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是对手也是帮手

儿童白癜风的治疗 http://m.39.net/pf/a_4642120.html

细菌=脏,细菌导致生病——这大概是每个人在儿童时代都知道的常识。父母谆谆教导再加上电视上铺天盖地的除菌广告,细菌在很多人的眼中俨然成了“过街老鼠”,不除不快。一些清洁用品的广告也以除菌为噱头,一直以来都很有市场。但是你真的了解细菌吗?

何为细菌

细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是一种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生物(太微小了),只能借助显微镜放大百倍乃至万倍才能看见。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人体肠道是存在细菌最多的器官,是一个多元化和充满活力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拥有-种约万亿细菌——大约是一个人全部体细胞的10倍(这么恐怖的族群,如果单论数量,你觉得你是人类还是细菌?)。这些细菌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又伴随着潜在的威胁。

细菌——积极作用

大多数细菌是和人类友好共存的。生活中的醋是以醋酸菌为菌种的发酵食品,豆腐乳是以霉菌为主要菌种的大豆发酵食品,味精的制作也是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功劳,酸奶和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当然这些细菌也会造成食物的腐败。

细菌参与了人类肠道免疫功能的构建,共同防治致病菌。正常寄居的细菌可以增强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降低肠道pH值从而抑制致病菌生长,且可与致病菌争夺营养物质,防止致病菌的存活和繁殖。正常寄居的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抑制外籍菌的定植和繁殖,刺激肠蠕动,刺激肠黏膜细胞分泌产生糖蛋白、糖脂分泌物,阻止致病菌攻击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稳定肠道黏膜屏障。

细菌——潜在的威胁

凡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统称为致病菌。很多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因此勤洗手总是没错的,但是过于追求99.99%的灭菌就过了。致病菌在体内寄生、繁殖后可引起疾病,如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病,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可致病,主要跟人的抵抗力、细菌的毒力、及细菌侵入途径有关。有的细菌侵袭人体后就可立即引起疾病,如有些是在人体寄生下来,等人的抵抗力减弱时候起来发难,还有的本来正常存在于人体内,和其他细菌互相制约达成一个稳定平衡的生态环境,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这些细菌就变成了致病菌。

菌群比例失调和菌群易位是细菌造成疾病的主要原因。菌群比例失调是指正常肠道中的寄居菌(原住民)的种类或某一类细菌的数量发生改变,打破了菌群生态平衡(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维持肠道乃至机体免受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侵袭的重要方面)。菌群易位可以是结肠内细菌向小肠转移,亦可以是细菌由原来的位置向肠黏膜深层乃至全身转移。

目前认为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相关,如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炎症性肠病、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胃肠道癌症、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自闭症、抑郁症及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肠道微生物治疗有望为众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突破口。在炎症性肠病领域,年2月14日,LANCET发医院进行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强化剂量、多来源的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可以诱导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缓解和内镜下改善。该结果向世界证明了肠道细菌在难治性疾病治疗中的广阔前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ydzz/9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