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middot原产国买的本土品

初期白癜风能治好么 http://m.39.net/pf/a_6987607.html

作者·粒子

做过时尚编辑,写过小说,出版过旅游人文丛书

但更爱自由分享,遍尝好品牌,做个实至名归的白鼠精

来我的微博:

粒子的小宇宙,陪你们聊护肤谈八卦

有问必答,帮你们get变美捷径,偶尔抽个奖不要错过咯

其实在我真正开始日系化妆品日本购买之前,我也以为,本土品牌在原产国买,应该要便宜很多,比如,在法国买Caudalie,在美国买ElizabethArden都比国内便宜,但是真的没想到,日本的品牌在日本买,一点都不便宜,而像SK-II、资生堂之类的大牌,有的单品,甚至比国内还贵。PS:我说的是专柜,不是药妆店和免税店,但凡能在专柜买,我只在专柜买,原因下面会说道。

?

消费税并不是什么人都能退的

为了退个税的代价,可能还不如不退

是的,大部分品牌都是能退税的,退完税,的确是便宜了不少,但是,这个政策只针对游客,也就是说,如果你要退税,就得去买个回程机票,而有的品牌也只是退半税和部分税。

那么如果是常驻在当地的代购小姐姐们,是享受不了退税政策的,除非她刚好有朋友、同学回国,可是,人家凭什么常常要冒着被海关查、可能被关小黑屋的风险,常常义务性地帮这个忙?

其实我认识的有过出过去shopping的姑娘,有很多最终都因为漫长的时间成本,和麻烦,以及国外超低的办事效率,选择不退税:算了算了,等不了,太慢了,还得排那么长的队,不退了!

国际邮费远比你们想象的高昂

1公斤10块?不存在的

各位小仙女千万不要用国内快递费每公斤都不超过30块的标准,来对照国际邮费。当你们听到1公斤要40-50块的邮费时,应该感到庆幸,那已经是最低的国际邮费了。而日本、美国和欧洲的国际邮费,最低也不会低于80块/kg的,在我尝试过的国际快递里,欧洲和日本是最高的,但时间却并不是最快的。

其中,日本邮寄性价比最低,到货时间倒是可以选,我和好基友最常用的,都是中国邮政,可能中国邮政在国内确实槽点比较多,但是在国际运输上,我们对比之后觉得,它是比较靠谱的,分为最慢的ems,两周或三周的空运,以及最慢的需要大概1个月的船运。

但并不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每种邮寄方式都有明确严格的一些规定,有的东西不能寄空运,只能老老实实等船运,然而,船运还得满2.5kg。如果不满1kg,邮寄的东西合乎规范,大多都会建议邮寄ems或者空运两三周,但是邮费非常高,东西越轻邮费越高,基本上都是-元/kg。

另外,日本邮费还无法每次都严格精确地预估出来,而是根据邮寄的物品品类,和重量价位表,来实时地算出最终邮费,比如,2个都是5kg的包裹,同时寄空运三周到,邮费可能截然不同。

但不管怎样,就一个字,贵!代购们的单品利润都远远没有邮费高,但却经常被人质疑是赚了黑心钱!

比如一瓶ml的薏仁水,本来购买的价格并不高,但是你们知道吗?这1瓶薏仁水本身的重量就已经是0.5kg,再加上外包装费,到了国内的快递费,它的邮费少说也有40块!这还是正常过关,没有被扣税的情况。

那邮寄这么贵,人肉总该便宜了吧,人肉自己带,可以把运费给免了,是不是便宜很多,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人家自己背,机票、住宿、当地交通费这些不是成本么?好吧,就算这些都自己承担吧。那我们来算算,一个人人肉去背货,按照日本的消费,最低标准穷游式的背货1次大概的花费总共不会低于,那么如果每个单品利润是20,她得背多少个单品,才能赚回那块,又得多少个单品才能有点利润呢?

赚回成本需要个单品;要能产生利润,还需要再来至少个单品,可是一个人,背得了那么多东西吗?以前也许可以,一个人带五六个箱子,塞还是塞得下的,可是这已经超重了哦,超重的行李支付的超额托运费,一点都不比邮费便宜。加上去年到今年,海关就一直没松过,别说普通人带五六个箱子过关,明星自己带那么多箱子,装的全是自己的戏服都要被查。

今年春节,好基友从日本回来,在成都转机,帮几个好基友和妈妈带的自用化妆品,总的加起来其实花费大概在1w左右,但是过关时,很可能不是按照正常的海关收费标准,而是按照“当天的标准”,所以税率虽然是30%,但那天她被税了。

所以,如果你的代购小姐姐一瓶几十块薏仁水卖得超过了多,这很正常!!卖得太低才可疑好嘛?再说,国内的薏仁水和日本的薏仁水,完全不是一瓶东西啊!

版本的差别真的存在吗?

要我是官方我也说不存在

可我自己觉得是存在的,因为我确实是感受过这样的差别,明显的差别。就拿断货大王红腰子来举例:我去年分别买过国内版本和日本专柜版,以及新加坡的免税店版。

它们从包装到质地、使用感、保湿效果,甚至味道都有差异。

国内专柜和新加坡免税店的,差异最小,几乎看不出差异,恩,这就是很多人所说的了,这两者我就不做分别对比了,就用来对比吧。

PS:这虽然是去年的旧版,但是这个差异,在新版里依然存在。

包装不同,这也正常,就不多说了,味道有轻微的差异,(上图)淡香味里,若隐若现地,酒精味道稍浓。质地都是上图这样的,清爽的半透明啫喱质地,上脸很舒服,好吸收,不油腻。PS:是的,红腰子是有酒精成分的,所以这里说句题外话,酒精并不是什么可怕的成分,不要提起酒精就偏执地拒绝,你说你过敏,但其实曾经让你过敏的护肤品,并不是因为有酒精,很可能是其他的成分。

的味道是淡淡的香味,很好闻,闻不出很明显的酒精味;质地,明显比浓稠,同样是半透明啫喱,但是肉眼可见它的浓度高很多,但是啊,同样是很清爽好吸收的肤感,不过,保湿效果真的就是比好。干燥天气,这种使用感的区别尤为明显。

再拿著名的HABAG露来做对比:同样有区别,我第一次发现区别,是因为日本版的G露,和朋友从台湾带回来的G露,重量不一样!!!

当时这两瓶都是新的为开封,我拿出来无意识地对比了一下,竟然拿在左右手里的两瓶,重量有明显的不同!日本版的更重!而且瓶子的外观颜色也稍有不同。

另外,我在用Fancl美白精华的时候也感觉到了不同,但这个精华的区别,不在包装、气味、重量和质地上,而在美白效果上。

我第一次买这个美白精华,是国内专柜买的,当时去自家回来晒黑了,刚好遇上活动,买了6支,因为它小啊,一支只有18ml。可是,结果很让人失望,我勤奋地早晚坚持用完了6支,然并卵!

但是今年3月,日本的Fancl出了各种美白套装,我买了一套,就是上图,其实这个套装里的美白精华就1瓶,所以我还单独买了1支,结果啊,效果很棒,我还是给我妈妈做实验,2瓶都还没用完,我俩都白了很多,妈妈脸上的晒斑也有淡化。

今年在我店里买了这个套装的几位有痘印的小仙女,也纷纷跟我表扬过它的美白效果,和淡化痘印的效果。

所以,不管版本之分的说有没有得到官方公开的承认,当然是不会承认咯,不然它在其他国家市场的专柜还怎么卖!反正我是信的,这种差别我很明显地感受过,使用感不同没关系,同一个品牌的出品,使用感的差异,并不影响使用,但我们追求的,是护肤效果啊。

就拿Fancl的美白精华来说,就算国内专柜比日本便宜一半,没效果,有意义吗?我难道是把美白精华买来当保湿精华用的吗?6支国内版不美白,不如3支日本版有效果!这样看,就算国内6支的钱,只够买3支日本版,也值!

我记得去年我推荐CPB的黑色长管隔离时,朋友就很惊讶了,为什么你的比我买的贵了差不多快两百?后来详细了解才知道,朋友是在机场免税店买的,我的那支是日本专柜版。

我们后来约饭时,还专门拿出来对比了一下,免税店的那支颜色偏黄且质地稀薄,流动性强;而日本专柜的这一支颜色是粉色,质地为柔软乳状,没有流动性。外包装,也是有差别的。

所以,实际上,严格地说,国际版和日本版,的确,不是一种东西,在使用感和效果上的区别,已经可以说明,配方有所不同,那么制作成本自然不同,价位当然是有高有低了。

日本原产国的本土品牌,特别是大牌

不仅比国内专柜贵,也比某猫旗舰店贵

上周又出了山寨旗舰店的大事了,这次不是韩国品牌了,而是我们人人都想有一套的SK-II!!好心的网友,扒出了它的营业执照,竟然是一家啥都卖的,名叫,什么五金配件、家居、计算机辅助设备、劳务服务……各种业务好齐全,按理来说,一家外贸公司做化妆品代理不可以嘛?可以!

但问题是,根据某猫的规定,不都应该是品牌直营么?否则,怎么能注册?某猫的审核管理还真是很严格呢,一百分一百分!

水这么深的某猫,打折再狠,谁敢买?就算神仙水卖出ml,块的惊天跳楼价,就真的比花一千多买一瓶ml的专柜版划算?

所谓的精打细算,买到高性价比,真不是用价位低不低,量够不够多来衡量的。

在各种百货店或者品牌折扣期,喜欢的原价的粉底液,突然可以花元买到1瓶粉底+无数实用的赠品套装,我觉得这叫划算。比如Fancl美白精华单品就超过,但是再多花多可以买到一个超实用的包含了美白精华、美白晚霜、清洁面膜、美白面膜、防晒和洁面粉在内的套,这叫划算。

而别人花多买到一瓶兼具保湿+抗老+稳定肤质的资生堂百优面霜,和我花一百左右买到一瓶珂润啫喱,我不认为我就很划算,我买到的只不过是便宜,其他都没有,保湿?只有好气候才管用的保湿,跟大宝有区别么?可能还不如大宝啊!可大宝也就50都不到,我真的划算吗?我亏死了好嘛!

早知道,我少买几瓶鸡肋,不是凑够1瓶百优了吗?

为什么月收入都没过万照样买得起也续得起大牌贵妇

这里是真相

告诉你们吧,不是因为男票有钱,也不是因为信用卡额度高,而是因为她们从来不为效果平平的便宜货瞎掏钱。

很多好单品,1瓶抵得上两三瓶,就比如多的Albion奥尔滨EXCIA美白乳液,在护肤功能上,兼具,而在护肤步骤上,完全相当于三合一,你就算只是买了一支普通的化妆水来打底,后续只擦白檀,护肤效果也比买一整套珂润、一整套Minon,一整套SANA强一百倍!

我们的预算范围都有限,但谁都可以不用廉价货。买不起SK-II神仙水,也不意味着就只能用MUJI的保湿水;买不起Lamer的天价精华,也不意味着就擦不起精华;买不起日本专柜版,也不意味着只买得起国内专柜版,更何况国内专柜也不便宜。

买不起Lamer的奇迹面霜,我觉得NUXE鲜奶霜也不错,虽然使用感万分不及,但抗敏和滋润效果还是很赞的;买不起SK-II小灯泡,那就用HAKU美白精华,它甚至比小灯泡更水润;买不起CPB的长管隔离,Albion的智能二合一底霜更惊艳;买不起POLA美白丸,我都吃Fancl美白丸,也能晒黑后白回来,熬夜后不暗沉……谁说省钱一定是选“便宜货”,还有那么多我们承担得起的中间选项啊!

我们会沦落到要么背债买大牌,要么委屈自己买鸡肋的两难境地,真的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我们对一些性价比高的、但是略显冷门的好品牌、好单品,心存偏见,却不愿意好好做做功课。

多认识一些品牌和单品,只是有利无弊,买不起大牌的时候,用它们皮肤也可以养的很好;热门单品断货的时候,用它们来替代不一定会输给断货王。我从来不担心自己买不起大牌,买不到断货品,就是因为我有太多可供选择的好选项,多到我就算生了10长脸一辈子也用不完,不分享给你们体验,简直太遗憾。

而说回今天的主体,原产国可能价更高,消费税+高昂邮费+版本不同,是不能不接受的事实,不过,就算版本不同,也并不意味着,国际版的就一定很差,选择什么版本,取决于我们对护肤品和效果的要求和标准是什么,只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道理还是不变的。

每个努力变美,认真剁手的姑娘

这是你们的专属服务

一年少花的冤枉钱

足够用来好好生活和旅行看世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ydzz/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