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的投资人是CEO错他才是CE

真正“制片人”可以说是整个电影项目的CEO、主教练,一方面,要能准确预估票房,并且倒推项目预算;另一方面,要了解整个电影项目运作流程。

1.制作

这是一部电影的“核心”!

对,再强调一遍是“核心”,这是根基,不可撼动,“制片人”首先要对整个项目有个判断,未来的预期票房大概有多少,倒推过来。

预算

有句俗语说制片人就是“找钱的跟花钱的”,前面我们提到制片人相当于公司的CEO,那么CEO管哪三件事?资金,战略,人才。

要负责组建摄制组,制定生产计划、制作预算和主创主演组合方案。主创搭配要有火花,比如“黄晓明跟baby恋情公开之前演部爱情片就很有话题感”一部1千万人民币跟5千万,一亿,三亿的预算是完全不一样的,场务群演的费用基本是一样的,但主创特效制景费是千差万别的。

要负责拍摄过程中的流程控制,预算分工越细越好,比如跟制片主任协商说现场谁负责订盒饭,收盒饭等等。我之前学过财务会计,对财务有天生敏感,当年我在李安《色戒》剧组时,他说过全世界只有计划是不花钱的,一般筹备开机每天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烧钱,这不比“滴滴打车烧的慢”同时拍摄过程中要搜集创造将来宣传用的点,为影片预热做好准备。

要负责对项目后期剪辑特效,尽量不补拍,按时按量做好计划,调光调色哪家性价比高,配乐对于惊悚片是关键,美景对于爱情片是核心等等,协调各方的资源,按时保证影片质量按时完片,万一因为不可抗力要超支,要提前跟各个投资方提前申请,要避免要档期上映了还没有做完后期,龙标没拿到。

之前概念上制片人只负责“制”现在越来越要求整体各个环节的总体把控。

比如有个“小说”,制片人要考虑他跟市场的主流消费观众的消费习惯有多少“重合度”?如果是个游戏IP那么有多少付费用户,同时在线多少?他们想看到影片呈现的效果?想看到谁来主演,充分的市场调研后,立项,找到合适的编剧出梗概,问题马上来了,用哪家公司立项也很关键?这关系到后面的宣发,现在内地五大电影公司都要求拿宣发,你负责的项目准备什么时候上?你自己的公司立项也没关系?这就要求你了解所有市面上的“钱主”的优势劣势。

万达的,华谊的,光线的,博纳的,他们对于你想要的演员,类型有帮助?你的片子在公司的全年片单上是个什么位置?

就像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所著的《从0到1》中说的,如果你一开始公司的股权架构不完善,那么你的片子就会很危险。

剧本

接下来就是最为关键的“故事剧本”了,我们来翻盘一下,近几年来所有超过5亿以上的片子都一定有它值得学习的,“故事剧本”这是“根本”,“根本”再强调一遍!如果一名“电影制片人”连“救猫咪”“故事”等经典编剧书都没有读过,我只能“呵呵”了。

你可以不会写,但你必须知道谁能写。

关于编剧,这点真的很重要,举个例子,卖座电影史上有导演累计票房,有演员累计票房,唯独没有编剧累计票房,但是也怨不得,我想说95%的编剧不懂市场,闭门造车,要不就是再写命题作文,为钱而写,要不就是专门写流水账。

举个例子,我见到编剧通常都会问你最近去影院看了什么电影?

我听到的最多回答是:“最近太忙了,没有时间。”————我心里想,你是做编剧的,你这么忙,连看电影都没时间,怎么来写剧本?

要不就是“我最近看了很多”我问哪几部?“盗梦空间”————好吧,《盗梦空间》是10年的片子吧。

我从来不看国产片,太烂了,我就看好莱坞的。————此时我特别想说,那您准备给好莱坞写剧本吧,国产片已经不在您   

3.发行

如果在影片开始阶段,投资制片公司有宣发环节,通常都要把控,那么制片人需要引导配合,但如果先期没有发行方那就好考虑找到匹配的“发行机构”。

我重申下“发行”只是一个影片的锦上添花,最重要的还是片子质量,是基础,好的宣传是助力,如果同等条件下,发行落地活动和落地宣传做的扎实,跟影院经理沟通得当,那么会胜出其他不做发行的影片。

那么发行都主要做什么?

1.先做电影测片分析,制定策略,再定档期

2.制定发行计划,预算

3.落地活动配合

有人问了:挖掘机发行技术哪家强?

我用案例:光线发过12亿的《泰囧》,也发过万的《中国好声音》,博纳发过将近10亿的《澳门风云2》也发过先做14万的《电影往事》,没有打错就是14万。

制片人要根据片子的体量对比各个发行公司的优劣势,如果你是一个小成本的惊悚片找光线也是白谈,除非你是王长田的弟弟不然还不如直接去找福建恒业,总之了解双方的需求。

这就好比一个月收入的男白领你喜欢林志玲!要么你就努力达到大亨的高度接触她,要不就每天打开高德地图让你们家志玲姐姐为你导航就好!

发行,现在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档期”,春节初一的日票房有4亿,平时淡季只有万,所以“选择有时大于努力”当然你要分析竞争对手,大家都有权利调整档期,比较成功的例子《不二神探》的提档,《心花路放》的提前点映,《智取威虎山》看到《一步之遥》疲软迅速提档。

这些是制片人的必修之课,格拉德威尔《异类》中的一万小时定律是值得思考跟学习的!另外人才的“争夺”是非常残酷的,一个“黄晓明”是不是比个北电的帅哥有媒体影响力,一个好的发行总监才给几千块钱工资,这些人才迟早会被“有眼光的人挖走”,培养一个懂市场人才不容易,为什么培养好了要送给竞争对手呢,曹操当年失去郭嘉,刘备得到诸葛亮,你一退对手一进,差距就上来了。

别忘了,CEO的职责就是“人才”“资金”“战略”。

关于落地发行,之前好多公司找我聊落地发行,我说您要做可以,想清楚三件事:“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如果老板不懂以为挖个人就行了那必败无疑,除非给钱给资源给权利“诸葛亮”去招兵买马,自己可以不太懂,找到懂得人就行。

现在比较热门的“在线购票网站”的选择也可参考发行,比如你想找猫眼,你要了解猫眼的需求,大众点评网为什么要给你票补,你能给它带来多少新用户?这也是制片人要了解的。

4.播出

“播”目前包括内地影院,视频网站,电视台后产品衍生品,好的制片人要为好的IP留足空间,是否可以授权游戏,电视剧,续集的演员等能不能再合理的邀请来,不能上来就问影院为什么给那么少排片?你衡量下你自己片子的上座率,市场体量。

比如你能带主创能跑5个城市,每个城市能跑4个影院,你该如何分配?

有句话说了“诸葛亮不会跟刘备说,为什么我们没有箭,他会去草船借箭”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总之,不管是CEO还是“主教练”要整体考虑项目,做好计划,正如足球是圆的,胜负难预料。

—END—

--------

影视圈业内、艺人、同业者交流平台

你爱影视吗?

爱影视就加入我们吧!

-----------------------------------------

投稿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ydzz/6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