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城市乡村,欧亚刺猬(Eurasianhedgehog),都算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它们已知有5个属的17种,全部是欧亚大陆和非洲这半边的居民。
耐毒“四大金刚”之一瞎么糊眼的刺猬之所以能成功在各类环境下生存,主要靠两大优势:夜行性,以及杂食性——虽然传统上,刺猬被归类在现已废弃的食虫目中,但它们的菜单非常广泛,以昆虫、蜗牛、青蛙蟾蜍、蛇、鸟蛋、腐肉、蘑菇、草根、各类浆果、瓜为食。
蛇?是的。
根据年的一项研究,欧亚刺猬的肌肉系统中有一种抗出血因子erinacin,因此对某些蛇毒具有一定(不强)的天然免疫力。
此外,更重要的是,刺猬与另外三种吃蛇大神:猪、蜜獾、猫鼬,组成抗毒“四大金刚”——已知的四种发生针对蛇毒突变的哺乳动物。
正如年在期刊《毒素》(Toxicon)中发表的一篇(标题很长的)论文《为什么蜜獾不在乎:在毒蛇咬伤后存活的哺乳动物中以毒液为目标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趋同进化》中指出:猪、蜜獾、猫鼬,刺猬这“四大金刚”分别并独立发展出了各自的突变,可以抵御α-神经毒素类的蛇毒。
4大金刚也不是完全对蛇毒免疫,对某些种类抗性较强而已,尤其刺猬。
背果果?解刨学上不可能作为杂食性动物,当进入秋末,枣子等浆果掉满一地,刺猬非常开心能够大饱口福。
在全世界的文化中(包括正版教材),都有刺猬背上扎着果子带回家储备粮食的内容。这可能来自人类相通的童心未泯与想象力。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中世纪动物寓言和其他带插图的手稿中——刺猬自己滚动并刺穿水果以带回它们的巢穴。
但事实上,首先,刺猬不会收集食物来储存以备后用。刺猬的远房亲戚鼩鼱(Soricidae)会,几乎所有的鼩鼱都使用有毒的唾液麻痹猎物,让其保持昏睡带回去当存粮。
刺猬没这技能,都是当时立刻马上拼命吃,转化为脂肪来度过冬眠。(根据兽医给出的报告,不少刺猬会得脂肪肝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其次,所有种类的刺猬都可以在自卫中缩成一个紧密的球。控制这种行为的是其背部的两块大肌肉,从解刨学上只能用力绷紧静止不动,无法进行任何方向的主动翻滚。
如果你看见一只刺猬身上扎着果子,有两种可能:一是刺猬在坡上遇险缩成团,在重力等外力作用下,骨碌下坡碰巧扎上个果子;二是有手欠的人类要拍照。
身带超级细菌说到手欠的人类,也不建议有爱心的人近距离接触刺猬——它们身上带有(MRSA)。
甲氧西林是一种青霉素,而MRSA顾名思义是一种对抗生素有抗药性的葡萄球菌菌株,因此如果它进入人类或牲畜体内并引起疾病,就更难治疗。
大约60%的刺猬身上带MRSA超级细菌。原因在于刺猬那一身刺儿里住着真菌,毛癣菌,它们会自然产生青霉素来抵抗细菌。
刺猬身上MRSA的出现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进化例子——在天然分泌抗生素真菌存在的环境下,细菌在进化战争中适者生存。
写在最后社交媒体的存在让可爱刺猬的照片铺天盖地。虽然,很少有刺猬将超级细菌传播给人类的例子,但,咱也没必要上手捅野生刺猬冒那个风险,对不?
怎么样,全篇看下来,是不是觉得老年间说的“狐黄白柳灰”里,刺猬能占个白,还是有点道理的
敬而远之吧。
作者感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