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电影,今年最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当数《战狼2》的热映,可谓家喻户晓的“现象级”事件。它从7月27日上映至10月26日,这部爱国动作片最终以56.8亿元人民币收官,位列全球票房榜第55名。
可能很多人会将这部电影的极大成功,看作中国电影迈入繁荣强大的重要标志,不过,这也许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因为从专业数据以及市场表现来看,实际上现在的中国电影是处在很艰难的时候。
国产电影,冷暖自知
据《光明日报》消息,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共计.7亿元,其中进口影片.1亿元,国产影片.56亿元,进口影片票房占国内票房的61%。
我们再比较两组分别来自年与年的电影票房数据,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额达到亿元,同比年增长约3.2%,创下十年新低。过去十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增长期,平均每年增幅达到30%左右,年为最高峰,增幅48%,年涨势却突然中止。
纵观近三年中国电影票房,一方面总体收益出现回落,另一方面进口片票房占比不断增加。
从上述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自从年以来,观众们对待国产电影的热度逐渐降温,不再像前几年那样自发、踊跃地进影院捧场了。
有电影专业人士透露:以前,一部影片通过宣传营销可以比较容易地将观众拉进影院,但现在无论怎样宣传,都很难使观众走进影院,与此相反,很多观众会优先选择观看进口片。
尽管进口片的占比在提高,我们并不能以此判断所有进口片的题材、类型、品质都优于国产片,这实际上表明了观众的一种态度,他们对大部分国产片产生了不信任,因此拒绝消费。在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前几年,难免出现创作团队鱼龙混杂、影片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致使观众们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能让他们满意的不多,所以到了年集体说“不”!
观众的集体抛弃,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票房表现不佳。
关于票房的下滑趋势,我们可以看两个案例。年,由香港知名导演陈可辛监制的影片《七月与安生》获得票房1.67亿,并于同年11月26日,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这样品质级别的作品如果在、年上映,票房有可能会达到5个亿。相反,在、年达到5亿票房的电影不一定比这部电影的品质好,市场给的回报却很好。
同样,年春节档票房也不容乐观,就过去而言,每年的这个档期都是大片云集,争奇斗艳的时候,也是电影票房有希望赚的盆满钵满的最佳时期。
年春节档与年春节档数据比较
《西游降魔》,《功夫瑜伽》、《乘风破浪》、《大闹天竺》,这几部名列前茅的作品看似票房耀眼,但对照往年数据,差距明显。《西游伏魔篇》由徐克、周星驰联袂打造,又有吴亦凡、林更新、姚晨、林允等当红明星的加盟,若在前一年春节档应该有希望冲到25亿票房。
这种种迹象让人深思,我们的国产电影到底怎么了?
资本捆绑,鱼龙混杂
从表面来看,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观众观影习惯的改变,基于网络视频技术的更新进步,观众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最新的影视作品。同时,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