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上,不管是世界范围内还是华语圈内,导演行列里面往往都是以男性导演居多,女导演数量则较少。
非常有名的女导演比如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日本电影之花河濑直美,教父之女索菲亚·科波拉,奥斯卡常客凯瑟琳·毕格罗。
法国新浪潮导演们
据有关数据统计,女性导演在商业领域比在独立电影领域获得成功的少之甚少,但从总量来说,女性导演一直是少数派。
最近,“贾玲成为全球电影票房最高女导演”之类的话题不绝于耳,该片票房已经超过好莱坞女导演作品《神奇女侠》的8.22亿美元(约53亿元人民币)。
《神奇女侠》导演派蒂·杰金斯给女主讲戏
互联网时代,上一次极具热度的女导演赵婷凭借作品《无依之地》获得去年威尼斯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狮奖”,引发超高讨论;年,刘若英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获得13.6亿票房,打破女导演票房纪录。
再往上就是赵薇在年执导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了,票房约7.2亿元,当年的票房纪录,一时出尽风头,很多圈内商业片导演仿之效之。
《致青春》票房大卖,赵薇跻身女导演翘楚
期间还有年由薛晓路导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票房7.8亿,年李芳芳导演的《无问西东》获得7.5亿票房。
以上这些,相信大多数观众都看过,至少听过或知道。
不可否认,商业的成功在某种角度能代表某种成功,但是电影作品是久经考验的,时间会给出答案。
电影就是电影,不管它是拿奖拿到手软还是打破这个那个票房纪录,如果只有一时的欢娱,那它终究是一件产品,最终会被遗忘。
今天,“电影明报”主要聊聊你很少看过或者很少被看见的女导演及他们的作品。目的是让这些女导演的佳作被更多人看见!
主要聊聊华语电影范围内的。
要说华语电影史上的女导演,相信大多数影迷会喊出一个名字——许鞍华。她是华语影史最著名的导演,而不仅是香港影史,女导演许鞍华,没有之一。
年,大岛渚赴港为许鞍华颁发金像奖
许鞍华出生于香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领军人物,不论是早期出道还是后来北上,一直秉持人文关怀的理念在拍电影。
去年威尼斯电影节授予她终身成就奖,这位女导演已经七十多,拍了四十多年电影,还在坚持创作,无论是个人还是作品,尽显香港精神。
许鞍华
许鞍华导演的经典代表作非常多,如《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投奔怒海》《客途秋恨》《千言万语》《女人四十》《男人四十》《半生缘》等。
年的纪录片《去日苦多》、年的纪录片《好好拍电影》也作为阶段性的总结出现。许鞍华导演电影作品虽然不少,票房一直不出彩,尽管许鞍华名气非常大。
罗卓瑶是香港著名女导演,导演电影10余部,凭借电影《诱僧》和《寻找的女神》两次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凭借《秋月》获得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浮生》获银豹奖。代表作品还有《爱在别乡的季节》《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罗卓瑶
罗卓瑶从拍短片开启导演之路,作品一直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女性元素,能有如此成就,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界颇显珍贵。
张婉婷也是香港知名女导演,常与丈夫罗启锐合作,部分只挂名编剧,如《岁月神偷》《七小福》;其余导演作品皆耳熟能详,《秋天的童话》《八两金》《宋家皇朝》《玻璃之城》《北京乐与路》。
张婉婷
年,张婉婷凭借导演处女作《非法移民》就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这部电影与《秋天的童话》、《八两金》被称为张婉婷的“移民三部曲”。
她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结合细腻的情感表达,独特的剧作编排,感情是她电影的主题。
香港还有一位女导演,比以上三位更早,值得提及。
她就是唐书璇,“一个被遗忘的香港女导演”,七十年代香港电影的奇迹作者。
她的导演作品不多,年编剧导演的《董夫人》入围戛纳主竞赛,描写古典文艺与女性心理的佳作。年拍摄《再见中国》,因题材敏感几经被禁。
唐书璇
这两部电影曾入选过“20世纪中文电影强”、“最佳华语电影部”、“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电影”,只凭两部电影,她已载入香港影史。
更早期的香港还有一些女导演,不再一一列举。
0年后,香港电影涌现一些年轻女导演,好些个都是做编剧为主,大概列一下重点。
林爱华《12夜》(必看的爱情电影,陈奕迅、张柏芝主演);黎妙雪《玻璃少女》;麦婉欣《蝴蝶》《东风破》;黄真真(黄真真北上后拍的都是些啥啊)《女人那话儿》《男人这东西》《六楼后座》;岸西《月满轩尼诗》;
秦小珍《人间喜剧》;麦曦茵《烈日当空》《分手说爱你》《暧昧不明关系研究学会》《花椒之味》;彭秀慧《29+1》;黄绮琳《金都》;陈小娟《沦落人》等。
下一位也是华语电影重要的女导演,她的身份非常多,演员、导演、、制片人歌手、主持人等。她出生台湾,19岁就赴港发展,无论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她都闯出一片天地。
她就是张艾嘉。作为演员,她出演非常多著名导演的电影;作为导演,执导作品也不少。
张艾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张艾嘉开始涉足导演工作,刚开始没啥起色。年张艾嘉自导自演电影《最爱》不仅演技获得肯定,金马金像影后奖杯收入囊中,也提名金马奖最佳导演。
之后又联合导演了《黄色故事》《莎莎嘉嘉站起来》《新同居时代》等影片。
年,张艾嘉回到台湾,自编自导《少女小渔》,由刘若英主演,编剧还有严歌苓、李安,讲诉非法移民在美国打拼的故事。年导演台湾电影《今天不回家》。年导演电影《心动》,4年自导自演作品《》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8年《一个好爸爸》,年《念念》。
纪录片《好好拍电影》中的两位女导演张艾嘉、许鞍华
年再次自导自演《相爱相亲》。张艾嘉穿梭港、台、陆,担任导演的电影大多获得良好口碑,作品多以女性为主题,也总能引起观众自我反省。
张艾嘉是演而优则导的模范代表。“年轻时,她像一朵花;现在的她像一棵树,让很多人在她的树阴下乘凉。”这是香港知名编剧、作家林奕华眼中及笔下的张艾嘉。
继续聊台湾的女导演,台湾新电影运动中竟然一位女导演也没有,王小棣作为新电影重要的编剧之一,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执导电影,代表作有《飞天》《我的神经病》《魔法阿妈》《拥抱大白熊》,王小棣是二十多年前台湾电影中少有的一位女导演。
王小棣
十年前,金马影展曾发起一部电影计划,片名叫《10+10》,由二十位台湾电影导演参加拍摄的短片组成,二十位导演里面仅此王小棣、张艾嘉两位女性导演。
新千年后的台湾女导演也不多,作品也以青春爱情元素为主。
这几位及代表作提及一下。郑芬芬《拍卖世界的角落》《沉睡的青春》《长假》《听说》;周美玲《艳光四射歌舞团》《刺青》《飘浪青春》;
《听说》
陈芯宜《流浪神狗人》;陈映蓉《十七岁的天空》《爱造飞鸡》;姜秀琼《艾草》;陈玉珊《我的少女时代》;傅天余《带我去远方》;杨贻茜《宝米恰恰》;王毓雅《飞跃情海》......
把眼光投向内地女导演,这可有得聊了。
不整理不知道,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好的女导演。这些女导演没有太多的流量和过高的热度,都是凭着好作品流芳影史的。
剪自短片《女导演》海报
其实,电影导演哪有男女之分,只要作品够好,都值得被更多观众看到。只不过女导演不管在哪个国家都属于少数派,女性话语权及女性视角尤为重要,如有佳作留世,则更显难能可贵。
从第三代的王苹导演说起,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女导演。
她于年执导的战争年代背景的爱情电影《柳堡的故事》,一首插曲《九九艳阳天》至今流传,该片叙事新颖、打破人物呆板形象、特别注重刻画人物心理。另一部谍战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也视为佳作。
第四代导演中有好几位女性导演。先说具有代表性的张暖忻,懂点电影史论的都知道一篇文章《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就是她与丈夫李陀合写的。
中间为张暖忻
张暖忻既是教师,又是导演。年导演的《沙鸥》,年的《青春祭》,以及年的《北京,你早.》并为“青春三部曲”。
三部各有奇妙之处,突显时代背景下的真实性。虽隔三四十年,也非常耐看。
《北京,你早》男女主人公的结局揭示了时代的命运
黄蜀芹与张暖忻一样,都从谢晋那儿学师过,黄蜀芹更是多次担任谢晋电影的副导演。她的父亲是著名戏剧家、电影导演黄佐临,儿子是著名导演郑大圣,一家三代从民国至今拍了不少好电影。
黄蜀芹执导的几部著名电影如《青春万岁》《人·鬼·情》《村妓》《画魂》大多描述女性情感为主,表达女性话语权。
《人·鬼·情》更被称为女版霸王别姬,非常超前
王好为与前两位几乎为同龄人,她的导演作品非常多,常与刘晓庆合作。作品故事多发生在北京,电影京味儿浓,也拍得好,紧扣时代气息,家庭喜剧片是她的拿手好菜。
王好为
与陈佩斯父亲陈强合作的《瞧这一家子》拍摄于年,年的《夕照街》,年的《失信的村庄》,年的《哦,香雪》,年的《离婚》,都是高分现实主义佳作。
“电影明报”之前介绍过一部影片——《女大学生宿舍》,导演是史蜀君,青春片鼻祖的称号当属于她,差点漏了。链接:秒杀《致青春》《小时代》的青春片:《女大学生宿舍》
史蜀君
她喜欢拍当代青春女学生的故事,代表作有《失踪的女中学生》《女大学生之死》《夏日的期待》,最后一部作品是与早期的周迅合作的《小娇妻》。
第四代导演中还有一位女导演不得不提,她就是陆小雅。
陆小雅
年,一部《红衣少女》让陆小雅声名鹊起,这部电影获得金鸡奖、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这部电影算是最早讲校园霸凌的,陆小雅拍得非常质朴、叙事流畅。
以上这5位第四代女导演对于当代国产女性电影的起步阶段贡献功不可没,八九十年代的电影非常耐看,文学与电影碰撞的黄金年代,女性导演的表达尤为细腻。
第五代中的女导演更少了。先讲两位不太为人知晓的。
第一位是彭小莲,她于年导演了一部电影《女人的故事》,该片讲述那个年代三个从来未出过门的农村妇女毅然出门挣钱的故事。这是一部女性题材佳作,非常完整地展现了女性的社会形态。电影非常冷门,豆瓣93人标记看过,十分值得推荐。
彭小莲
她还有两部比较有名气的电影,都是讲述在上海发生的故事,0年后的《上海伦巴》和《美丽上海》。
第二位是专拍民族片的麦丽丝,她常与丈夫塞夫合作,喜欢拍大草原。知名作品有《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天上草原》。
第五代最重磅的女导演当属李少红。年,李少红导演处女作《银蛇谋杀案》,与演员贾宏声合作。年,执导犯罪影片《血色清晨》,讲述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