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实火,三天两头上热搜。
就算你没真的看过,估计也常常在热搜上看个七七八八,比如“尔冬升怼流量”“郭敬明李诚儒骂战”“赵薇说李溪芮孟子义矫情”等等。
《演员请就位》是确确实实出圈了。
每期播出后,都能屠榜热搜。
但追完几期节目后,我并不觉得这些看似很爽的怼人片段有多带劲儿。
相反,这就是一群有背景有实力有资历的人凑在一起,恰了个烂饭。
哗众取宠而已。
1,尔冬升骂完流量了,然后呢?
《演员请就位》第一期播出后,网上层出不穷的消息,说看尔冬升怼流量明星,太爽了。
确实。
尔导不仅怼了idol,还层层递进,句句在点。
每批一次,观众就爽一次。
第一次,陈宥维和王楚然重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经典片段,哭不像哭,笑不像笑。
尔冬升一点情面没留,直接说,“你们演的很吃力,我看的很尴尬”。
跟王楚然说
“你这种漂漂亮亮的,在中国像你这样漂漂亮亮的你知道有多少吗?最糟糕是没有性格。”
对陈宥维就更狠了。
先说他的身份。
“UNINE就跳舞的是吗?”
如果这话由来自大陆的、更年轻一些的演艺圈人说出来,会有人觉得这也太高高在上了。
但尔冬升来自香港,捧出过好几个影后,又是演员转型导演的成功典范,说这话又是和一个不那么有名的idol说的,所以观众只会在这种“老牌”和“年轻”的碰撞中,感到丝丝好笑。
说完之后,他又说,
“你讲台词好像在嚼口香糖”。
“哭戏尴尬”
“很可笑”
很毒舌。
但又很精确。
比起郭敬明的弯弯绕绕,李诚儒的直接严厉,尔冬升用比喻的方式批评人,严厉中还带着一丝幽默。
有意思。
但这只是开头一个小case。
接下来,被批的晕头转向自信全无的陈宥维和王楚然,被大鹏贴(gao)心(shi)提醒,“你们刚这么辛苦,你们可以抱一下”。
然后,场外有乱七八糟的声音响起。
被骂的已经自信粉碎的陈宥维,本来都准备抱王楚然了,又转头看了眼黑黢黢的场外,啥也没敢干。
对哦,他可是已解散男团UNINE的idol,得时刻带上偶像包袱,抱其他女人这种事不能发生,不然粉丝会生气!
尔导的第二次怼人来了。
这次针对的不是演戏,针对的是被粉丝牵着鼻子走的“idol”。
他说,当年香港有当红偶像,因为被女朋友和老婆干预不让拍吻戏,最后没戏可拍,糊了。
而陈宥维呢?演戏又没天分。
现在还能靠皮囊赢得粉丝喜欢。
如果努力报个进修班好好学艺,过几年年龄大了,去男团也不行了,年龄大了没粉丝喜欢。
好毒。
但有没有觉得真的很爽?
在为尔冬升怼人感到爽吗?
其实只是因为,尔冬升在一个人人都能看到的舞台上,对一个并不出名的idol,说出了大众一直想对无实力的部分“流量”们说出的话。
更爽的还在后头。
张大大和王智演《我和我的祖国》。
尔冬升看完之后直接说,无语。
他说张大大演的男主,不像是在公交上偶遇旧情人,而像个小偷。
批的太狠,张大大面子上挂不住了,辩解说自己一个非专业人士,为了排戏,又紧张压力又大,医院。
这种一看就是博同情的解释,事实上就是赤裸裸的混淆概念找借口。
没步入社会工作的人看这段可能还会对张大大有点同情,但真被生活磨擦过的人看到这里,肯定白眼早都翻到后背了。
尔导也一样。
他一点同情没给,直接就事论事,没演好就没演好,解释一堆与演戏不相关的东西,没用。
这段看起来非常解气。
但要说观众真对张大大有多少意见倒也不见得,毕竟像我一样看节目之前根本不认识张大大的人,相信也不少。
真让大家爽的,是那一瞬间被尔冬升击中的“社畜”情绪。
所以,看尔导怼人,那是真爽。
因为他的确给观众“终于有人说出了心里话”的感觉。
但怼完之后呢?
陈宥维们能因为被批,痛下决心琢磨演技,放下已经有的粉丝基础和idol身份吗?
我看悬。
而张大大之流,真会在被怼之后好好演戏吗?
做梦吧。
他也就是来生动诠释“这年头啥人都能演戏”的。
所以,尔冬升怼人,对长久的影视行业来说,会有助益吗?
不会的。
如果不信,看看早几年章子怡在《演员的诞生》里批郑爽批欧阳娜娜。
不够狠吗?
有用吗?
如今,演技竞技类综艺倒是年年有了,我们看的烂片倒真没少。
2,李诚儒怒斥郭敬明了,有用吗?
《演员请就位》这个节目组,挺会搞事儿的。
第一期,让大众知名度没有那么高的尔冬升导演出圈。
第二期,新瓶装旧酒。
郭敬明和李诚儒,又吵起来了。
《演员请就位》第一季播出时,就算很多人没看过节目,对“李诚儒怼郭敬明”也有所耳闻。
当时郭敬明因为“存在即合理”获得诡辩大师称号。
今年,“我追的吵架组合”再次更新。
郭敬明,仅仅因为个人喜好,给不会演戏的何昶希发了象征最高级别的S卡。
其他三位导演在郭敬明给这个新人给S卡的时候,都震惊了。
赵薇甚至调侃,郭敬明为什么发卡?
“因为何昶和他长得很像。”
郭敬明是怎么解释的呢?
他先拿出拍代表作《小时代》时,作为新人导演,被张艺谋鼓励的事情感染现场氛围,又说S可以被重新定义。
然后把一个默认的super,篡改成什么,student、seed和special。一通胡说八道。
陈凯歌听了之后,直接surprise了。
上一季李诚儒严厉耿直的形象深入人心。
这季当然也一样。
没让观众失望,又开怼了。
李诚儒说他这样发卡,是在破坏公平的规则。
这样会让选手们开始担心,自己是要好好演戏呢,还是说要迎合导演的喜好呢?
郭敬明说自己发这个S卡,是在鼓励还没入门的新演员。
李诚儒说,郭敬明这样发卡,对演得好的演员而言,是一种打击。
郭敬明又要用自己的那一套所谓“百花齐放”来诡辩时,李诚儒现场截糊,“又要存在即合理了是吗?”
然后,场面一度充满火药。
观众记忆对接了,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还是熟悉的《演员请就位》。
但这种battle,对于所谓娱乐圈的公平性而言,毫无建树。
顶多只能算是技术流和资本之间的小小摩擦。
李诚儒作为一个利益不相关者,他不需要去讨好哪个导演,也不需要被市场鉴别自己有多少商业价值,他是以“鉴赏官”的身份出现的。
什么叫鉴赏?
那就是有专业话语权的人,欣赏作品,肯定好的,否定坏的,态度中立。
但他的态度,对作品的发展会有助益吗?
未必。
能影响选手的资源配置吗?
悬。
说白了,他只是场外嘉宾,配合演戏。
真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节目多了爆点,有了真性情。
节目组需要这样的骂战来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