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进入年,核心词又是什么呢?电影节上,各种电影项目及公司发布会层出不穷,电影节的各种论坛上粉墨登场,一些关键词也渐渐浮出水面:IP、互联网、资本、票房、好莱坞、、瓶颈、泡沫、短板……
这些词都不是新词,但这些业内火热的焦点词汇,伴随着电影市场的高度发展,都已经有了本ID在此想说说IP,因为这是今年“升级”最明显的概念。最近刚刚上映的电影《魔兽》,就是一个来自PC游戏的IP,除了牢牢占据票房榜首之外,有预测称,《魔兽》的衍生品收入将达10亿,这也强烈刺激了产业的神经。
是的,IP已经不再是一个被资本原来快速消费的消费品了,中国的IP改编电影已经从快餐电影时代走向了大片时代。IP已经没法被“快速变现”了,腾讯一高层说,小说IP改编的电影只有30%能够成功。
那么问题来了,IP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它?这不能忽略了IP背后海量的用户,没有用户的IP没有价值。如何让IP的价值超越票房,必须要把IP运营起来,用做产业的方式做IP,才能真正实现规模效应,释放IP的价值。
用户不需要IP改编“快餐”需要真正的IP大片
热度几乎能与IP并肩的词是“资本”,资本无疑是影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之一,但另一方面,虎视眈眈的资本,却又可能在快速变现的同时,将IP消费了。多年来,IP以及IP改编电影在产业界一直饱受争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IP改编电影大多成为彻底的快消品,成为“短平快”变现的一种手段。年上半年,多部IP改编电影均饱受批评,都是这个原因。
IP太重要了,所以几年的热潮之后,带着热钱盲目追逐IP的行为已经饱受批评。
今年以来,一提起好莱坞,几乎绕不开迪士尼,作为好莱坞“六大”之一的迪士尼,今年却把剩下的几家同行远远甩开了。与其说迪士尼在做电影,不如说迪士尼在运营IP。迪士尼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国影视产业学习,但在IP的影视化上,迪士尼首先做到了精品化,它对IP的开发,与它利用好莱坞这一世界电影工业的中心的资源,在电影产品的打造上,可谓不遗余力。有了受观众欢迎的电影产品之后,后续的开发才理发当然。
再回到国内,中国影视产业对IP的开发,至少经历了两个里程碑。
一个是《小时代》。虽然几年来,关于《小时代》系列电影的争议从没停止,但这部让产业“老人”们大跌眼镜的电影,仍然是开启了中国IP改编系列电影的里程碑,也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电影的里程碑——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讲,它是一部用户思维主导的电影产品。
另一个则是去年小说《鬼吹灯》的电影化,由超级IP《鬼吹灯》改编的两部奇幻探险电影《九层妖塔》、《寻龙诀》先后上映,今年,《爵迹》、《盗墓笔记》等IP改编大片上映在即,在本ID看来,这揭开了中国IP改编电影进入大制作、高工业水准的“大片时代”。
看过越来越多电影的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品电影。今天,产业正在持续变革中,变革不仅存在于产品思维上,更存在于电影工业的水准上,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未来需要的第二个答案:高工业水准。
今年上影节上亮相的IP改编电影,目前已经有《爵迹》、《封神传奇》、《必须犯规的游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多部,但站在前文所述的大背景下看,本ID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