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和力辰光董事长李力三年打造中国本土完

北京扁平疣医院那个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9/8605173.html

Yvette

在电影项目的选择上,和力辰光一直颇具特色。

他们既打造了在商业上大获成功的《小时代》系列,也投资了口碑制胜的《北平无战事》,可以说是商业艺术两手抓。而即将上映的悬疑电影《心理罪》和刚刚拍摄完成的探讨人性的电影《雪暴》,又再次印证了这种投资逻辑。

在上海电影节“中国类型电影思考和探索”论坛上,和力辰光董事长李力表示,希望能够推动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结合,而和力辰光也正在这条路上努力。

在《一起拍电影》的专访中,李力笑言自己每周都会去电影院看电影。但和一般观众不同,他去电影院更多是抱着“考察的目的”——市场环境如何,排片如何,观众的反应和互动如何,这些只有在电影院才能亲身体会到。

李力如此强调观众和市场环境的重要性,也从侧面体现了和力辰光的商业态度:服务者。“你要发现观众到底要什么。我们的团队就是有一颗服务的心态。”

正是基于这样的态度,过去三年和力辰光将目光投向“完片担保”服务,以实现引导中国电影产业走向更加规范化和工业化的目标。从提供服务,到增值服务,再到建立平台公司,和力辰光正延续着他们的商业逻辑向前进。

三年打造中国本土完片担保的第一单——《雪暴》

相较于美国好莱坞在百年间形成的完善的影视工业化流程,中国电影产业虽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夺目的成绩,但从生产、制作、宣发等各流程,仍然离标准化、规范化存在差距。

中国电影产业若要继续保持其发展势头,则如好莱坞一样,必将面对更多金融市场投资势力的参与。同时,很多机构投资者虽然面对电影行业的高投资回报意欲开展电影投资业务,却因为行业的不规范、信息的不透明而无从下手。电影行业欲与金融行业等其他行业更好协同,借助其力量发展自身,则影视工业化和规范化势在必行。

面对这样的问题和需求,和力辰光一直努力在做的,就是建成属于中国电影行业的完片担保服务,以实现引导中国电影产业走向更加规范化和工业化的目标。

李力把完片担保定义为“金融产品”,把它看作是电影生产过程的一个工具。“如何在电影制作环节上面实现透明化、标准化,得到金融机构真正的、理性的支持,让我们从业者在各个环节上标准化。我相信完片担保必将成为我们工业中一个重要的机制。”

事实上,完片担保在好莱坞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是美国成熟的影视业融资和制作监理模式。然而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它的确是一个新鲜事物。

首先,制片方、投资方、电影主创对完片担保的认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其次,把在国外电影产业已经证明成功的机制放到中国电影产业来,也需要多个方面的落地支持,比如目前国内就存在法律缺失的问题。而过去三年,和力辰光一直在基础工作上努力。“这三年来仅仅是法律这一件事情,就花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

李力强调说,完片担保的意义在于将工作前置。“前置是什么,大量的生活的调研,采访,这个工作是跑不掉的,因为他是原创的这种做法,必须要深入到什么环节。你必须有长达一年的前置工作,不可能买一个现成的IP改编。”

去年,和力完片完成了中国本土完片担保的第一单《雪暴》,成为中国第一家“吃本地螃蟹”的完片担保公司。这是首部接受中国落地化完片担保服务的国产电影,由和力完片主导,借助美国Unifi的管理团队的管理经验,最终由太平洋保险公司出具保单,这是影视业内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由中国本土保险公司出具的落地保单。

而这个中国本土完片担保第一单的诞生,前后经历了三年的时间。但李力直言,《雪暴》出来后将成为标准,后面的作品进展就会非常快。“你没有第一个东西,大家不会理解你,也不会很轻易接受的。”

和力辰光为完片担保业务在国内电影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为这个领域的开拓者。随着国内市场对这件事情的重视,未来或许有更多的从业者参与进来,共同瓜分这块蛋糕。对此,李力的言语中丝毫听不出担心,反倒十分期待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希望有国内有更多人和公司来做这个事情。因为这件事让这个行业有了标准,更加清晰。甚至说,靠近必经之路。”

除了可能面临本土同行的竞争,国外完片担保公司也同样对中国电影市场兴趣浓厚。李力告诉,和力辰光在做的是符合中国电影市场特色的完片担保。今年,和力完片将进一步深化和美国Unifi的合作,Unifi完片担保公司前身为国际知名完片担保商IFG(InternationalFilmGuarantors)。经过前三年的摸索和大量基础性工作的完成,再加上有《雪暴》这部可作为本土完片担保标准化作品的诞生,未来的本土化的完片担保发展将更加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网剧热潮的兴起,未来完片担保也将运用于这个领域。李力表示,市场对电视剧、网剧的需求越来越高,完片担保也会为电视剧、网剧创作提供更为清晰的服务,并做出成绩。

“一旦在乎是否是爆款,就会丧失服务的心态”

从此前的《小时代》、《爵迹》,到即将上映的《心理罪》,和力辰光在类型片的选择上经历了青春电影到悬疑电影的转变。对于投资重心的调整,李力直言:“无论是《小时代》,无论是《爸爸去哪儿2》、《心理罪》、《雪暴》,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服务的心态,作为制作公司和投资方我们一定不要因太在乎爆款而丧失了服务的心态。”

在李力看来,投资人、制片人在选择类型电影时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标准,二是创新。

“我们跟雷米合作的《心理罪》,对于《心理罪》这个片子我们看到的角度觉得它有很新的地方,实际上它是青春+悬疑+犯罪,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面对于目前的犯罪悬疑电影,是有创新度的,而且离我们的观众是比较近的,所以说对于这样的影片,我们都要从我们的要有一个创新的角度去考虑类型片,或者说我们说是类型+的概念,要+什么?

比如我们马上要做的青春类型,难道还要拍《小时代5》吗?肯定不会了,这个阶段,这个时段做一些什么,我们可能会把体育和青春加在一起,它是最朴素、热血的青春片怎么做,这种类型作为我们来说投资人也好,制片人也好,这个时段要做这个时段观众需要的东西,这点上面我跟导演当时经常在一起探讨,我说成功失败是在起跑线上,而不是已经拍完了再想办法。”

从和力辰光在类型片的投资选择中,可以看出这家公司不断地尝试创新。创新本身就是一件“赌博”,它可能大获全胜,也可能遭遇滑铁卢。李力对此的态度十分坚定,他坦言不会去判断一部电影的票房应该能达到多少,他以此前在国内市场大火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为例,“这部电影在上映前,谁也无法预料它的成绩究竟如何,但当它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却是一部极具辨识度的优秀作品。这更加让我们觉得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需要的是创新,需要的是你要静下心来做东西,而且做的很真诚很诚实。”

在整个采访中,李力不断强调公司“服务者”的态度:一是服务于行业,二是提供IP增值服务,三是打造平台公司。李力相信,一旦从业者开始在乎电影的票房如何,是否是爆款,就会丧失服务的心态。而在创作和市场的博弈中,电影人应当简化心态。“前置工作做得很踏实,整个的制作的过程中,有效资源的甄别和选择都起到了作用,最终给到观众的时候,我相信他是有他最大的价值回报的。想多了你就是有问题的。所以这一点上面,其实很朴素的一件事情。”

从李力的言词和公司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和力辰光的商业思路——为电影行业提供更为工业化、标准化的服务。正如李力所言,“我们的团队就是有一颗服务的心态,你最终是服务给观众的。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做到。我们做不到,我们努力靠近做到。”

主编、记者

工资翻倍、送股份!详情点此穿越~

三大媒体矩阵

更加垂直,更多干货,信手拈来!

原创内容,转载请附上版权信息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电影”已入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一点资讯等渠道,覆盖娱乐产业核心人群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请后台回复“合作”

邮件: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xzmz/6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