底但话题度极高的《深夜食堂》比,《夏至未至》显然已经不那么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