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教授通过调理体质治疗银屑病的经验
上一篇我们为大家介绍了王琦教授对于银屑病的病因病机、银屑病和牛皮癣区别等内容的介探讨,错过的朋友请戳——王琦教授教你辨别牛皮癣和银屑病
这篇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王琦教授治疗银屑病的经验。
银屑病与过敏体质
银屑病病因复杂,病程迁延,极易复发,其发病以及复发、加重具有遗传、性别、年龄、地域、季节、外感诱因等明显的体质学特点,这些易感因素提示银屑病患者具有易感体质。有学者发现每年发病次数为2次及以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体质频数的百分比特禀质最高,说明银屑病的发病与特禀质相关性最大。
体质决定发病与否,将调理过敏体质作为切入点防治银屑病,能有效降低银屑病的复发率。此前,银屑病的中医研究多以辨证论治为主,辨证有血热型、血虚型、血燥型、血瘀型、湿热型等,其证候的研究众说纷纭,但此病一旦形成,多只能从症状上缓解、控制,很难治愈。
王琦教授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中医体质学研究,提出“体质可分”、“体质可调”、“体病相关”等科学论点,创建以辨体论治为中心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拓展了临床思维,丰富了诊疗体系。中医体质学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和内容,干预偏颇体质是中医“治未病”的体现。偏颇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在证候消失或疾病痊愈之后,只有使患者的偏颇体质得到纠正,消除病证发生的基础,增强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才能做到防止疾病的复发。
银屑病的发病与特禀质具有相关性,因此,调理和改变患者的特禀体质状态,使机体对外界因素刺激的适应性逐渐增强,才能从根本上治愈银屑病,防止复发。
王琦教授临床诊疗特色的探讨
王琦教授临床最大的诊疗特色是应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治疗疑难杂病。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先辨病。王琦教授一直倡导的是先辨病,反对脱离病而谈证。故对于皮肤病人,根据其皮损形态特征、伴随症状诊断所患疾病,以制定治疗的大方向。古代文献中,对银屑病的治疗原则不外清热、祛风、利湿、杀虫,如《疡医大全》记载:“陈实功曰:癣乃风热湿虫四者而成。风宜散,热宜清,湿宜渗,虫宜杀,总由血燥风毒克于脾肺二经耳。(《医学正宗》)”现代治疗银屑病多分型论治,以血热、血燥、血瘀、湿热分型多见。因此,临证首重辨病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基础。
再辨体。研究发现,银屑病的发生与体质有密切关系。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湿热质、气郁质有患银屑病的倾向,且发病时多表现为血热型。气虚质虽然也可患病,但多表现为血燥。此外,银屑病的发生与情志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气郁是形成银屑病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此病迁延不愈,往往又加重情志抑郁的表现。根据患者体质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因人制宜的思想。本案根据患者的病史、皮损表现、舌脉特征,基本可以判定为素为特禀之体,病后以阴虚兼湿热体质特征为主。
最后是辨证。辨证要点以皮损特征及舌脉特点结合分析。临证要注意观察询问皮损的颜色、渗液、脱屑、瘙痒、位置等情况,以辨血热、血燥、湿热、阴虚等证型。如色红赤、渗液、下半身重,多为湿热;色红、脱屑、瘙痒重,多为血虚风燥等。分析本案患者的病变特点,可认为其证型为血虚风燥,邪伏阴分。治法为清热利湿祛风,养血滋阴润燥。故王琦教授数诊用方均未离此大法,初诊清热利湿祛风为主以治标,随着病情的改善,复投滋阴养血润燥以治本。
关于处方用药特色及规律的认识
患者在出现银屑病之前,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说明患者具有过敏体质的表现,王琦教授在治疗银屑病的时候,使用了牛角银屑汤为该病的主方,但细查王琦教授的用药,可知王琦教授是在“辨体—辨病—辨证”思想指导下进行治疗的。
①由于患者存在过敏体质的表现,王琦教授首先注重了体质的调理,在各诊处方中均使用了乌梅、蝉衣等具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同时选用了制首乌、干地黄等补益之剂,以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逐步改善患者体质的偏颇状态。
②患者所患为银屑病,其病机主要为血热毒盛或阴虚血燥,治疗当为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或养血滋阴,凉血清热,但总以清热凉血解毒为基本治法,王琦教授在辨病的基础上根据“主病主方论”的思想,采用牛角银屑汤加减进退,分别适用于银屑病进行期和静止期不同的病机特点。
③王琦教授在抓住主病主方的基础上,仍参以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期进行分期辨证,认为进行期多为血热毒盛证,治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大剂量使用水牛角、紫草、丹皮等凉血清热解毒药物,同时加入清热利湿之品如草河车、土茯苓、苦参等;而静止期多为阴虚血燥证,治以滋阴润燥凉血为主,多用制首乌、干地黄等滋阴凉血,扶正固本,同时根据不同症状参入“随症用药”。
王琦教授通过调体治疗取得明显的疗效,
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体病相关,
体质决定疾病的发生,
通过调体可以防治各种疾病。
王琦教授治疗疑难杂病时,
经常是从纷繁复杂的证候中
找出疾病的主要矛盾,
抓住核心病机,然后再予遣方用药。
文中所有方药仅供了解,请勿自行尝试,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参考文献:[1]郑燕飞,张惠敏,倪诚,李英帅,李玲孺,白明华,张妍,郑璐玉,俞若熙,杨玲玲,杨寅,井慧如,宋昊翀,陈雪梅,王济,王琦.第四讲关于治疗银屑病医案的探讨[J].中医药通报,,11(04):6-13.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