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的文案作者应该是小时代看多了

SM入门教程

讲关于成人话题的粗暴话,越羞辱对方越好。

例如:你工资多少啊?你有房吗?你车呢?你户口哪里的?你咋这么胖?该减肥了。

昨天的照片,今天各种艺术加工就满天飞……我觉得这张照可以拿个普利策奖了

老师:“youshareroseandgetfun,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学霸:“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弱:“分享玫瑰,得到快乐?”学渣:“鱼香肉丝盖饭!”

一刀(愤怒青年):呵呵,这风格很贵国。

海大(文艺青年):矮油,这个密室主题有点意思。

表哥(二逼青年):哦吼吼,《行尸走肉》第一季第一集!

请男生们不要误会,女生说喜欢会做菜的男生是喜欢帅哥穿着一尘不染的厨师服,面带微笑地做甜品和牛排,不是一个满头大汗的胖子光着膀子在那里炒面。

这才是特么的奥林匹克精神

逃课,是一个人的狂欢。上课,是一群人的孤单。

贵在真实

去办信用卡,表上问我是否有“其他经济来源”,我写了“其他信用卡。”

单身的就更不用想了

Q:你喜欢什么颜色?

别人:天空灰、罗兰紫、柠檬黄……

我:螺蛳粉。

奶后一驾车,爸妈两行泪

我妈听说我偷偷抽烟,连忙告诉我爸。我爸问:“确定吗?”我妈摇摇头。

晚饭后,我爸递给我50块钱,让我去买3盒软黄鹤楼烟。我说:“不够,还差7块。”

我爸转头对我妈点了一下头,说:“确定了,可以动手了!”我:……

国行版《超级马力欧奥德赛》中,将“海盗”修改为“贵族”,同时删去了骷髅的标志。顺便一提,目前国行NS上的过审游戏已经达到了2款之多!

——

NS新闻速递

不是很理解那些一变灯就立刻按喇叭催前车快走的司机,前面斑马线还有行人没走完啊,我要怎么办?一脚油门撞飞他们给您开道吗?

大半夜的这2块钱是精神损失费吗

——

stage1st宅社区

眼看着一对男女进了地铁,男的一上地铁就低头玩手机,女的郁闷地跟他说:“女朋友在身边,你却只顾玩手机,你觉得合适么……”然后男的抬头,幽幽地说了句:“这样呀,我只是觉得大庭广众的,玩女朋友不太合适。”

把ID起名叫“小学生居然也”,同样有奇效

——

好色龙译

据说现代女性找男朋友,要求是:给我爱情就好,面包我自己买。

对于我这种超现代女性,要求略微高一点:给我爱情和包就好,面我自己买!

后浪标准住宅

闺蜜:你新谈的男朋友如何?

女:长得不行。

闺蜜:那为什么不分手?

女:长得不行。

犯罪分子毫无悔意,甚至还有点嚣张

我是不是有些飘了?昨天表嫂说每个月给我涨四十块的零花钱!今天晚上到小卖部买蚊香,我竟然想买贵一块钱的无烟蚊香,买方便面眼睛竟然往盒装的柜台看了!我是不是有点膨胀了?

——《表哥の婚后日记》

“你必须先攻击那个具有嘲讽的随从”

第一次谈恋爱不知道送什么礼物给女朋友,大家帮我想想有什么一百万以下,五十块钱左右的礼物?我要给她一个惊喜。

——《鳕鱼の恋爱日记》

创意挺好,执行有点偏差……

不定期刷新的隐藏彩蛋

(文字部分点击最下方标题可跳转阅读全文)

Q:如何看待何冰微博因后浪事件被网友爆破?

表哥注:后续截图还有许多,不一一枚举了

A:《后浪》这个视频拿经济优渥的一小撮青年作为中国青年代表从而忽略了很多青年还在为生活忙碌的事实,这是B站的失败。

何冰作为演讲者自然也有责任,他没能看出那鸡汤文案和五四精神的冲突,也没能看见当代青年所面对的困局,但这个责任也就到此为止,被批评几句也正常,毕竟你参与了。

何冰会遭到批评和指责,这并不奇怪。

但截图中有些评论太可笑,仿佛何冰接了个这样的演讲就该为社会的贫富差距负责,就该向那些经济困难的人道歉,就是多么罪大恶极。

做这种鸡汤演讲,糊涂,还能说得上,离丧尽天良还远着呢。

什么再也演不了宋慈,什么为了钱不要骨气,什么统治阶级的狗,戏这么多不去写剧本真是浪费了他们满脑子的浆糊。

这些口吐芬芳的,不敢骂央视,怼B站不解气,当然就找上了不怎么上微博的何冰,把自己平常的怨气(不管和这个《后浪》有没有关系)打在键盘上呼啸而出,说白了就是瞄准个好欺负的借机会撒泼。

何冰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以前是,现在还是,到现在为止没听过他什么劣迹,可见不是什么道德败坏的人,演技也是有目共睹,但他这个60年代出生的人对现在的青年群体恐怕没有太多了解。

希望何冰以后可以想清楚这个视频失败在哪里,当代的青年不是每一个都有那些“选择的权利”,当代青年不是什么“后浪”也不需要所谓“前浪”的假大空的讴歌,鸡汤写得再好都只是鸡汤。

——

知友琢磨颇望成全璧

忠告一句各位网络穷游玩家:不要用你们的青春去挑战富二代的零花钱……

营销号最擅长的就是迎合人性弱点。

他们就像你办公室里最会拍领导马屁的同事,知道人都喜欢听好话,享受被夸赞得飘飘欲仙,美滋滋的感觉。

他们深谙“投其所好”玩转优越感的道理:人嘛,自己咋样都无所谓的,只要比别人好就行。在他们的笔下,“如果没有金发碧眼老外的羡慕眼光,中国人的美好生活显得一文不值”。

抓住这个心理,营销号们就开始源源不断为公众的大脑输送高热量的垃圾食品,把大家吹鼓吹胀,飘飘然忘乎所以,无限放大骄傲的情绪。但事实上,这些看客早都被营销号当成了流量收割——你把它当深度好文,他却把你当成翠绿的韭菜。

但凡是头脑清醒的人,必然会警惕那些另有所图的夸赞。

糟糕的是,上纲上线的“爱国者”越多,激起的水花越大,营销号的“爱国流量”市场诱惑就越大。反过来,营销号的“爱国生意”做大做强,传播数量不断突破,又会继续滋养更多傲慢而又激越的年轻人。

疫情以来,打着“爱国”旗号、实则丢脸到海外的事也不少。

沈阳,杨妈妈粥店开门第一天的营销,竟然打出了宣扬民族仇恨的标语。曾经“风月同天”支援我们物资的日本人民,看完都沉默了。

更有甚者,趁着疫情浑水摸鱼大捞一笔:出口低劣防疫产品,还叫嚣着这是“爱国”。

他们生产假口罩,大肠杆菌多于新冠病毒就敢上市销售;假核酸试剂卖到欧洲,搞起新冠检测率大促销低至20%。

其中的逻辑,和曾经的大毒枭一样别出心裁:“我爱国,所以毒品只卖给老外”。

坑外国人,怎么会等于爱国?

灾难面前不分彼此,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的敌人。

目前,全球新冠确诊人数逼近万,美股熔断5次,油价跌到负数,我们现在的每一天都在见证历史。据世界粮食署估算,全球恐有超过2.5亿人将面临粮食危机,世界人民艰难度日,没有哪个国家、哪个个人可以独善其身。

无论是极度自卑,需要洋面孔的加持来坚定自己的“爱国”,还是极度民粹,通过仇恨报复来彰显自己的“爱国”,背后都是一种自卑和不成熟的体现。

我们需要怎样的“爱国”?

希望未来的网络生态,可以给出一个更理性的回答。

——

米利暗

《在中国,有一群老外正在收割“爱国韭菜”》(节选)

大表哥の广而告之

1.之前的今后变更为,算是标志着我正式转型成段子手吧,希望能继续得到大家一直以来的强力支(da)持(shang),只要没遇到啥不可抗力,我争取做到每天风雨无阻——当然,周末还是要休息的。

2.一切段子(含彩蛋)谨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我原则上秉持客观中立,大家若有什么思维的小火花想碰撞一下,可以在留言里尽情讨论,只要不涉及敏感词我一般都会让你上墙(顺带调戏一下)。

3.表哥另有微博,想第一时间尝到新出炉热辣段子的同学便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zxzl/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