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的英雄联盟LPL夏季赛中,投资人王思聪挂着“iGWXZ”的ID成为了职业电竞选手。一些电竞观众认为,投资人上场打比赛是用钱侮辱了电竞。面对质疑,“iGWXZ”在比赛中操作了一波,这一波虽没有多惊艳但也没有多颓。
而在另一侧的中介市场中,链家创始人左晖正想着如何将公司运作成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面对质疑声,左老板也秀了一波操作,没有那么多“QRE”的过程,左老板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万军之中“秒掉”敌方上将。
所以孙子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胡景晖在就空降成我爱我家高管,与链家打了十几年,没曾想到头来是后院起火。里外一出“风波亭”,胡景晖尚未来得及战死沙场,先被自己人“摆了一刀”。左老板兵不血刃就剁掉了胡景晖这个刺头。
按照胡景晖的描述,左老板与我爱我家集团董事长谢勇的谈判很影像化。就好像90年代香港的帮派电影中的情节一样简单粗暴。电话里左老板对谢勇说,“如果你管不住胡景晖,链家将全面和我爱我家在舆论上开战。”港片里强势的大哥说,“如果你今天不交人,我手下的小弟会每天光顾你们的泊车场、赌档、KTV。”
胡景晖把左老板描绘成了一个反派大哥,一个强势、霸道的反派大哥。
但在十几年前,胡景晖刚刚到我爱我家任职时,左晖还没有成为左老板,只是从保险代理行业赚好第一桶金转而杀入中介市场的年轻人。那个时候的左晖将自己定位成一名“屠龙者”,而恶龙就是背负着散乱、暴利和欺骗骂名的中介行业。
左晖说,从92年毕业后留守北京,一直租房住。也被中介骗了很多次,所以想用链家在中介市场中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情。左晖也的确这么做了。
十几年前中介市场刚刚起步,市场一片混乱,“吃差价”的经纪人与“行纪”比比皆是。前者靠出卖委托人利益获利,后者则滋生炒卖风险。由于链家内部禁止经纪人“吃差价”,结果导致链家总部的两组买卖业务经纪人三个月内陆续离职。
最终的结局是左晖屠掉了“恶龙”。直至今日,从“真房源”到链家员工的着装,从服务内容到与同业之间的竞争,链家都有一套标准和制度。
但就像那句颠扑不破的真理所描述的那样,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昔日屠龙的少年,也终于成为胡景晖口中的“恶龙”。
无论左晖曾经做过什么,人们更愿意看到他的近恶而非远善。事实上,大众并不在意我爱我家这出宫斗戏中左晖、谢勇、胡景晖到底谁在说谎。因为这是别人家的事,并且离大众太远,大众更在意究竟是谁推高了房租。
当然,按照官方说辞,这件事跟链家没有关系。链家旗下的自如表示,“天通苑西二区平三居室房源,经长租公寓竞价后收房价格上涨”的事件为不实传闻,无从考证。自如同时表示,长租公寓行业目前占整个房屋租赁市场的比例不足5%,并不具备影响操作整个租赁市场价格的能力。
不过,公众显然并不满意这番说辞。在社交媒体上,“屠龙者”左晖及链家,也在公众眼中变成了“恶龙”。公众对昔日“屠龙者”者的评价是,“毕竟中介”。
与此同时,关于链家的投诉、纠纷也频频出现。而不只是公众与胡景晖,在链家推出贝壳找房之后,一众中介玩家均在心中默默将链家与“恶龙”划上等号。
左晖想通过贝壳找房连接个品牌,10万家门店和万经纪人。入驻贝壳找房平台的经纪人可以共享链家多年积累的真实房源信息库楼盘字典,在录入、带看、成交各个环节取得回报,共同切分收益。同时,入驻贝壳找房的中介品牌也要发布自己的真实房源。
但在中介品牌们看来,链家通过贝壳找房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贝壳找房属于链家体系,而链家旗下拥有直营业务,链家直营也是入驻贝壳找房平台的中介品牌之一。链家试图暗度陈仓成为中介行业制定游戏规则的人。
这好比是OTA自己做了个酒店品牌,淘宝在平台中推淘宝自营。左晖这一次是真的想做中介业“大哥”。
当年,做平台的搜房网去做中介,北京链家全面终止同搜房网的合作。如今,做中介的链家开始搞开放平台,一众平台方自然也要“勇者斗恶龙”。实际上贝壳找房做到今天,站台者无非是冠寓、魔方公寓、乐乎、湾流等一众长租品牌。真正的同业经纪人并没有多少入驻贝壳找房。
品牌长租公寓就像OTA平台上的酒店,看的无非是谁家流量更足,谁家佣金更低。铁打的OTA流水的酒店,平台整治商户有其一套自成体系的手段。与我爱我家投资方58同城关系密切的胡景晖选择的打法是突出左晖及长租公寓的“恶”。
在乌镇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左晖表示,“现在在中国大家买房子越来越困难。并不是说90后不愿意买房,实际上是买不起房。”胡景晖想让左晖成为90后租不起房子的源头。
因此胡景晖对外呐喊:链接旗下自如等长租公寓运营企业不顾及房屋租赁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和租客的利益,超出正常市场规律,收房、重修房。这种情况下,如果再继续高价收房、重装修,继续违规的N+1出租,会出现“比P2P爆仓厉害得多”的后果。
客观来说,胡景晖的这番话并非危言耸听。一方面,租金上涨与部分城市的供房市场的“供给侧”改革有关。另一方面也的确与竞价拿房有一定关系。实际上竞价拿房这件事在长租公寓行业里不是新闻,两年前TBO就曾说过竞价拿房的乱象。如果哪个长租公寓从业者说行业里没有这回事,要么他是在撒谎,要么他是行业边缘人物。
自如所在的北京、上海等九大城市,均分别有不同程度的竞价拿房现象存在。当然,长租公寓们都可以像自如一样,用“不实传闻,无从考证”予以否认。毕竟想要坐实这一行为,需要极为缜密的证据链搜集。
但左晖要为这种“恶”负全责么?在故事里,屠龙的少年用剑刺死恶龙,然后坐在尸身上,看着龙穴内遍布的金银,闪烁的珠宝,慢慢地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恶龙。
在链家的故事里,左晖是屠龙少年,资本是利剑,租售同权是龙穴内遍地的金银珠宝。少年持剑才是屠龙英雄。英雄无剑,便要卸甲归田。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守恒的,既然借用了力量就要予以偿还。企业家要为投资人负责,投资人要为他们的金主爸爸负责。既然已经上了船,就没有轻易下船的道理。
资本有它助推创新和打破旧有行业秩序的积极一面,同时资本也有残酷逐利和嗜血的另一面。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房屋买卖的黄金期已经完结,接下来是房屋租赁黄金期的到来。资本扩张的边界是市场,市场的边界是购买力。而任谁都清楚,政策大旗所向,购买力自然不是问题。
薅政策羊毛,从来都是资本最喜欢的事情。长租公寓模式就是一个单纯的房租价差的生意,这门生意已经被无数二房东所验证。小规模可以盈利,一旦公司化运营几乎不可能盈利。同时这门生意中有两个关键点要解决,一是如何降低扩张的资金成本,二是如何把房子租的更贵。
几年前,长租公寓们讲诉了一个社交空间、活动空间带动房租溢价的故事。如今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幻觉,消费者不会因为社交空间、活动空间的存在,付出更多的房租。当然,长租公寓运营企业想不到的方法,投资机构们可以帮他们想到。
长租公寓运营企业想不到“垄断”是因为他们实在太穷了,但“大佬”们的思维总是与常人迥异。那么所有的房子都由我掌控,要么所有的房源信息都由我掌控。
曾有“大佬”的代理人给出一个设想,“既然与房东每年续租中间差价过小而不赚钱,那如果是将租金5年、8年、10年一次性付给房东呢?”“如果用这个方式将整个区域的房源尽量垄断呢?”
“这样是可以赚钱,但需要很大一笔资金。”
“如果钱不是问题呢?”
当然,这样的玩法上不了台面,所以胡景晖点评了链家那么多次都没事,偏偏这次必须要死。国家三令五申房子“只住不炒”,近十多天的时间里住建部为了“遏制房价上涨”,已经快马加鞭,约谈了十个重点城市,以及辽宁、山东、河北、四川、河南、江苏、海南等七个省份的住建厅领导。
难道这个节骨眼上,长租公寓运营企业们要给住建厅领导亮一亮剑?
而猫有猫道,狗有狗道,牛马蛇神皆有道。小的长租公寓运营企业和小的投资机构也有他们自己的算盘。不能垄断就卖给垄断者,不能上市就卖给上市者。
同时,上峰有命,租赁信息平台要发展,品牌长租公寓的规模也要发展。“大佬”们首要目标是完成上峰任务,其次才是从中赚些油水。所以,这些小长租公寓运营企业才会梦想被“大佬”们接盘。
“钱儿不厚”的小长租公寓运营企业一方面从小投资机构拿融资,从P2P借钱扩张。另一方面利用“租房贷”等金融产品隐瞒租客,以租客的名义从银行贷款。
长租公寓运营企业用各路资金扩张房源,用预收租金填补财务窟窿,不断的将雪球滚大。或许可以一直滚下去,或许某一天由“大佬”接盘。年以来,从爱公寓资金链断裂、“青客房租贷”维权再到恺信亚洲“疑似破产”,公寓业的金融游戏有崩塌的前兆,但并没有到真正崩盘的时刻。毕竟金融就是如此的性感,当他没有真正崩盘的时候,永远无法证伪。
正如自如的用词,“不实传闻,无从考证”。
——虎鲸Media读者社群欢迎加入——
申请入群商务合作
添加
城市+公司+名字实名申请
媒体聚焦观点切磋资源对接广交英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