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看小时代系列如何成就一家公司

三声

尽管《小时代》4的票房一般,但是这对于乐视影业来说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小时代》系列,早就成就了这家公司。不信,你看。

 

今年暑期档,《小时代》又回来了。7月9日,由郭敬明执导、乐视影业联合出品的《小时代》系列收官之作《小时代4:灵魂尽头》在全国公映。上映至今票房4.8亿元。

在3年时间内连续推出四部影片,票房累计超过18亿元人民币,《小时代》系列也算创造了中国影史上的一个纪录。虽然《小时代》系列从一开始就饱受极端争议,关于它到底是一部好电影还是坏电影的争论也从未停止。但对于乐视影业这家年轻的公司来说,《小时代》无疑是好的。在乐视影业CEO张昭看来,《小时代》系列也成就了作为发行方之一的乐视影业,“《小时代》不光是一部系列电影,它是互联网+电影产业的一个里程碑。”

成立于年的乐视影业将自己定位为一家“电影互联网公司”。年之前,电影市场上基本没有它的声音,直到《小时代》的出现。

年,乐视影业与郭敬明合作,推出了根据其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系列电影《小时代》。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乐视影业也以互联网的方式对《小时代》的品牌进行运营。

互联网首先是基于分众的概念,讲究针对精准的用户,满足他们的需求。乐视影业精准地找到了《小时代》的目标用户。张昭对这群用户的描述是,15到25岁的青少年,从初中生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小时代》是他们的品牌,这群人对它是很有情感的,这让《小时代》从一个很热的IP变成了一个很有情感的IP。”

在《小时代》系列上映第一部的时候,这一市场的潜力就爆发无遗。《小时代1》首日万票房创造国内2D电影首日票房纪录,两天过亿、三天过两亿、六天过三亿的速度让很多人出乎意料。于是,当这个充满话题争议的系列拍至第三部时,张昭认为干脆从内容创作到营销策略都专注满足目标青少年拥趸,让《小时代》更加“小时代”——5.2亿的票房结果再次给出佐证。

中国过去是没有青少年电影市场的,一讲到电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白领阶层。《小时代》让电影院第一次出现了被中学生占领的现象。张昭认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是这群人,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这让中国电影多了一个发展的支点。如今中国电影市场上青春电影的火爆、三四线城市电影市场的崛起,都跟青少年群体成为了观影主力有很大的关系。

通过《小时代》,乐视影业找到了可以持续经营的用户人群,并建立起了一套以IP为核心进行系列开发的运营体系。张昭说:“基本上我们已经把想要建立的产业价值观建立起来了。我为乐视影业这个公司定义的商业模式叫‘基于分众的IP用户运营’。”

之后,乐视影业在出品电影《归来》时采取了同样的策略,主打35到55岁的用户群体。张昭说:“我们知道怎么跟用户沟通,因为我们知道他是谁。”电影《归来》在上映后,同样接连打破了中国国产文艺片公映日票房(近3亿)、破亿速度、上映总天数、总票房等多项纪录。随后,目标低幼人群的《熊出没》系列累计票房5亿,两次创下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接下来,乐视影业还将推出主要针对男性观众的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无论是白领阶层、知识阶层或其它阶层,都有自己的’上铺兄弟’,都有类似的青春情怀。”

“分众就是去为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东西,用不同的营销模式。规模起来了,从经营公司来讲这才能分散风险。导演与演员是你的材料,不是你的本体,本体是用户。”张昭说。

事实上,在《小时代》开拍前,最初的导演人选并非是郭敬明本人。在筛选了一些成熟导演后,最终还是选择了郭敬明。张昭解释说,如果要为这个产品寻找一个产品经理的话,郭敬明是最合适的,因为没有人比郭敬明更了解他的小说。于是,乐视影业大胆启用了此前并没有电影导演经验的郭敬明作为《小时代》系列的导演。“我们就是选定一个产品经理,为用户的体验负责任,而不是选择一个成熟导演。”他说。

对于之前《小时代》系列因电影中的价值观倍受争议的情况,张昭认为,文化产业的多元化是一个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电影作为文化产业,它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乐视影业成立的时候,我们说要做有互联网特色的电影,所以我们要为不同的人群服务。”此次《小时代4》在电影正片之后,还播放了一段关于《小时代》系列四部影片制作过程的纪录片。张昭表示,这也是由用户的需求决定的。“大家认为《小时代》系列每年暑假都会到电影院里来,现在《小时代》结束了,需要一种有着盛大仪式感的告别。”

年8月,在《小时代》系列的第二部上映后,乐视影业完成首轮融资,公司估值约为15.5亿元。一年之后,当乐视影业完成B轮融资时,其估值已经上升到48亿元。年5月乐视在股东大会上透露,乐视影业即将完成C轮融资,估值并未披露。“融资的一切进展,《小时代》功不可没。”张昭说。

从第一部到第四部,《小时代》实现了对同一IP的持续运营,并形成系列。在此之前,系列电影一直是好莱坞的最爱,诸如《哈利比特》系列、《指环王》系列等都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了成功,而中国却一直缺少对系列电影的开发,基本上以原创电影为主。张昭说:“系列电影是对用户的深度挖掘,这就和服务你的孩子一样,孩子在不断地长大,你要不断地给他提供新的精神食粮,不断地为他服务。”

同时张昭也认为,系列电影是电影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产业才会有更多的空间让从业者去尝试原创。“每年的系列电影就像在海滩上支起的大帐篷,让原创的精灵们在帐篷里,要不然刮风下雨你连躲雨的地方都没有。这个产业新的创新、新的人才是靠产业支起一个大棚,让他们在里面经营。”

对于乐视影业而言,《小时代》系列就承担了搭建这样一顶“帐篷”的任务。通过《小时代》系列,乐视影业获得了近10倍的投资回报(具体的数额,张昭说不便透露),赚得盆满钵溢,同时也迅速跻身国内一线影视公司的行列。年,乐视影业共发行和出品电影13部,总票房为24亿元,增长速度%,位列国内五大民营电影公司之中。

在《小时代4》上映后,乐视还将通过自己的超级电视、超级手机发布《小时代4》全片、MV、高清海报等独家内容,实现包括电影院、超级电视、超级手机、PC、平板在内的“五屏”互动。乐视线上的乐视商城和线下的LePar体验店也一起发力,为小时代影迷提供包括电影衍生品、观影活动在内的多种产品和服务。张昭强调,下一个阶段,乐视的目标是在三年之内,电影票房以外的其它收入要占到公司总收入的一半。这部分的收入将包括电影衍生品、会员收费、线上发行、版权等诸多方面。

《小时代》系列完结后,乐视影业还将出品郭敬明的新片《爵迹》系列,以及张艺谋的最新商业大片《长城》。对这些新的IP的开发和运营将会是对乐视影业的一次新的考验。“这个行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在抢IP,这是资本的问题,但把IP的价格抬得高高的,就能让它增值吗?”张昭认为,影视行业要干的事是把一个IP拿来,为它创造分众,制造用户,让IP增值,《小时代》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影视产业要做增值的事,不要拿钱做垄断。不是看公司有多少IP,而是看公司能让IP增值多少”。

总之,乐视正在从各个角度去挖掘更多分层受众身上具备的市场潜力。在“后《小时代》”时代,乐视影业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地在中国互联网影视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呢?(撰文/吴丽、杭舟,本文首发于《商业周刊/中文版》

三声提示

除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hx/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