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60后退休,中国养老产业的未来才真正到

参加君说从古至今,学者对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从未停止。东汉思想家荀悦在《申鉴·时事》中写到:“民寡则用易足,土广则物易生。”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提到:“认为人口造成的危险还很遥远的想法是错误的。”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又是错综复杂的,从产业发展的立场看,我们能透过这两者的关系看到什么趋势呢?近日,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耿强在参加学院“科技与产业升级创新营”课程中,从人口和经济发展这一切入点着手,深入浅出地分享了未来产业变革和商业趋势的洞察与思考。下面是这场分享的部分节选内容,希望给大家带来启发。

分享

耿强,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

编辑

参加君

缺工加速期来临:养老还是朝阳前产业

缺工加速期即将到来

中国“十四五”期间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许多人对老龄化有悲观情绪,其实可以相对冷静、客观地对待。

首先,老龄化恰恰反映出中国人有了更多自由决策的权利。从生育率的相关性研究可以看到,一般来说新生儿人数逐年下降、出生率降低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有关,尤其是与女性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学历双提升通常负相关。

其次,老龄化并非中国独有,而是全球的普遍趋势。年到年间,全球个国家当中,有80个国家和地区预计进入人口负增长的状态,有84个国家总和生育率处于更替水平以下,也就是说,这些国家中一对夫妻一生所生育的孩子在2个以下,人口即将出现结构上的萎缩。

那么对产业布局来说,老龄化意味着什么?缺工会更加严峻。

缺工由两个原因导致。首先,是劳动人口总量下降,“十四五”期间,我国15岁~59岁的劳动人口年均减少万人,60岁以上人口年均增加万;其次是年轻劳动者的劳动意愿下降,从事较辛苦的体力劳动的意愿正在快速下滑。

目前看来,缺工只是刚刚开始,加速期还没到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还能看到50后、60后的身影。随着50后、60后工人变老,缺工加速期即将到来。

自动化生产前景光明

提前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自动化生产,前景光明。

自动化生产带来的是标准化生产、产品价格降低。例如,有珠三角的创业企业家使用炒菜机器人做餐饮。这家公司有四个创始合伙人,没有一个曾经从事过餐饮工作,都是机械、电子、软件背景的。他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hbxzl/67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