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小知识(
1
)
痤疮又叫青春痘,一般在青春期、油性皮肤、黑瘦且男性化、喜吃甜食、常熬夜的人易生此
病。青春痘防治:发型清爽,不留刘海;饮食清淡,忌食刺激性食物;限食油腻及甜食;多
食蔬菜水果;忌滥用油性、粉类化妆品;禁用手挤压粉刺;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心情愉快;
保证睡眠,生活规律。
皮肤病小知识(
2
)
皮肤病的传染性是大众所关心的问题。
皮肤病的传染分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两种。
不论
是哪种方式,
并非接触后就一定会被传染,
这是因为人体具有一定免疫力,
只有在免疫力下
降时,如在劳累、体质虚弱、慢性疾病期、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肿瘤等条件下,被
传染的机会则会大大增加。
皮肤病小知识(
3
)
过敏十分常见,忌口却要因人而异。可以采用食物排除法和记录法来寻找致敏源。排除法:
先吃已知不过敏的清淡食物
3
周,然后每
4-5
天增加一种食物,如果发生过敏症状,即可找
到致敏原。记录法:将所吃食物的种类、时间,与过敏症状发生的关系做详细记录,通过分
析来找致敏源。要注意症状发生前
12-24
小时内的饮食。
皮肤病小知识(
4
)
年龄与某些皮肤病有着密切关系。
由于各种年龄的人有各种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及生理特
点,某些疾病较易或只能发生于某些年龄。例如,血管瘤及婴儿异位性皮炎易发生于婴儿,
脓包疮及头癣最常见于儿童,
酒渣鼻及痤疮常见于青年或中年,
而皮脂溢性角化病、
恶性肿
瘤及全身瘙痒病最易出现于老年时期。
皮肤病小知识(
5
)
很多皮肤病往往都有着季节性的特点。如脂溢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等春季多发;痱子、夏
季皮炎及股癣、足癣等浅部真菌病多半于天气闷热及皮肤潮湿多汗的夏季发生或加重;蚊、
螨等虫咬皮炎出现于夏季和秋季;
冻疮、
寒冷性多形红斑发生于寒冷季节,
而鱼鳞病及银屑
病等常在冬季加重。
皮肤病小知识(
6
)
皮肤病患者穿戴也是有讲究的。湿疹患者宜穿棉质衣服,如尼龙、冷衫等质地就不宜穿着;
对金属过敏的患者应避免接触金属饰物,
包括皮带扣,牛仔裤上的金属扣;
花斑癣、体癣等
患者应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裤;
足癣患者应穿凉鞋,
布鞋等;
颈部神经性皮炎患者可选圆领
柔软布料上衣,少佩戴项链等饰物。
花斑癣,很好听的病名,虽然这种皮肤病对人们生活和工作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会影响人的外部美观,少数会伴有轻度脱屑和瘙痒。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困扰,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花斑癣,又名汗斑或花斑糠疹,是一种皮肤浅表角质层的慢性真菌病。
本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球形马拉色菌,因其菌体的不溶部位含有脂酶,以镶嵌形式存在于富含葡萄糖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系统。此菌主要存在于正常人体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前胸,头,颈部等。条件合适时发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而且,它是一种皮肤浅部真菌病。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国家发病率较高,温带次之。我国南方发病率比北方高。
花斑癣的症状本病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在炎热夏季,体力劳动,多汗或晒太阳后有轻到中度瘙痒。男女均可发病,一般男多于女。炎热夏季病情加重,冬凉季节减轻,甚至不治而愈,第二年复发,个别患者终年存在,呈慢性经过。
皮损多呈弥漫性对称性分布或多部位发病,大小形状不一,多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疹,多呈淡白斑,也可呈粉红色,黄棕色甚至灰黑色。表面覆盖薄薄的糠状鳞屑,反光性强。个别患者的皮损从毛囊口发病,沿毛囊分布,呈扁平丘疹,上覆盖鳞屑,有些患者皮损多种颜色并存,呈花斑状,故名花斑癣。
根据临床特征,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但有时需要与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白癜风,贫血痣,黄褐斑及红癣等鉴别。
实验室最简单的检查方法:真菌涂片镜检,可见短棒状菌丝和圆形孢子;也可做伍德灯检查,皮损或皮屑显示淡黄色或淡褐色荧光。
如何治疗及预防呢?一般用抗真菌药治疗(可外用也可内服)。皮损面积较小者,以外用为宜,面积大而且弥漫者,选择内服。
1、2%咪康唑霜外用或复方雷锁辛法剂外用。
2、口服伊曲康唑或酮康唑都可治愈。
对待花斑癣我们应该摒弃错误观点:花斑癣无生命危害,无不适感。一般不引起患者重视,但需要人们对此病改变两个观点:
1、认为本病具有接触传染性,通过长期观察研究,病人间传染并不多见,因人体带菌不一定发病,但是当促发因素存在时即可发病。
2、认为本病常见于卫生习惯不良的人是错误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