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山有毒植物图谱

前言

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植物,有时觉着它们美艳便摘下来把玩,殊不知它们也许有毒,或是剧毒。

广州白云山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广州市著名的游览景点之一。白云山的植物种类基本可以代表广州市乃至珠三角地区植物种类,有毒植物种类繁多,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药用植物大部分也是有毒植物,但鲜有人了解。节假日众多家长都会带孩子来到白云山爬山,欣赏此处的美景。美景虽美,可是我们也要看清美景身后的危险。如果有人一不小心摘下有毒叶子、误食有毒果实或者触碰有毒植物,有可能就会中毒。因此,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生物探究班同学发起了白云山有毒植物的调查活动,针对白云山森林公园的有毒植物种类进行调查、拍照、标本采集与统计,摸清白云山有毒植物的毒性强弱、资源概况、危害性与用途等。经过近一年野外调查,我们调查出白云山有毒植物89种,编制成彩色有毒植物图谱,意在补充有毒植物科普知识的空白,向市民科普有毒植物知识,提高人们对有毒植物的认识,预防中毒事件的发生,但请广大市民不必“谈毒色变”,其实大部分有毒植物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呼吁广大市民,在没有植物专家亲临指导的情况下,不要触碰有毒植物,齐心协力建设一个安全、美丽、文明、和谐的生态环境!

白云山实地调查

山顶合照

专家讲解

1、苏铁CycasrevolutaThunb.,苏铁科促癌植物

雌雄异株,雄花序圆柱形,雌花序球形,紧贴于茎顶。

毒性:果实含有毒物质,食用后有可能导致神经麻痹,诱发肝脏肿瘤和脊髓萎缩,达到一定量可能致死,只能少量使用在中药用于消炎、止血、止痰止咳。

2、凤仙花ImpatiensbalsaminaL.,凤仙花科促癌植物

一年生草本。茎下部节膨大。叶互生,最下部叶有时对生;叶缘有锐锯齿,向基部常有数对无柄的黑色腺体。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白色、粉红色或紫色,单瓣或重瓣。

毒性:全草小毒。茎及种子入药,有祛风湿、活血、止痛之效,用于治风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种子称“急性子”,有软坚、消积之效,用于治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闭经。

3、了哥王Wikstroemiaindica(Linn.)C.A.Mey,瑞香科促癌植物

灌木;小枝红褐色,无毛。叶对生。花黄绿色,数朵组成顶生头状总状花序。果椭圆形,长约7-8毫米,成熟时红色至暗紫色。

毒性:全株有毒,含有激活EB病毒的物质。根入药,可治百日咳、风湿病、蛇伤等。

4、细轴荛花WikstroemianutansChamp.exBenth.,瑞香科促癌植物

灌木;小枝红褐色,无毛。叶对生。花黄绿色,4-8朵组成顶生近头状的总状花序,俯垂,无毛。果椭圆形,长约7毫米,成熟时深红色。

毒性:全株有毒,含有激活EB病毒的物质。药用祛风、散血、止痛。

5、石栗Aleuritesmoluccana(L.)Willd.,大戟科促癌植物

常绿乔木;嫩枝密被灰褐色星状微柔毛。嫩叶被柔毛;基出脉3-5条;叶柄顶端有2枚扁圆形腺体。花雌雄同株,花瓣乳白色至乳黄色。

毒性:种子含辛辣树脂等油脂及毒蛋白,对人体有促癌作用。

6、千年桐VerniciamontanaLour.,大戟科促癌植物

落叶乔木。叶全缘或2-5裂;叶柄顶端有2枚杯状腺体。雌雄异株或有时同株异序;花瓣白色或基部紫红色且有紫红色脉纹。核果卵球状,具3条纵棱,棱间有粗疏网状皱纹。

毒性:种子含毒蛋白。

7、变叶木Codiaeumvariegatum(Linn)A.Juss.;大戟科促癌植物

常绿灌木。单叶互生;叶形和叶色依品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叶片上常具有白、紫、黄、红色的斑块和纹路,全株有乳状液体。总状花序生于上部叶腋,花白色不显眼。

毒性:乳汁有毒,人畜误食叶或其液汁,有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乳汁中含有激活EB病毒的物质,长时间接触有诱发鼻咽癌的可能。

8、红背桂Excoecariacochinchinensis,大戟科促癌植物

灌木,有乳汁。单叶对生,叶缘有整齐锯齿,表面绿色,背后紫红色。穗状花序腋生。

毒性:致癌植物,不要长期放置室内,所含有的“Epsteln-Barr病毒早期抗原诱导物”可诱导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并能促进由肿瘤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肿瘤生长。

9、红雀珊瑚Pedilanthustithymaloides(L.)Poit,大戟科促癌植物

茎绿色,常呈“之”字形弯曲生长,肉质,含白色有毒乳汁。叶中脉突出在下面呈龙骨状。杯状花序排列成顶生聚伞花序,总苞鲜红色,花期夏季。

毒性:全株含黄酮甙等化合物。皮肤敏感者接触乳汁会起水泡;对眼睛毒害比较强;误食会引起呕吐和腹泻;乳汁中含有激活EB病毒的物质,经常接触会诱发鼻咽癌的可能。

10、乌桕Sapiumsebiferum(L.)Roxb.,大戟科促癌植物

乔木。叶互生,全缘;叶柄顶端具2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顶生、长6-12厘米的总状花序。蒴果梨状球形,成熟时黑色。

毒性:含促癌物质,乳汁有毒。根皮治毒蛇咬伤。

11、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L.)G.Don,夹竹桃科促癌植物

多年生草本。叶对生。聚伞花序顶生。花有红、紫、粉、白、黄等多种颜色,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

毒性:全株有毒。中毒症狀,誤食易造成細胞萎縮、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肌肉無力、四肢麻痺等。

12、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Schott,天南星科促癌植物

多年生草本。叶无柄,叶片线形,长20-30(50)厘米。花序柄腋生,三棱形。叶状佛焰苞长13-25厘米,花白色。

毒性:挥发油含黄樟醚,有促癌作用。

13、假连翘DurantarepensL.,马鞭草科促癌植物

常绿灌木。二叶对生,边缘在中部以上有锯齿。总状花序腋生,排成一个顶生的圆锥花序,通常着生在中轴一侧,花冠蓝紫色或白色。

毒性:果实有堕胎作用,孕妇禁用;含有能激活EB病毒的物质,长时间接触有诱发鼻咽癌变得可能。

14、鸢尾IristectorumMaxim,鸢尾科促癌植物

多年生宿根性直立草本。叶剑形,呈二纵列交互排列,基部互相包叠。春至初夏开花,总状花序,每枝有花2-3朵;花蝶形,花冠蓝紫色或紫白色。

毒性:根状茎有毒,致癌。根茎可当吐剂及泻剂,也可治疗眩晕及肿毒,叶子与根有毒,会造成肠胃道郁血及严重腹泻,花苦、平、有毒。经常接触诱发鼻咽癌变得可能。

15、茴茴蒜RanunculuschinensisBunge,毛茛科剧毒植物

一年生草本。基生叶3出复叶,叶片3全裂。花瓣5,黄色或上面白色,基部有短爪。

毒性:全草有毒,误食可致人死亡。全草药用,外敷引赤发泡,有消炎、退肿、截疟及杀虫之效。

16、石龙芮RanunculussceleratusL.,毛茛科剧毒植物

一年生草本。叶片肾状圆形,长1-4厘米,宽1.5-5厘米,基部心形,3深裂不达基部。聚伞花序有多数花;花瓣5,黄色。聚合果长圆形。

毒性:全草原白头翁素,可引起皮炎,误食可致人死亡。药用能消结核、截疟及治痈肿、疮毒、蛇毒和风寒湿痺。

17、广州相思子(鸡骨草)AbruscantoniensisHance,豆科剧毒植物

攀援灌木。羽状复叶互生;小叶6-11对。总状花序腋生;花冠紫红色或淡紫色。荚果扁平,被稀疏白色糙伏毛。种子黑褐色,种阜蜡黄色,明显,中间有孔,边具长圆状环。

毒性:种子有毒,误食可致死。根及种子供药用,可清热利湿,舒肝止痛,用于急慢性肝炎及乳腺炎。

18、毛相思子AbrusmollisHance,豆科剧毒植物

藤本。茎疏被黄色长柔毛。羽状复叶;叶柄和叶轴被黄色长柔毛;小叶10-16对。总状花序腋生;被黄色长柔毛;花冠粉红色或淡紫色,荚果扁平,密被白色长柔毛;种子黑色或暗褐色,扁平,种阜环状,种脐有孔。

毒性:种子剧毒,误食可致死。

19、大茶药Gelsemiumelegans(Gardn.etChamp.)Benth.,马钱科剧毒植物

常绿木质藤本。叶对生。花密集,组成顶生和腋生的三歧聚伞花序;花冠黄色,内面有淡红色斑点。蒴果卵形或椭圆形,成熟时通常黑色。

毒性:全株大毒,根、茎、枝、叶含有钩吻碱等8种生物碱。药用,有消肿止痛、拔毒杀虫之效;作兽药,对猪、牛、羊有驱虫功效;亦可作农药,防治水稻螟虫。

20、牛眼马钱StrychnosangustifloraBenth.,马钱科剧毒植物

木质藤本。叶片基出脉3-5条。三歧聚伞花序顶生;花5数,花冠白色。浆果圆球状,直径2-4厘米,光滑,成熟时红色或橙黄色。

毒性:茎皮、嫩叶、种子均有毒,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可供药用,能消肿毒;也可作兽药,治跌打损伤。

21、夹竹桃NeriumindicumMill,夹竹桃科剧毒植物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耐旱力强。

毒性:全株含夹竹甙的剧毒物质,可让误食者出现恶心、烦躁等症状,长期接触会诱发呼吸道与消化道的癌症。

22、羊角拗Strophanthusdivaricatus(Lour.)Hook.etArn.,夹竹桃科剧毒植物

灌木。叶全缘,两面无毛,侧脉斜曲上升,叶缘前网结。聚伞花序顶生,通常着花3朵;花黄色,花冠筒淡黄色。蓇葖广叉开,长10-15厘米,直径2-3.5厘米。

毒性:全株含毒,种子含有毒毛旋花子配基,其毒性能刺激心脏,误食致死。药用强心剂,治血管硬化、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蛇咬伤等症;农业上用作杀虫剂及毒雀鼠,羊角拗制剂可作浸苗和拌种用。

23、黄花夹竹桃Thevetiaperuviana(Pers.)K.Schum.cv.Aurantiaca,夹竹桃科剧毒植物

乔木,全株无毛;全株具丰富乳汁。叶互生,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黄色,顶生聚伞花。核果扁三角状球形。

毒性:树液和种子有毒,误食可致命。果仁含有黄花夹竹桃素,有强心、利尿、祛痰、发汗、催吐等作用。

24、笔管草EquisetumramosissimumDesf.,木贼科有毒植物

直立草本。主枝有脊5-14条,鞘齿5-12枚;侧枝有脊5-8条,脊上平滑或有一行小瘤或有浅色小横纹;鞘齿5-8个。孢子囊穗短棒状或椭圆形。

毒性:全株有毒,含犬问荆碱等成分。人畜中毒时会出现运动机能障碍,如站立不稳、肌肉僵直等,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虚脱甚至死亡。

25、小叶买麻藤Gnetumparvifolium(Warb.)C.Y.ChengexChun,买麻藤科有毒植物

缠绕藤本。叶柄长5-10毫米。雄球花序不分枝或一次分枝,分枝三出或成两对,雄球花穗长具5-10轮环状总苞;雌球花序多生于老枝上,一次三出分枝。成熟种子假种皮红色。

毒性:根茎含多种生物碱。种皮内的毛有毒。根茎可入药,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止咳化痰功效。

26、红背山麻杆Alchorneatrewioides(Benth.)Muell.Arg.,大戟科有毒植物

灌木。叶缘疏生具腺小齿,上面无毛,下面沿脉被微柔毛,基部具斑状腺体;基出脉3条。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雌花序总状,顶生,各部被微柔毛。蒴果球形,具3圆棱。

毒性:根茎含大量生物碱和酚类物质,叶提取液能使小鼠活动减少。枝、叶煎水,外洗治风疹。

27、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L.大戟科有毒植物

草本,茎通常直立,基部多分枝,枝倾卧而后上升;枝具翅状纵棱,上部被纵列疏短柔毛。单叶互生,先端短尖,叶片纸质,因叶柄扭转而呈羽状排列,长圆形或倒卵形,花雌雄同株,蒴果圆球状,直径1-2毫米,红色,表面具-小凸刺。

毒性:全株有毒,树叶有刺激作用。中毒症状有强烈抽出、惊厥、呼吸抑制。叶、花供药用,舒筋活血,补肾壮阳。

28、牛耳枫DaphniphyllumcalycinumBenth.,交让木科有毒植物

灌木至小乔木。叶全缘,略反卷,叶背多少被白粉,具细小乳突体;叶柄长4-8厘米。总状花序腋生,雄蕊9-10枚。果卵圆形,被白粉,具小疣状突起。

毒性:种子油含有毒生物碱,可制肥皂和润滑油。根叶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作用。

29、常山DichroafebrifugaLour.,绣球花科有毒植物

灌木。叶形状大小变异大。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有时叶腋有侧生花序,花蓝色或白色;雄蕊10-20枚;花柱4(5-6)。浆果蓝色,干时黑色。

毒性:全株有毒,入药过量时有头昏、腹泻等症状。根含有常山素,为抗疟疾要药。

30、海红豆AdenantherapavoninaL.var.microsperma(Teijsm.etBinnend.)Nielsen,豆科

有毒植物

落叶乔木。二回羽状复叶,羽片3-5对,小叶4-7对,互生,两面均被微柔毛,具短柄。总状花序;花白色或黄色。荚果开裂后果瓣旋卷;种子长5-8毫米,宽4.5-7毫米,鲜红色。

毒性:全株有毒,种子毒性大,误食后可致死。

31、猪屎豆CrotalariapallidaAit.,豆科有毒植物

草本。叶三出,上面无毛,下面略被丝光质短柔毛。花冠黄色,伸出萼外,龙骨瓣最长,弯曲,几达90度。荚果长圆形。

毒性:全株有毒,误食有头痛、恶心等症状。全草药用有散结、清湿热等作用。近年来试用于抗肿瘤效果较好,主要对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有疗效。

32、厚果崖豆藤MillettiapachycarpaBenth.,豆科有毒植物

巨大藤本。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小叶6-8对。总状圆锥花序,2-6枝生于新枝下部;花冠淡紫。荚果长5-23厘米,果瓣木质。

毒性:种子、根有毒,中毒症状有腹痛、呕吐、神志不清等症状,对神经有麻痹作用。种子和根含鱼藤酮,磨粉可作杀虫药,能防治多种粮棉害虫;茎皮纤维可供利用。

33、南蛇藤CelastrusorbiculatusThunb.,卫矛科有毒植物

小枝光滑无毛。叶边缘具锯齿,侧脉3-5对。聚伞花序腋生,间有顶生;花瓣长3-4厘米,雄蕊长2-3毫米;雌花花冠较雄花窄小。蒴果近球状。

毒性:全株有毒,根皮水浸液可毒杀蔬菜害虫。

34、黄杞(黑油换、黄泡木)EngelhardiaroxburghianaWall.,胡桃科有毒植物

半常绿乔木,全体无毛。偶数羽状复叶长12-25厘米,小叶3-5对,全缘。雌雄同株或稀异株,花被片4枚。果实坚果状。

毒性:叶含黄杞总黄酮,可毒鱼。也可制成溶剂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35、八角枫Alangiumchinense(Lour.)Harms,八角枫科有毒植物

落叶乔木。叶基部两侧常不对称,叶上面深绿色,无毛;基出脉3-7,成掌状。聚伞花序腋生,花冠圆筒形,花瓣6-8,初为白色,后变黄色。

毒性:根含八角枫碱及酚类生物碱,服用过多会导致中毒。根茎入药,治风湿、跌打损伤、外伤止血等。

36、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K.Koch.var.sinensis(Tobl.)Rehd.,五加科有毒植物

常绿攀援灌木。叶片边缘全缘或3裂。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7个总状排列或伞房状排列成圆锥花序;花淡黄白色或淡绿白色。

毒性:枝叶有毒,含多种生物碱,中毒有麻醉、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全株药用,有舒筋散风之效,茎叶捣碎治衄血,也可治痛疽或其他初起肿毒。

37、茉莉花Jasminumsambac(L.)Ait.,木犀科有毒植物

灌木。叶对生,单叶;叶柄具关节。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花3朵,花冠白色,花冠管长0.7-1.5厘米。果球形,径约1厘米,呈紫黑色。

毒性:根有毒,所含有毒生物碱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花、叶药用治目赤肿痛,并有止咳化痰之效。

38、黄蝉AllamandaneriifoliaHook.,夹竹桃科有毒植物

灌木,具乳汁。叶3-5枚轮生,全缘;侧脉未达边缘即行网结。聚伞花序顶生;花橙黄色;花冠下部圆筒状,长不超过2厘米,直径2-4毫米。蒴果具长刺。

毒性:植株乳汁有毒,人畜中毒会刺激心脏,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受障碍,妊娠动物误食会流产。

39、狗牙花Ervatamiadivaricata(L.)Burlk.cv.Gouyahua,夹竹桃科 有毒植物

灌木。叶侧脉12对。聚伞花序腋生,通常双生,近小枝端部集成假二歧状,着花6-10朵;花冠重瓣,白色。蓇葖长2.5-7厘米,极叉开或外弯。

毒性:全株乳汁有毒。叶可药用,有降低血压效能,民间称可清凉解热利水消肿,治眼病、疮疥、乳疮、癫狗咬伤等症;根可治头痛和骨折等。

40、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Lindl.)Lem.,夹竹桃科有毒植物

木质藤本,具白色乳汁。叶对生,全缘,幼叶常见白色脉纹。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冠白色,雄蕊5.蓇葖果长圆柱形,双生,近平展。

毒性:全株有毒,中毒有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全株入药,有祛风活络、利关节、止血、止痛消肿、清热解毒之效能。

41、球兰Hoyacarnosa(L.f.)R.Br.,萝藦科有毒植物

攀援灌木。叶对生。聚伞花序伞形状,腋生,着花约30朵;花白色。蓇葖线形。

毒性:全草有毒。全株供药用,民间用作治关节肿痛、眼目赤肿、肺炎和睾丸炎等。

42、娃儿藤Tylophoraovata(Lindl.)Hook.exSteud.,萝藦科有毒植物

攀援灌木。叶基部浅心形;侧脉明显,每边约4条。聚伞花序伞房状,丛生于叶腋;花小,淡黄色或黄绿色,直径5毫米。蓇葖双生,长4-7厘米,径0.7-1.2厘米,无毛。

毒性:全株有毒,含娃儿藤碱等多种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副作用。入药,能祛风、止咳、化痰、催吐、散瘀;可治风湿腰痛、胃痛、哮喘、毒蛇咬伤等。

43、半边莲LobeliachinensisLour.,桔梗科有毒植物

多年生草本。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全缘或顶部有明显的锯齿,无毛。花通常1朵,生分枝的上部叶腋;花冠粉红色或白色,喉部以下生白色柔毛。蒴果倒锥状,长约6毫米。

毒性:全草含多种生物碱,有毒,人畜误食严重时血压下降。药用,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效,治毒蛇咬伤、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阑尾炎等。

44、山菅兰Dianellaensifolia(L.)DC.,百合科有毒植物

草本。叶狭条状披针形,长30-80厘米。顶端圆锥花序,花常多朵生于侧枝上端;花被片绿白色、淡黄色至青紫色。浆果深蓝色,直径约6毫米。

毒性:有毒,误食可引起膈肌痉挛成呃逆状。根状茎磨干粉,调醋外敷,可治痈疮脓肿、癣、淋巴结炎等。

45、龟背竹MonsteradeliciosaLiebm,天南星科有毒植物

多年生木质藤本攀缘性常绿灌木,叶形奇特,孔裂纹状,极像龟背。

毒性:汁液有刺激和腐蚀作用,皮肤接触引起疼痛和灼伤。花序成熟后为大肉质果,未成熟的果肉台草酸钙针晶体,食之则烧伤舌部。

46、假鹰爪DesmoschinensisLour.,番荔枝科小毒植物

直立或攀援灌木。叶基部圆形或稍偏斜。花黄白色,单朵与叶对生或互生;雄蕊长圆形,柱头近头状,向外弯,顶端2裂。果有柄,念珠状。

毒性:叶、果小毒。根、叶入药,主治风湿骨痛、产后腹痛、跌打、皮癣等;兽医用作治牛臌胀、肠胃积气、牛伤食宿草不转等。

47、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毛茛科小毒植物

木质藤本。一回羽状复叶有5小叶,小叶全缘,两面近无毛。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白色。瘦果扁,3-7个,有柔毛,宿存花柱长2-5厘米。

毒性:全草有小毒。根入药,能祛风湿、利尿、通经、镇痛,治风寒湿热、偏头疼、黄胆浮肿、鱼骨硬喉、腰膝腿脚冷痛。根治丝虫病,外用治牙痛。全株可作农药。

48、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金粟兰科小毒植物

半灌木,茎与枝均有膨大的节。叶边缘具粗锐锯齿,齿尖有一腺体,两面无毛。穗状花序顶生,圆锥花序状;花黄绿色;雄蕊1枚。核果熟时亮红色。

毒性:全草小毒。全株药用,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抗菌消炎。近年来还用以治疗胰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

49、火炭母PolygonumchinenseL.,蓼科小毒植物

草本。茎略具棱沟,光滑或被疏毛或腺毛,斜卧地面或依附而生,多分枝,匍地者节处生根,嫩枝紫红色。

毒性:有毒。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之功效。

50、水蓼PolygonumhydropiperL.,蓼科小毒植物

一年生草本。叶全缘,具缘毛,两面无毛,具辛辣味,叶腋具闭花受精花。总状花序穗状,常下垂;花被上部白色或淡红色;雄蕊6;花柱2-3。瘦果双凸镜状或具3棱。

毒性:全草小毒。入药,消肿解毒、利尿、止痢。

51、山芝麻HelicteresangustifoliaL.,梧桐科小毒植物

小灌木。叶狭矩圆形或条状披针形。聚伞花序有2至数朵花;花瓣5片,不等大,淡红色或紫红色;雄蕊10枚,退化雄蕊5枚。蒴果密被星状毛及混生长绒毛。

毒性:全株小毒,中毒有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根可药用,叶捣烂敷患处可治疮疖。

52、黑面神Breyniafruticosa(L.)Hook.f.,大戟科小毒植物

灌木;全株均无毛。叶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干后变黑色,具有小斑点。花单生或2-4朵簇生于叶腋内。蒴果圆球状,直径6-7毫米,有宿存的花萼。

毒性:枝、叶有毒,过量服用易致中毒性肝炎。叶含酚类与三萜。根、叶药用,可治肠胃炎、咽喉肿痛、风湿骨痛、湿疹、高血脂病等;全株煲水外洗可治疮疖、皮炎等。

53、飞扬草EuphorbiahirtaL.,大戟科小毒植物

一年生草本。叶对生,基部略偏斜;边缘于中部以上有细锯齿,中部以下较少或全缘;两面均具柔毛,花序多数,于叶腋处密集成头状。

毒性:全草小毒,过量服用中毒,易致腹泻。入药,可治痢疾、肠炎、皮肤湿疹、皮炎、疖肿等;鲜汁外用治癣类。

54、算盘子Glochidionpuberum(L.)Hutch.,大戟科小毒植物

直立灌木。叶柄长1-3毫米。花小,雌雄同株或异株,2-5朵簇生于叶腋内。蒴果扁球状,直径8-15毫米,边缘有8-10条纵沟,成熟时带红色。

毒性:全草含酚类、氨基酸等,果有小毒,过量服用易致腹泻、头晕。根、茎、叶和果药用,有活血散瘀、消肿解毒之效,治痢疾、感冒发热、湿热腰痛、跌打损伤等;也作农药。

55、台湾相思AcaciaconfusaMerr.,豆科。小毒植物

常绿乔木,无毛。叶状柄革质直或微呈弯镰状。头状花序球形,单生或2-3个簇生于叶腋,直径约1厘米;花金黄色。荚果扁平,长4-9(12)厘米,宽7-10毫米。

毒性:种子小毒。树皮含单宁;花含芳香油,可作调香原料。

56、猴耳环Archidendronclypearia(Jack.)Nielsen,豆科小毒植物

乔木。二回羽状复叶;羽片3-8对,通常4-5对;小叶斜菱形。花数朵聚成小头状花序,再排成顶生和腋生的圆锥花序;花冠白色或淡黄色。荚果旋卷;种子黑色。

毒性:果荚小毒,误食可致死。树皮含单宁,可提制栲胶。

57、含羞草MimosapudicaLinn.,豆科小毒植物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由于叶子会对热和光产生反应,受到外力触碰会立即闭合,所以得名含羞草。花形状似绒球。荚果扁圆形。

毒性:全株都具有毒性,会给人带来脱发等症状。

58、望江南Sennaoccidentalis(L.)Link,豆科小毒植物

亚灌木。小叶4-5对。花数朵组成伞房状总状花序,腋生和顶生;花瓣黄色;雄蕊7枚发育,3枚不育。荚果带状镰形,褐色,压扁,长10-13厘米,宽8-9毫来,稍弯曲。

毒性:有微毒,牲畜误食过量可以致死。入药作缓泻剂,种子炒后治疟疾;根有利尿功效;鲜叶捣碎治毒蛇毒虫咬伤。

59、凤凰木Delonixregia(Boj.)Raf.,豆科小毒植物

落叶大乔木。二回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全缘,顶端钝圆,基部歪斜。总状花序伞房状,花萼和花瓣皆5片。花瓣红色。荚果带状或微弯曲呈镰刀形。

毒性:花朵、种子皆有毒。误食种子中毒,症状头晕、腹胀、腹泻等;花可驱蛔虫。

60、三桠苦Evodialepta(Spreng.)Merr.,芸香科小毒植物

乔木,枝叶无毛。3小叶,全缘,油点多。花序腋生,花瓣淡黄或白色。分果瓣淡黄或茶褐色,散生肉眼可见的透明油点,每分果瓣有1种子。

毒性:根有小毒。根、叶、果入药,味苦,性寒,在我国及越南、老挝、柬埔寨均用作清热解毒剂。广东“凉茶”中,多有此料,用其根、茎枝,作消暑清热剂。

61、飞龙掌血Toddaliaasiatica(L.)Lam.,芸香科小毒植物

藤本。小叶无柄,密生透明油点;叶缘有细裂齿。花淡黄白色;雄花序为伞房状圆锥花序;雌花序呈聚伞圆锥花序。果橙红色,径8-10毫米或稍较大,有4-8条纵向浅沟纹。

毒性:根皮和茎皮含小檗碱类生物碱,有小毒。全株药用,味苦,活血散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感冒风寒、胃痛、肋间神经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咯血等。

62、簕欓花椒Zanthoxylumavicennae(Lam.)DC.,芸香科小毒植物

落叶乔木;树干有鸡爪状刺,并有环纹。叶有小叶11-21片;小叶对生或偶有不整齐对生,斜长方形或呈镰刀状。花序顶生,花瓣黄白色。分果瓣淡紫红色,油点大且多。

毒性:根皮、茎皮和叶含生物碱。民间作草药,有祛风去湿、行气化痰、止痛等功效,治多类痛症,又作驱蛔虫剂。根的水浸液和酒精提取液对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63、鸦胆子Bruceajavanica(L.)Merr.,苦木科小毒植物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叶柄和花序均被黄色柔毛。小叶通常略偏斜,边缘有粗齿,两面被柔毛,背面较密。圆锥花序;花暗紫色。核果1-4,成熟时灰黑色。

毒性:花果有毒。种子作中药,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止痢疾等功效。

64、楝(苦楝)MeliaazedarachL.,楝科小毒植物

落叶乔木。叶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圆锥花序约与叶等长;花瓣淡紫色。核果球形至椭圆形,长1-2厘米。

毒性:根皮有毒,可驱蛔虫和钩虫,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头癣。鲜叶可灭钉螺和作农药。

65、醉鱼草BuddlejalindleyanaFort.,马钱科小毒植物

灌木。叶对生,全缘或具有波状齿。穗状聚伞花序顶生;蒴果长圆状或椭圆。

毒性:全株小毒,捣碎投入河中能使活鱼麻醉,故有“醉鱼草”之称。花和叶含醉鱼草甙等多种黄酮类。花、叶及根供药用,有祛风除湿、止咳化痰、散瘀之功效。全株可用作农药。

66、倒吊笔WrightiapubescensR.Br.,夹竹桃科小毒植物

乔木,含乳汁。每小枝有叶片3-6对。聚伞花序长约5厘米;花冠白色、浅黄色或粉红色。蓇葖2个粘生,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直径1-2厘米。

毒性:全株小毒。根和茎皮可药用,广西民间有用来治颈淋巴结、风湿性关节炎。

67、鸡矢藤Paederiascandens(Lour.)Merr.,茜草科小毒植物

藤本,无毛或近无毛。叶对生。圆锥花序式的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花冠浅紫色。果球形,成熟时近黄色。

毒性:全草小毒。入药主治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外伤性疼痛、肝胆及胃肠绞痛、黄疽型肝炎、肠炎、小儿疳积、肺结核咯血、农药中毒;外用治皮炎、湿疹、疮疡肿毒。

68、假烟叶树SolanumerianthumD.Don,茄科小毒植物

小乔木,小枝密被白色具柄头状簇绒毛。叶大而厚,被簇绒毛,全缘或略作波状。聚伞花序多花,形成近顶生圆锥状平顶花序。花白色。浆果具宿存萼。

毒性:根皮入药,性温、味苦、有毒。有消炎解毒、祛风散表之功。可敷疮毒,洗癣疥。

69、水茄SolanumtorvumSwartz,茄科小毒植物

入侵性杂草。小枝,叶下面,叶柄及花序梗均被星状毛。小枝疏生基部宽扁的皮刺。聚伞式圆锥花序腋外生。

毒性:根有小毒。误食症状有狂躁、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惊厥等。

70、五爪金龙Ipomoeacairica(L.)Sweet,旋花科小毒植物

多年生缠绕草本,全体无毛。叶掌状5深裂或全裂。花冠紫红色、紫色或淡红色、偶有白色,漏斗状。

毒性:全草小毒。块根供药用,外敷热毒疮,有清热解毒之效。叶治痈疮,果治跌打。

71、马缨丹LantanacamaraL.,马鞭草科小毒植物

灌木,全株被柔毛;枝条具倒钩状皮刺。叶有气味。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黄色、橙黄色、粉红以至深红色。核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

毒性:枝叶具臭味,有小毒。牛、羊食后可引起慢性肝中毒,发生胆汁郁滞症,症状为高烧、体弱、步态不稳、腹泻、继之便秘和严重黄疸及光敏感。

72、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Houttuyn,唇形科小毒植物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钝四棱形。基部叶宽楔形,掌状3裂;茎中部叶轮廓为菱形。轮伞花序腋生,具8-15花。花冠粉红至淡紫红色。雄蕊4。

毒性:种子小毒。全草入药,内服可治动脉硬化性和神经性的高血压,又能增加子宫运动的频度,为产后促进子宫收缩药,并对长期子宫出血而引起衰弱者有效。用于肾炎水肿、尿血、便血、牙龈肿痛、乳腺炎、丹毒、痈肿疔疮均有效。

73、闭鞘姜Costusspeciosus(Koen.)Smith,姜科小毒植物

株高1-3米,旋卷。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穗状花序顶生;小苞片淡红色;花萼红色;花冠裂片白色或顶部红色;唇瓣纯白色。

毒性:新鲜的根有毒。根茎供药用,有消炎利尿,散瘀消肿的功效。

74、鹤顶兰Phaiustankervilliae,兰科小毒植物

叶披针形。春季开花,花芳香。花葶从假鳞茎的基部生出,花外面白色或浅黄色,内面紫色或赭色,在唇瓣上有一些棕色或红棕色斑点,花瓣小于萼片,唇瓣管状。

毒性:鳞茎有小毒。

75、黄独DioscoreabulbiferaL.,薯蓣科小毒植物

缠绕草质藤本。茎左旋。单叶互生;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15(-26)厘米。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

毒性:全草小毒,株芽(零余子)服用过量可致死。块茎含呋喃去甲基二菇类化合物及黄药子萜,主治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外用治疮疖。

76、短穗鱼尾葵CaryotamitisLour.,棕榈科过敏植物

丛生小乔木状。叶大型,羽状二回羽状全裂,叶片上部有不规则齿状缺刻,先端下垂酷似鱼尾。肉穗花序下垂。果球型,成熟后紫红色。

毒性:果实浆液于皮肤接触能导致皮肤瘙痒。

77、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Thunb.,三白草科过敏植物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腥臭味。叶互生,有腺点,背面尤甚。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蒴果近球形。

毒性:毒性甚小,有鱼腥臭味。鱼腥草注射液可引起过敏反应。

78、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Roxb.)DC.,芸香科过敏植物

幼株为直立灌木,成龄植株攀援藤本。叶有小叶(3)5-11片,小叶对生,边缘有疏浅裂齿,齿缝处有油点,有时全缘。花序腋生;花4基数;花瓣淡黄绿色。果皮红褐色。

毒性:小毒,中毒后引致腹痛、呕吐、头晕、小肠及脾脏收缩等症状。全株入药,有活血、散瘀、镇痛、消肿等功效。民间用于跌打扭伤药,亦作驱蛔虫药。

79、芒果MangiferaindicaLinn.,漆树科过敏植物

常绿大乔木。花小、淡黄色,花后结核果。果大,歪卵形。

毒性:部分人对其果实过敏,时候引起口腔肿胀、发痒。

80、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漆树科过敏植物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2-)3-6对,叶轴具宽的叶状翅,边缘具粗锯齿或圆齿。圆锥花序宽大,花白色。核果球形,略压扁,成熟时红色。

毒性:茎叶含漆酚,易引起过敏。枝和叶作农药。根、叶、花及果供药用。

81、野漆Toxicodendronsuccedaneum(L.)O.Kuntze,漆树科过敏植物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常集生小枝顶端,无毛,全缘,两面无毛。圆锥花序;花黄绿色。

毒性:茎叶含漆酚,易引起过敏。根、叶及果入药,有清热解毒、散瘀生肌、止血、杀虫之效,治跌打骨折、毒蛇咬伤等症。

82、一点红Emiliasonchifolia(L.)DC.,菊科过敏植物

一年生草本植物。顶生叶裂片大,具不规则的齿,侧生裂片长圆形,具波状齿,下面常变紫色;中部茎叶疏生,无柄;上部叶线形。头状花序在开花前下垂,花后直立。

毒性:全草有毒。对皮肤有刺激性,可引起皮肤红肿、起泡等炎症。

83、飞机草EupatoriumodoratumL.,菊科过敏植物

多年生草本。分枝粗壮,常对生,水平射出。叶对生,基出三脉。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顶或枝端排成伞房状或复伞房状花序。花白色或粉红色,花冠长5毫米。

毒性:叶易引起过敏。全草微辛温;叶含香豆素,有杀蚂蝗之效。

84、白花丹PlumbagozeylanicaL.,白花丹科过敏植物

常绿半灌木。叶先端渐尖,下部骤狭成钝或截形的基部而后渐狭成柄。穗状花序通常含(3)25-70枚花;花冠白色或微带蓝白色,花药蓝色。蒴果淡黄褐色。

毒性:根、叶含多种生物碱,易引起过敏。多年来一直为民间常用药,用以治疗风湿跌打、筋骨疼痛、癣疥恶疮和蛇咬伤,并用以灭孑孓、蝇蛆。

85、夜香树CestrumnocturnumL.,茄科过敏植物

直立或近攀援状灌木,全体无毛;枝条细长而下垂。叶有短柄,全缘。伞房式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绿白色至黄绿色,晚间极香。

毒性:全株有毒,花粉易引起过敏。

86、大青ClerodendrumcyrtophyllumTurcz.,马鞭草科过敏植物

灌木或小乔木;幼枝被短柔毛。叶片卵状椭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沿脉疏生短柔毛,背面常有腺点。伞房状聚伞花序;花冠白色。果实成熟时蓝紫色,为红色的宿萼所托。

毒性:个别人用药出现过敏反应。根、叶有清热、泻火、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

87、马鞭草(风须草)VerbenaofficinalisL.,马鞭草科过敏植物

多年生草本。茎四方形。基生叶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和缺刻,茎生叶多数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有毛,背面脉上尤多。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冠淡紫至蓝色。

毒性:具有光敏毒性。全草供药用,性凉,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

88、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L.)Schott,天南星科过敏植物

多年生直立草本。肉穗花序,有一大型绿色佛焰苞,开展成舟型,如同观音座像。

毒性:白色汁液有毒,误碰或误食其汁液会引起咽部和口部不适,严重的会窒息,导致心脏麻痹死亡。汁液会发生瘙痒或强烈刺激,眼睛接触汁液可引起严重的结膜炎,甚至失明。

89、鱼尾葵(单杆鱼尾葵)CaryotaochlandraHance,棕榈科过敏植物

乔木状,不分枝。叶大型,羽状二回羽状全裂,叶片上部有不规则齿状缺刻,先端下垂酷似鱼尾。肉穗花序下垂。果球型,成熟后紫红色。

毒性:果实浆液有毒,易导致皮肤瘙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hbxzl/3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