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认为皮肤要无菌,也常使用抗菌清洁

常常听到很多人说:皮肤要洗干净,不然就会出问题!有宝宝的家长也都常常问:医生,用清水洗就好了吗?能洗干净吗?皮肤有很多细菌!这样真的好吗?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皮肤应该要无菌,也会常常使用抗菌清洁产品!但,问题来了,皮肤真的无菌吗?细菌一定有害吗?

结论:皮肤并非无菌,菌丛有好有坏,菌种失衡造成疾病。

先说结论,皮肤并非无菌,皮肤上的微生物相当丰富,平均一平方厘米有超过万只细菌。皮肤菌丛有好有坏,常在菌丛维持正常皮肤生理功能,也会训练免疫系统。

致病菌种则会引发皮肤疾病,包括:脓痂疹等等。同时皮肤不同菌种会相互作用,可以协同互益,也相互拮抗。因此,菌种平衡是维持正常皮肤生理功能的重要角色。接下来,我们再来深入探讨,什么是皮肤微生物?皮肤菌丛扮演什么角色?

数兆的细菌,霉菌,病毒,古细胞和微小的节肢动物,会在皮肤上生活,这些生物的组成就形成皮肤微生物群落。

我们都知道,皮肤是身体跟外界接触最主要的器官,当作我们跟外在环境的屏障,保持水分的同时也防止外在的过敏原刺激物,毒物,致病菌,和紫外线的入侵。

然而,皮肤也是数百万细菌,霉菌,病毒,甚至是一些节肢动物的家。皮肤对于这些微生物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相当苛刻的所在地,因为皮肤脱水,营养又少,又是弱酸性的环境。

除此之外,皮肤因为其分化的关系,会不断从表面脱屑,同时也会把黏附在上面的细菌给脱落,所以微生物要在皮肤上形成菌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尽管如此,皮肤上还是有许多不同的微生物菌落。

人体微生物菌落会存在皮肤表面和身体内。一个成人,有高达一兆只的细菌,总重为1.3-1.5公斤,约为人脑的重量,同时是我们整个人体细胞的10倍量,所以我们应该不是人,而是一个行走的细菌。

皮肤的微生物菌落,94%都是原核生物,而又以细菌为最多。皮肤菌丛至少有19的门,最主要以棒状杆菌属,丙酸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这三个属最常见。

皮肤菌丛都维持恒定吗?其实并不然,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皮肤的菌丛组成,首先是个人的生理特性。因为每个部位的毛囊,汗腺,皮脂腺密度不同,造成不同皮肤表面环境,也就造成不同的菌丛组成。

皮肤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生态环境:油脂,潮湿,干燥。

油脂皮肤的部位,包括眉间,外耳道,胸骨,背部等,主要菌丛为丙酸杆菌属,因为这一类细菌亲脂性,喜爱在油脂的环境生活。

潮湿皮肤的部位,包括腋下,手肘内侧,腹股沟等,主要菌丛为棒状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

干燥皮肤的部位包括前臂内侧,手掌,主要是混杂菌种。

令人讶异的是,许多革兰氏阴性菌的菌丛,以前认为主要生活在胃肠道,却也被发现会生存在干燥皮肤的部位。

另外,不同的人也发现到,同一部位,在不同人之间,菌丛组成相似。相较之下,同一个人在不同部位,菌丛组成组成反而差异大。

介绍完这些菌丛之后,到底这些菌丛在皮肤上扮演什么角色?应该不是只有把皮肤当成生长的大平台那么简单吧!?是不是也会提供一些好处给我们。

首先,研究发现,菌丛是会相互沟通的,并非只是一同生长而已,微生物菌丛的聚集,除了受到宿主影响外,菌丛间也会相互影响。微生物可以相互竞争去排除他菌,也可以一起协同作用相互利益。

总之,皮肤并非我们原先所想是一个无菌的环境,相反的,皮肤菌丛相当丰富而且扮演重要角色。皮肤常在菌丛可以相互影响,也可以影响人体的免疫反应。常在菌丛可以抑制致病菌丛的生殖,减少皮肤疾病产生,维持皮肤菌丛平衡对于皮肤正常生理功能是相当重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sxdzz/8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