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是指光滑皮肤表皮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专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的体癣。二者表现与治疗相同。
体股癣为常见病多发病,地域气候条件、职业、生活习惯、卫生状况、抵抗力、个体易感性、是否伴有手足癣等因素对发病率都有影响。
2、症状表现
初起为红色丘疹或小水疱,然后形成鳞屑,然后再向周围逐渐扩展为边缘隆起、界限清楚的环形损害,在边缘不断外展的同时皮损中央慢慢消退。
环形损害有时单发,有时可见多环形皮损,可重叠或为散在。伴不同程度的瘙痒。股癣的下缘往往很明显,但上缘不清晰。
此外,还有丘疹型、湿疹样型、疱疹样型、斑片型、结节型、肉芽肿型等多种表现。
3、鉴别判断
红癣由微小棒状杆菌所致,侵犯阴股部时常在靠近阴囊的部位发生对称性的淡黄色或淡红褐色的鳞屑斑,边界清楚,中间无自愈倾向,无自觉症状,传染性非常小。(如下图)
4、药店治疗
外用药唑类、丙烯胺类、环吡酮胺类、阿莫罗芬类口服药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灰黄霉素其他锌制剂、洗液方案:
1)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片+护肝片+黄苦洗液+消毒棉签
2)百廯夏塔热片+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复方黄藤洗液+葡萄糖酸锌
3)百廯夏塔热片+酮康唑乳膏+湿痒洗液+β-胡萝卜素
5、用药注意
1)体股癣的治疗以外用药为主,各类抗真菌药物,包括水剂、霜剂、软膏剂、凝胶剂等,都可选用。对那些难以确定或炎症反应明显的皮损可先选用复方制剂。
2)外用特比萘芬等杀真菌类药物,可短程治疗,1~2周即可;咪康唑等抑制真菌药,应适当延长疗程。对儿童面癣、腹股沟部股癣和皮肤皱褶处的真菌感染,要注意外用治疗的刺激问题,选用温和的制剂。
一旦发生刺激反应,应立即停用正在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并对症进行抗过敏和抗炎治疗,同时改用含弱效或中效激素的复方制剂。
3)对泛发性或炎症较重的皮损可口服用药。特比萘芬,mg/日,7~14天。伊曲康唑,mg/日,7~14日。氟康唑的疗效低于上述两种药物。还可单剂口服酮康唑mg。
4)对侵入皮肤深层的皮肤癣菌肉芽肿,可用灰黄霉素mg,每日2次,共30天。伊曲康唑mg/日,疗程20~30天,因有很好的脂溶性,特别利于穿入毛囊。特比萘芬mg/日,疗程3~4周。
6、健康提醒
1)自身有其它部位癣病的应一并治疗,特别要检查足癣的存在或引发足癣的可能性。
2)股癣患者应注意局部的透气、干燥。
3)儿童孤立的面癣和体癣要询问宠物接触史。
4)长期不适当使用含强效糖皮质激素和抗真菌药物的复方制剂是引发皮肤癣菌肉芽肿的重要原因。避免使用就是最好的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