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聊点跟工作无关的内容,有点随意还请多多包容。
1
近期重映的《指环王1:护戒使者》在猫眼上被不少观众打了一星,某一知名影视自媒体用一篇《「指环王」死于今天?》来哀叹史诗电影在如今这个时代的终结,同时还挂了不少一星的评论。总体来说,槽点大概有三个小时太长了、看不懂、太无聊、没有结局、纯属圈钱等。
起初看还没什么,因为确实感觉有些这届观众不太行,不懂得欣赏电影艺术。
就比如我的老婆大人,和我领证结婚那天,干出了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
为了所谓的仪式感,我们在3月18号冒着大雪排4个小时的队,终于买到了一票难求的、号称是有着当年亚洲最大IMAX银幕的、电影博物馆的《阿凡达》电影票。
她却在播放半个小时后,睡着了!还是叫都叫不醒的那种。那可是《阿凡达》啊喂!直到今天我还经常拿这件事揶揄她,因为确实她在看电影这件事儿上不太行。
但越往后看就越感觉不对劲,怎么好好看个电影,就被说成“不动脑子、坐等投喂”了?
为什么看个电影,要找到乐趣还要了解什么是《露西安之歌》和托尔金写的《精灵宝钻》?
《无限反转》系列又招谁惹谁了吗?
再往后看,好家伙!我终于懂了,合着所谓“诗史的终结”、让真正的观影者“无立足之处”都是猫眼这5.4%给一星的、只喜欢看短视频和爽剧的多个观众给闹的!
再一看文末的流量数据,不出意外的10w+,点赞多,在看近,跟平时几百一两千的数据相比确实提升不少。
评论自然也是被这篇文章带的高潮连连。
真的只是这届观众不行吗?
2
我粗略查了一下数据,年指环王在中国上映时,全国只有近块银幕,且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当年总票房只有15亿元。到了年,全国银幕数量接近7万块,比美国高出50%还多,总票房达到多亿元。行业发展的如此迅猛,观影人数、观影人次的结构、上映电影的数量和类型肯定较当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指环王一星没有关系吗?
奇幻、魔幻类的电影在中国受众向来就有限,像《加勒比海盗》系列、《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系列的很多影片其实是叫好不叫座,比如年《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只是当年国内票房第十,《加勒比海盗5》连垃圾的《变形金刚5》都打不过。这与指环王一星没有关系吗?
信息爆炸的今天,年轻人每天要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