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8日,也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先祝大家节日快乐。我玩猜歌游戏已经去到关了,嘻嘻,你们呢,来互相伤害啊。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节日本身就传递着平等的女权精神,在今天到来之前,我已经在网络上看到大家围绕相关的议题争论了好几天:“女生/神”VS“妇女”的称谓区别;高校里男生制作的横幅和某些品牌官微赶热点的段子,到底是不带恶意的玩笑还是男权在上对女性有所物化和贬低……
来来去去,反倒在无意间把来自网友们的“脑洞剧”《淑女的品格》衬得爆火。
为什么呢?
来看看微博网友
SUM不二在3月6号晚上突发奇想构思出的这个“剧集”框架,俞飞鸿、曾黎、陈数、袁泉四位美貌、演技、风情同时在线的中生代女星出演气质精英、有钱有闲的不婚主义姐妹花。这个名字很明显是对应了《绅士的品格》——一部由张东健主演的韩剧,播出时间是6年前,豆瓣3万多人给它打出了8.2的高分。
它讲的就是四个从高中就是死党的男人在经历了相逢和离别、希望和失望后迈入中年生活的故事,
不过主线放在了张东健演的钻石王老五和金荷娜演的老师的感情上,却也很诚实地面对了“人到中年”设定下特有的看事情的角度。
发出来没多久,原po这条微博底下就陆续收到其他网友的脑洞投稿,大家自发地往这个还不成熟的框架里填段子,也在丰富和立体着四个主角的人设。
我比较后知后觉,还是看到陈数转发、
曾黎也感兴趣,
俩人和俞飞鸿一起被送上热搜,才反应过来这两天朋友圈里刷屏的“淑女的品格”并不是什么最新热门韩剧,而是一次网友们的集体创作。
这时候大家已经自发地P好了“剧集”海报,
剪好了预告片(来自
yaoyao_Hwang),看了下原po主的微博后续,已经有一些图书出版商在接触她了,看来也是很想要把这个大火的脑洞给落实到具体执行上。
为什么这个只有大概框架、连具体细节都还没有的概念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
用原po评论里某位博主说的话,国外已经有中年女性和老年女性为主角的影视作品而且越来越多了,但国内这一块还是空白的。
记得我在过年前写过陈数,是因为《和平饭店》里她实在太抢眼了,状态又好演技又好,而且肯为角色去琢磨,最后出来的效果也很棒。
我那时候写,
“陈数是一个缩影,但又是中生代女演员们生活状态的集中体现,她们有好的演技、也有奖杯证明她们的青春付出无悔;她们有好的生活状态,并不随流逐波。
但因为对于演艺事业的热爱,她们保持高度的自律,随时愿意为了好角色付出一切,这是一种专业精神,也是我们到如今终于发现的中生代女演员们的可贵之处。”
本来觉得这个总结可能有点主观了,没想到评论里还有很多跟我有差不多想法的人,大家都觉得是我国演艺圈对中生代女星不够友好。
真的是“只能演婆婆妈妈的家庭剧”吗?其实也未必。
就拿这次《淑女的品格》的脑洞卡司来说,袁泉和曾黎是同班同学,同在中戏96级表演班,而且之前俩人还都在湖北省京剧团。
07年芭莎慈善夜上俩人都去了,扒着椅子背聊天的样子,可比现在小花们要来得亲密。
她俩的同学,还有秦海璐,
还有胡静、章子怡……也就是说至少我们所谓的“中生代女明星”,其实跟章子怡、汤唯、高圆圆、姚晨、殷桃、陈乔恩……(同为79年出生)是一个年龄段的。
来看看后面这批看来依旧有活跃度的中生代女演员近期都有些什么作品呢?
高圆圆的《咱们结婚吧》和陈乔恩的《人间至味是清欢》是以男女之间的爱恨为主要戏剧矛盾来推进的,是都市风味的恋爱偶像剧;
而姚晨的《梦想合伙人》和殷桃的《鸡毛飞上天》虽然也有感情线的辅助,但主要还是讲两位女主在各自的设定背景下抓住时代的风口,获得商业成功的故事,也并不婆婆妈妈。
至于当中看起来level最高的两位电影咖,汤唯和章子怡,一个正在拍《大明皇妃》,一个接拍了《帝凰业》——而这两部都是典型的IP改编古偶背景大女主剧,章子怡的影迷在写给她的长信里一开始就说了,这种长篇古装剧已经不那么受观众喜欢。
为什么要接?章子怡没有说,汤唯说了,因为可以长期沉浸在一个角色里,从她的16岁演到70多岁。
隔壁演如懿的周迅还被秦昊爆料说,是因为电影剧本太烂了,
但类似长时间和一个角色朝夕相处,到最后将自己跟角色融为一体的过程,是演员获得幸福感的途径之一。
倒未必是说,这就一定是大花们想要撕番稳固地位(也不排除这样的原因)才会非大女主戏不拍,而是现实中,只有这样类似于人物传记式的剧本才能提供给她们类似充足创作空间——一个人走在时代的洪流中,经历了什么变革、完成了哪些自我成长,一路看到尾就格外能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古装和民国背景犹受青睐,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和我们当下所处的并不是一个时代,历史已经成型无可更改,所以观众容易抛开自身生活方式的因素,全情投入到情节的起伏和人物的悲欢中去,感受也更加深刻。
这样的作品以前不是没有,打个比方就是赵薇在年出演的、改编自林语堂同名小说的《京华烟云》。
又或者是更早之前,周迅出演的《橘子红了》。
但时代早已经不是那个时代,《橘子红了》25集、《京华烟云》作为年度大戏也只有44集,放在现在台网联播每晚两集,不到一个月就播完了,怎么对得起片方给大咖演员们的高额片酬,又怎么对得起视频网站为了争夺潜在“剧王”独播权所付出的天价采买费用?
于是原本可以很动人的原型故事,因为资料欠缺,
于是编剧打算以男女之间的情感当做人与人之间进步的基石去推动剧情的发展,生生地把清朝寡妇周莹的故事写成了在74集内被起码5个男人爱慕的纠缠大戏。
奋斗呢?不重要,女主凭借自己的能力打动征服那些男子,就是一种坚韧不拔。
如果说这种本身资料欠缺,又怕结合背景往深了说会不小心踩到雷线,于是只能把大局往小里缩、缩成情爱纠葛的方寸天地,是大花们在选择类似作品时会不小心掉进的坑,那么另一批本就在小荧幕上以扮演都市精英女性而暴风圈粉的女演员们,也同样遭遇了另一重危机,叫做“人物形象的悬浮”。
“人物形象的悬浮”是说,原本应该脚踩实地、引起观众共鸣的角色,空有了一个好看的架子和时髦的理念,但内在完全经不起推敲,跟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完全脱节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时代》,范围缩小到电视剧里来就是有皇位要继承的《欢乐颂》安迪。
虽然设定是华尔街回来的精英,但她不仅头脑惊人还貌美如花,有个名家外公,还有个经济学家爸爸,身家百亿……可她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价多少,身上物什价值几何。
有跺跺脚都能让上海经济命脉抖三抖的万年蓝颜老谭对她心生过爱慕,一个高知有钱的前男友和一个富二代出身、阳光积极又上进的富二代男朋友对她心动不已…
这种高离于常人的设定,开了主角光环,却也很容易遭到“反噬”。
因为她的所谓“痛苦”根本无法让观众共情,以至于每次大范围引起刷屏的,要么是接了她妈电话的樊胜美,要么是遇上了渣男和刁蛮婆婆的邱莹莹……
连这次被点名的袁泉,让她大受欢迎的唐晶其实也并不够现实,因为没有哪个做到高层的精英女性会在一个重要案子进行到紧要关头,走出去接闺蜜的无聊电话。
她有钱有能力去帮自己的闺蜜走出困境,但并不代表她要24小时围着对方转,把自己好穿的鞋换给对方,再给对方喂几口饭。
当时很流行一个词语叫做边界感,但在唐晶前半截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