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2》播出过半,中年女演员叫苦连天,年轻男艺人所向披靡,《小时代》被奉为经典重演两次,郭敬明诡辩的艺术令人咋舌。
除了“跟不上时代”的李诚儒,大概没人把它看作一档认真比演技的节目了。
如果非要说这档节目的意义,恐怕是还原了当下真实的演艺圈。它就像社会上任何一个不公平的职场,存在女性压力、中年危机和数不尽的潜规则,而其中最大的潜规则,叫市场。
市场优先,演技靠边,就连演技综艺都要屈服于节目效果,靠郭敬明和李诚儒的爱恨情仇出圈。看懂《演员请就位2》背后的市场现状,你就能找到国产剧烂片频出的原因。
演技综艺,焦点不在好演员身上
《演员请就位2》播了七期,被观众记住的名场面很多,但仔细一想,好像都和节目要挖掘的“好演员”没什么关系。
豆瓣和虎扑关于《演员请就位2》的讨论,焦点依然集中在导师身上。明明是档演技综艺,台下导演唇枪舌战的戏码,可比台上好看多了。
在节目里,每个导师都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比如,把选角变成选妃的郭敬明,定位是“只要你长得够帅,就可以得到我的S卡”;一提到《无极》就失去风度的陈凯歌,定位是“只要是我拍的电影/我带的演员,就不许别人批评”;情商高的“反矫达人”赵薇,定位则是“只要你不矫情,我就可以继续和稀泥”。
当然,还有被打上“古板”标签,实则早就用上5G手机,剃了爱心头,还会打碟的李诚儒。他的定位大概是“只要不跟郭敬明组CP,我就愿意做个捧场王”。
导师之外,人们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