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注意事项及适用人群

一、拔罐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室内需保持20℃以上的温度。最好在避风向阳处。

(2)患者以俯卧位为主,充分露施术部位。

(3)拔罐时的吸附力过大时,可按挤一侧罐口过缘的皮肤,稍放一点空气进入罐中。初闪拔罐者或年老体弱者,宜用中、小号罐具。

(4)拔罐顺序应从上到下,罐的型号则应上小下大。

(5)一般病情轻或有感觉障碍(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时间要短。病情重、病程长、病灶深及疼痛较剧者,拔罐时间可稍长,吸附力稍大。

(6)针刺或刺血拔罐时,若用火力排气,须持消毒部位酒精完全挥发后方可拔罐,否则易灼伤皮肤。

(7)留针拔罐时,要防止肌肉牵拉而造成弯针或折针,发现后要及时起罐,拔出针具。

(8)拔罐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垫高壮举部,轻者可给予少量温开水,重者针刺人中、合谷。必要时,可用尼可刹米每次0.5克,肌注射或静注;或用咖啡因2毫升肌注。

(9)拔罐时间过长或吸力过大而出现水疱时,可涂龙胆紫,覆盖纱布固定。如果水疱较大,可用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然后用利凡诺纱布外敷固定。

(10)患者在过饥、过饱、过劳、过渴、高热、高度水肿、高度神经质、皮肤高度过敏、皮肤破损、皮肤弹性极差、严重皮肤病、肿瘤、血友病、活动性肺结核、月经期、孕期,均应禁用或慎用拔罐。

二、拔罐的适用人群

以拔罐的适应人群主要是患有如下疾病的人:内科疾病、外科疾病、骨科疾病、儿科疾病等。

(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瘙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强、风温、暑湿、秋燥。

(2)外科疾病:红丝疗、丹毒、有头疽、疖病、乳痈、脱肛、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输尿管结石。

(3)骨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纤维织炎、肱骨外上裸炎、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类风湿性骨关节炎等。

(4)妇科疾病: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闭、痛经、白带、黄带、赤带、妊娠呕吐、产后缺乳、产后腹痛、人工流产综合症、脏躁、阴挺、阴吹、阴痒、不孕症、产后大便困难、产后发热等。

(5)儿科疾病:小儿发热、小儿呕吐、小儿泄泻、小儿厌食、小儿夜啼、小儿遗尿、百日咳、腮腺炎等。

(6)皮肤科疾病:缠腰火丹、牛皮癣、斑秃、湿疹、瘾疹、风瘙痒、漆疮、挤疮、蛇皮癣、皮痹、白疲风等。

(7)五官科疾病:针眼、睑弦赤烂、流泪症、沙眼、目痒、目赤肿痛、目翳、远视、近视等。

文章来源:《刮痧、拔罐、艾灸》全书(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

qq.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xzmz/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