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着的,徘徊着的”、“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无论是高冷还是奇葩,这些电影“主题曲”正主动占领你的耳朵!电影未至,主题曲先行,华语电影主题曲营销幕后揭秘。
11年后,朴树为《后会无期》献新歌引热议
现象:
好的主题曲会“长腿”
韩寒处女作《后会无期》上映前一直犹抱琵琶,邓紫棋演唱的同名歌曲《后会无期》,以及朴树演唱的《平凡之路》陆续公布之后,让更多普通网友 “徘徊着的,在路上的”,你的朋友圈被朴树刷屏了吗,“文艺男神”朴树11年后重献新歌令无数文青沸腾。话题,一度从“那段Rap不是神马方言只是一种‘朴树语’”,延续到韩寒和朴树的十年“神交”,被叫醒的不止是耳朵,还有70后、80后文艺怀旧的心。
《小时代3》也不甘示弱,“90后”吴亦凡演唱的片尾曲《时间煮雨》微博首发后仅仅曝光了3小时25分钟,播放量就突破了百万大关,刷新了《平凡之路》7小时百万的播放记录。在此之前,《平凡之路》刚刷新汪峰年《生来彷徨》9小时的百万试听记录……
第一次听到“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高冷文青的你可能还自觉启动过抵制模式,可是没过多久,你会“鄙视”地发现自己也哼起了这首“神曲”。而这首广场舞大妈都爱用的歌曲,似乎也帮助《老男孩猛龙过江》吸引到更多观众。
更有意思的是苏打绿主唱吴青峰版的《跟着你到天边》,这首歌竟是张艺谋《归来》的主题曲,当然这首歌还有韩磊“的沧桑版”。
一首电影主题分几个版本的不只是《归来》,《小时代3》主题曲《时间煮雨》分郁可唯版、吴亦凡版;《我就是我》主题曲《想唱就唱》TFboys版、大张伟“停不下来”版;《我想和你好好的》主题曲《空城计》宋冬野版、韩寒版……
那些主题曲和“神曲”是怎么打造出来的?是导演的个人趣味还是宣传策略?电影未至主题曲先行何时开始流行哪些歌手是主题曲“小霸王”?
时光网记者采访了电影《后会无期》制片人方励、《老男孩猛龙过江》音乐制作人王太利、《我就是我》、《小时代3》音乐制作人闻震和乐视影业宣传总经理陈肃、天娱传媒中心总经理赵晖等,揭秘华语电影主题曲营销那些事儿。
揭秘:
主题曲神作和“神曲”的诞生
“一开始韩寒还不好意思,但大家实在舍不得他的词,因为跟电影实在太贴了”,于是《后会无期》就变成了一部韩寒“音乐”电影……
制片人方励说《后会无期》的三首前期推广歌曲都是韩寒的个人趣味,歌词在韩寒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就已经写出来的,而他选用的旋律也无疑充满了个人回忆和趣味。
最先曝出的《东极岛之歌》歌词是韩寒写完前二十分钟剧本时就写出来的。
东极岛/东极岛/我们不会离开你/生是你的老百姓/死是你的小精灵……
“多讽刺啊,岛民拆迁,还唱死是你的小精灵。”旋律则用了经典讽刺喜剧电影《波拉特》中的“哈萨克国歌”,这部电影讲的是哈萨克斯坦主持人到美国学习文化的“搞笑经历”。歌曲专门请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合唱,制造“进行曲”风格。“这首歌就是电影里几个年轻人的心声,冯绍峰的愤怒,他们舍不得离开故乡,讽刺那些涌向大城市的主流势力。”方励说这首歌完全是电影叙事的一部分,这也是韩寒创作歌词最好的地方,“三首都跟着剧情走。”
抒情插曲《后会无期》的原曲是《Endoftheworld》,一首英文老歌,同样是韩寒喜欢的一首歌。原本想直接用英文版,“铺在电影里也非常美”,结果还是因为舍不得韩寒的词而决心用邓紫棋演绎的中文版。直到最后,在混音棚里才“拍了板”。方励说,韩寒开始还不好意思用自己的歌,“毕竟我们也请了小林武史做音乐,他也答应可以写一首歌。”小林武史是岩井俊二《燕尾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配乐,也是韩寒为《后会无期》“指定”的配乐。
《平凡之路》来得最晚,歌词是韩寒拍完电影才有感而发写出来的。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几个月前去邀歌,初见朴树。他站在家门口迎接,穿着运动裤体恤衫,头发些许泛白,表情平和淡然。十多年,等你太久了。”韩寒和朴树一直有私交,他找到朴树,给他看了电影的粗剪。而朴树则拿出自己新写的十几首歌。听到某首的旋律时,韩寒说,就是它了。于是,填词,朴树根据唱法对歌词做了调整,取名《平凡之路》,词韩寒、朴树,曲,朴树。对于这首歌的反应,朴树曾一度很忐忑。
“向前走/就这么走/就算你被夺走什么/向前走/就这么走/就算你会错过什么……”两人从谈到此事,到录完歌曲,一共只花了一个月时间。韩寒在微博上说,“他十年没有发新歌,但他以前的音乐还经常在我的播放器里单曲循环。感谢他为《后会无期》带来的原创主题歌。朴树《平凡之路》,下周发布。”这一条电影主题曲的微博“预告”,获得5万9千条转发。
《后会无期》上映4天票房过3亿,主题曲贡献暂时没有数据可以支持?但作为一部具有韩寒作者“特质”的电影,《后会无期》主题曲的成功也有不可复制之处
《小苹果》比《江南Style》早推广费上千万?
《小苹果》三里屯“快闪”
《小苹果》无疑是今年以来最成功的一首洗脑“神曲”。但这首歌其实“年春节就做完了,比鸟叔的《江南Style》还早。”王太利说,《小苹果》作为《老男孩猛龙过江》推广歌曲走红对他而言是个“意外”。
从微电影《老男孩》开始,筷子兄弟就尝到把歌曲和电影故事结合在一起的“甜头”,“单是画面,或单是歌曲都撑不起来,两者结合却能产生化学反应。”王太利说,当时创作《小苹果》,是想写一首他和肖央可以“跳舞”的歌,区别以往的悲凉,一要快乐,二要“向复古Disco致敬”。但歌曲还没有推出来,“鸟叔”就“火了”,《小苹果》只能被暂时搁置。
等到到拍摄《老男孩》大电影时,因为剧情涉及“选秀”表演,《小苹果》顺理成章成了筷子兄弟组合的一场表演被放在电影中。不过前期推广的MV并没有照搬电影中的片段,而是请韩国顶级MV导演重新包装打造,加入韩国古典舞女神裴涩琪表演,和“low“感的筷子兄弟形成反差。
《小苹果》的“第一声春雷”是在上映前的一次公司会议上,乐视电影营销总监陈肃第一次听到“就想跳”,“感觉就是农业重金属,跟凤凰传奇、江南Style一个节拍,具有‘神曲’的潜质。”这首歌被定为电影的“先遣部队”先行放出,还请韩国导演制作了区别于电影的MV,“掉节操涨姿势”,铺垫电影的疯狂喜剧路线,更重要的是,让人“根本停不下来。”陈肃直言:“歌比电影还火,没有这首歌,电影 作为营销负责人,陈肃更关心的是“神曲”怎么才能带动更多人购买电影票,于是进一步推动了一系列“快闪”、导演带大家一起跳《小苹果》等互动活动。
“‘神曲’究竟给电影带来多少票房无法计算,但我在网上看到的确有不少人说是听了《小苹果》后想去看电影。”王太利说:“这一点让我万万没想到。”
一位音乐制作人向时光网记者透露,《小苹果》“神曲”的诞生离不开背后推动,前期推广费高达万?记者求证,王太利笑称,视频网站的大力推动和公司宣传的“病毒营销”,”这些如果都折合成硬广,肯定不止这个钱。“
起底:
主题曲营销五大招
A打造洗脑“神曲”
老男孩“苹果舞”
“神曲”通常指的是一些歌词非常押韵,曲调能够配上任何舞蹈的歌曲,令人神情振奋,男女老少皆宜……音乐制作人闻震介绍,要真正成为“神曲”,还要将一首歌曲以民间自发的形式演绎成一种社会现象。
“前期人为推广多,如果有段视频都在模仿,第个人也会觉得不错。洗脑成功,营销也就成功了。”
而请不同人演绎同一首歌在音乐界不是新鲜事。闻震介绍,唱片界原本就流行制作Remake版以推广一首歌曲。而如今这种方式被用于电影主题曲营销,老百姓模仿歌曲的“病毒视频”更有利于民间传播。
B让看《小时代》的人看《归来》
苏打绿吴青峰为《小时代》演唱的《我好想你》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乐视请吴青峰为略显沉重的《归来》演绎另一版本的《跟着你到天边》,“就是想让看《小时代》的人也去看《归来》。”乐视影业陈肃说,“年轻版”主题曲有利于弱化电影时代背景,吸引年轻观众,而因为《小时代》和《归来》都是乐视的片子,于是请同一位歌手也“近水楼台”。
快男真实电影《我就是我》更请到当红“萌娃”TFBOYS组合演唱《想唱就唱》,吸引更低龄的观众,天娱传媒赵晖还透露曾考虑请王菲女儿窦靖童“出山”。
C外文老歌“性价比高”
《后会无期》同名主题曲《后会无期》、《老男孩猛龙过江》片尾曲《我从来没去过纽约》、更早之前《等风来》华晨宇插曲《趁我们还年轻》等都是根据脍炙人口的英文老歌改编甚至直接翻唱的。
为《我就是我》、“小时代”系列制作统筹主题曲的音乐人闻震告诉记者,买一首Billboard前十名的外文歌曲版权需要花费6万美元(37万元),跟在国内原创一首新歌花费相当。所以选择一些“不是特有名”的“老歌”会相对“划算”,还有“怀旧”效果。
D国外大片主题曲录一天万元
闻震曾和好莱坞电影公司迪士尼合作。他介绍,主题曲创作在国外特别受重视。像《功夫熊猫》、《冰雪奇缘》这样制作的片子一般都会制作几十个国家版本的主题曲,进行本地化。“录制一首歌一天的费用就能达到万元,在中国就是天文数字,几十人的管弦乐队现场录制,这还不算前期的歌曲创作成本。”而《Letitgo》的全球走红和影片大卖也使这些花费“物超所值”,也令国内电影人长见识。
E请谁唱主题曲能红?
主题曲“新宠”胡夏、吴青峰、邓紫棋、郁可唯
一种是请合适的声音。闻震是《小时代3》主题曲《时间煮雨》的统筹,他称郁可唯的声音适合与画面结合,“安慰治疗”,且不会喧宾夺主。另一种则是“谁红请谁”。《时间煮雨》的大热版本就是解约风波之后的吴亦凡演唱。当然,能请动王菲(《因为爱情》、《致青春》)、朴树的另当别论,拼的是导演“人品”。
闻震还介绍,国产电影多为小格局画面,吴青峰的小清新文艺特质就很适合演唱主题曲,他不仅“包场”“小时代”系列电影,还偶尔乱入《归来》这样的文艺片。
声线干净清纯的胡夏则受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同桌的你》等青春片欢迎。
结语:
“主题曲”一直很重要,从早年《渴望》、《西游记》、《红楼梦》到80后熟悉的《还珠格格》、金庸武侠片,很多电视剧主题曲都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因为电视剧重复的次数多,因而主题曲也流传更广。
而对于电影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辉煌时期,也产生过一批经典主题曲。张国荣演唱的《当爱已成往事》(《霸王别姬》)、《倩女幽魂》(《倩女幽魂》)、为电影《白发魔女传》原创的《红颜白发》等,已成一代人记忆。
内地电影近年最成功的原创主题曲当从年张靓颖为《画皮》演唱的《画心》起步。此前的“主题曲”,多是歌手打歌时挑出一首当电影主题曲,而《画心》则专为电影订制,成为电影的“画心”。
而“电影未至,主题曲先行”的现象则从这几年才开始流行,得益于社交网络的普及和电影营销的成熟。名人演绎、多种版本、病毒营销,话题制造等让主题曲成为既海报、预告片之后华语电影另外一项最重要的电影物料,且将朝着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方向发展。不过,归根到底,电影本身是否用心,主题曲是否与电影高度契合,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只能是“喧宾夺主”。
《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沿用张国荣版《红颜白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