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脚臭高发的时期。那么你知道脚臭怎么回事吗?很多人都不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脚臭,那么下面就带着大家详细去了解一下真正的原因。
脚臭
脚臭是体臭的一部分,影响人的脚,通常是一种难闻的气味。体臭来源于全身,如汗液、皮脂腺、老年性腺体、以及口臭、发臭、脚臭,来源于身体的某个局部。因此找到每个部位的体臭的主要成分,找到产生体臭的机制,有利于帮助控制体臭。
比如,发臭的主要成分是短链脂肪酸和醛类,是具有强的酯酶活性的正常菌群如头皮葡萄球菌和糠秕马拉色菌分解头皮分泌的皮脂所产生的。
脚臭的原因
脚臭的主要原因是脚汗。汗液本身是没有味道的,但为某些细菌提供了滋生的环境,这些细菌产生一些难闻的气味性物质。这些细菌天然存在于我们的皮肤上,人类天然菌群的一部分。脚的前部分产生的汗液最多。
因此,一些导致汗液多的因素,比如长时间穿不透气的鞋子,可引起局部多汗。袜子本身通常不引起脚臭,但穿鞋时,袜子容易捕获脚上的毛,特别是趾头上的毛,可以增加细菌滋生的表面积,从而导致加重脚臭。
如果袜子直接接触脚,袜子的成分对脚气有影响。聚酯、尼龙袜是常见的工业合成的袜子。穿聚酯或尼龙袜可以增加出汗,因为不像棉袜那样透气,这样会加重脚气。
袜子有助于吸汗,鞋子不像袜子经常洗,如果不穿袜子,汗液容易在鞋子里聚集,久而久之细菌滋生。封闭的鞋子确实足够的空气流通,因而有助于细菌生长,特别是脚趾处汗液最多,汗液不能蒸发,也没有袜子吸收汗液。
久而久之,死皮、脏东西、油同样可以在鞋子里面聚集,导致脚臭加重。如果不穿袜子,真菌或霉菌也容易滋生,从而加重脚臭。如果封闭的鞋(比如平底鞋或高跟鞋)不能穿袜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脱鞋,当脚开始感到热或出汗的时候,从而让鞋子和脚上的汗液蒸发。足粉可以降低湿气和减少气味。
气味来源的机制
气味通常描述为一种浓稠的奶酪味。一些人描述为某种麦芽醋的味道。有时,也可以是类似氨的味道。
短杆菌属是引起脚臭的主要原因,因为这种细菌可以消化脚上的死皮,把蛋氨酸转变为甲硫醇,一种无色的气体,含硫的芳香族,带有特殊的腐臭气味。死皮在足底和趾缝常见。
许多脚汗中也有丙酸。这种丙酸是丙酸杆菌分解氨基酸的代谢产物。丙酸杆菌存在于青少年和成人的皮脂腺中。丙酸与醋酸的化学结构相似,是一种无色的液体,醋样的气味。异戊酸是另外一种脚臭的来源,是表皮葡萄球菌分解汗液中的亮氨酸生成,可以引起强烈的奶酪样脚气。
其他一些微生物如微球菌科、棒状杆菌、糠疹癣菌属也参与脚臭的形成。枯草杆菌也可以引起浓烈的脚臭。
臭味清除的方法
1保持清洁
保持清洁:去除皮肤表面的汗液和细菌。细菌少了,异味自然就消失了。
勤洗脚(不要忘了清洗脚趾缝),勤换鞋袜;定期修剪脚趾甲;洗脚洗澡后,把脚擦干再穿鞋(包括脚趾缝)。
有些人汗腺分泌实在太强大,试试洗完后在足部撒上爽身粉或者是涂上止汗剂,以减少足部流汗,保持足部干爽。
2泡脚加点“料”防止脚气病
在泡脚时加一些盐。可以消除疲劳、清洁脚部、杀菌消毒、防止脚气病,还可以去除脚部角质,使足部皮肤保持光滑清洁。
白萝卜煮水泡脚。白萝卜含有一种特殊化合物硫氰酸苯酯,能杀菌,白萝卜煮水还能消炎。具体做法:用半个白萝卜切成薄片,放在锅内,然后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熬3分钟,再用文火熬5分钟,随后倒入盆中,待适度降温后反复洗脚,连洗数次可以除去脚臭。
3脚部穿着要注意
袜子:棉质织物容易吸收和带走水分,而合成织物不吸收水分,而是把水分困在纤维之间,建议有脚臭的人穿棉袜子而不是尼龙袜子。
鞋子: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不穿合成皮或塑料成分的运动鞋,最好穿通风透气的皮鞋或布鞋,在家尽量穿拖鞋或凉鞋。
其次,要保持鞋子干燥。不穿鞋子时可以取出鞋垫,有利于鞋子干燥。把报纸揉皱后塞在鞋子里面过夜,有助于鞋子干燥。
另外,市场上有一些低功率的鞋子烘干机,通过空气对流彻底让潮湿的鞋子干燥,也可以在鞋子里面放除味剂。
4内调要跟上
中医上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脏积了太多的湿气会引起多汗。脾湿热的时候,人就会出又黄又臭的汗,这就是汗臭脚的由来。
调理脾胃要内外结合,饮食方面要定时定量,多菜少肉七分饱,细嚼慢咽,进食时尽量不要冷热交替;可以多吃有补益脾胃作用的食品如粳米、小米、山药、莲子肉等;少吃油腻、辛辣、凉之物,做到饮食清淡。
同时,还应该保持一定量的汗液排泄,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和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如果脚气严重,在注意卫生的基础上,建议寻求医生的帮助,对引起脚癣的真菌进行治疗,遵医嘱用药,彻底杀菌。
小贴士
可以使用芳香族除臭剂中和脚臭味或者吸收脚气,比如活性炭鞋垫。含乌洛托品的止汗剂可有效清除脚臭。
一些天然的物质和芳香剂可以抑制产生的脚臭的细菌滋生,同时又不破坏正常菌群。柠檬醛、香茅醛、香叶醇均可以降低异戊酸的浓度,从而减轻脚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