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
别名:京大戟、下马仙、将军草、龙虎草、膨胀草、天平一枝香、迫水龙、大猫儿眼、黄花大戟、黄芽大戟、一盘棋、震天雷。
/11/12
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京大戟,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生于路旁,山坡及原野湿润处。除新疆、西藏外,分布几遍全国各省区。有栽培。
性味功能:苦、寒、有毒。逐水通便,消肿散结杀虫,归经:入肺、脾、肾经。
主治用法
肾炎水肿,血吸虫病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引起的腹水,胸腔积液,痰饮积聚,淋巴结结核,痈疽肿毒。用量1.5-3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水煎熏洗患处。
附方
1、急慢性肾炎水肿:大戟根洗净,刮去粗皮,切片,每斤加食盐9克,加水混匀,烘干呈淡黄色,研成细粉,装入胶囊内,每次1.5-2分,日服2次,隔日服1次,空腹时用温开水送服。6-9次为-疗程,禁食生冷、辛辣、鱼腥及猪头肉等。2、肝硬化腹水:大戟根洗净晒干,研粉,焙成咖啡色,装入胶囊,每粒0.3克,每3-7天服1次,每次13-16粒,儿童酌减。早饭后2小时用温开水送下,连服至腹水消失,腹水消失后可服人参养荣丸调理。3、治水肿:枣一斗,锅内入水,上有四指,用大戟并根苗盖之遍,盆合之,煮熟为度,去大戟不用,旋旋吃,无时。4、治腹水胀满,二便不通:大戟三分,牵牛子一钱半,红枣五个,水煎服。5、治忽患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甘遂(去心)、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为末,煮糊丸如梧桐子大,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5-7丸至10丸,如痰猛气实,加丸数不妨。(《三因方》控延丹)6、治黄疽小水不通:大戟30克,茵陈60克,水浸空心服。
7、治温疟寒热腹胀:大戟15克,柴胡,姜制半夏9克,广皮3克,生姜3片,水二碗煎七分服。
8、治扁桃体炎:红芽大戟1.5克—3克,水煎含服。
宜忌:患虚寒阴水及孕妇忌服,体弱者慎用。
以上图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漳台中草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