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野草采不采教你识本草一

平时我们在书本上读到的中草药给人的感觉总是很神秘,但其实在城市中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两种路边常见的中草药,这些不起眼的小草,不仅可以用作中药,还可以食用哦。

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

马齿苋又名五行草、五方草、长命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无毛,李时珍将其列在菜部柔滑类。其茎圆柱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长约10~15cm,平卧铺散。叶柄粗短,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呈倒卵形,似马齿状,故名马齿苋。花黄色,无梗,直径4~5mm,常3~5朵簇生于枝端,花期5~8月。种子细小,黑褐色,斜球形,有光泽。因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五色俱全,又名五行草。五色与五方相应,故又名五方草。其性耐久难干,见水即生,又名长命菜。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植物图

药用

马齿苋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其种子可以明目。味酸,寒,无毒。乡村中现仍有以马齿苋熬膏药治风癣之类皮肤病者,称为秘方。将马齿苋洗净剁碎,加水煎煮两三小时,待马齿苋稀烂收汁,以含汁马齿苋之滓做膏药,敷贴于癣上,两三天。去净膏药见鳞屑尽而皮肤红嫩,几日变为正常肤色,贴敷时日长则局部皮肤蚀烂。《本草汇言》:“味本甘酸而性颇滑利,故孟氏方去风凉血,解毒,利窍通淋,盖本于气寒而性利也。”

食用

马齿苋中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另外其ω-3脂肪酸的含量较高,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改善血管壁弹性,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马齿苋的茎、叶十分柔软,可生食,也可用来做汤、沙拉或炖菜,还可用醋腌泡后食用。不过小编最推荐的还是用马齿苋做馅儿包饺子,别有一番风味。

青葙(CelosiaargenteaL.)

青葙又名野鸡冠、鸡冠苋,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无毛,高0.3~1m。其茎直立有分支,红色或绿色,有条纹。其叶多为披针形,长约5~8cm。花密生于茎端或枝端,花序白色、顶端带红色或全部粉红色,为塔状或圆柱状的穗状花序,花期5~8月。种子为凸透镜状肾形。其花叶似鸡冠,嫩苗似苋,故又名鸡冠苋。苏敬:“此草苗高尺许,叶细软,花紫白色,实作角,子黑而扁光,似苋实而大,生下湿地,四月五月采。”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青葙(CelosiaargenteaL.)植物图

药用

青葙的种子可供药用,名青葙子,又叫草决明、野鸡冠子,有清热明目的作用。《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主邪气,皮肤中热,风瘙身痒,杀三虫。子名草决明,疗唇口青。一名草蒿,一名萋蒿。五六月采子。”青葙生于下湿之地,故能去湿,物湿则生虫,故古人认为,人身有湿亦生虫,而去湿即能杀虫。而恶疮疥虱,痔蚀,下部?疮,均与风湿有关。《本草便读》:“青碧入肝疗目疾,苦寒退热治风淫……《本经》列之下品,但其主治仅有‘口唇青’三字。然唇口属脾,青色属肝,显系肝邪侮土之象。况此物性寒,其子青碧色而成于秋,宜其能清肝火治目疾也。”

食用

青葙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3和硝酸钾。可于春夏时节采其嫩苗叶食用,用沸水烫过后凉拌、炒菜或炖汤。其种子也可炒制后代替芝麻做点心。

怎么样~这两种本草您认识了吗?希望下次在路上见到这两种小草的时候,大家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哦。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将为您奉上本系列的第二篇,敬请期待~

END

图文来源

部分图片及文字引自本社即将出版的步瑞兰老师的著作;部分图片引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分享医药故事

传播健康之美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郑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zxzl/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