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一年,对小宝实施有奖促吃法的招日渐破功,收效式微,让我们好不着急。
起初,小宝还小(三岁),我们一边鼓励她自己吃饭,一边又诱导她能吃多吃快,于是常常拿她喜欢的红糖、酸奶、水果干等甜点作为饭后的奖励。因此,在每顿饭前,我们就跟她把话挑明了:“你要是乖乖把碗里的饭都吃了,就会有甜点奖励。”
为了展现大人的诚信,也为了让小宝安心于饭碗“作业”,我们就把“奖品”放在饭桌上显眼的另一头。
效果一开始自然是令人满意的。小宝为了尽快得到“兑奖”,她不仅吃得够快,饭量也还算不少。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小宝老是一边吃着碗里,一边紧盯着饭桌另一头的“奖品”,生怕“奖品”长了翅膀飞走似的。
一点不足,不足挂齿。我为“发明”这样天才般的有奖促吃法而志得意满,巴不得能从中总结出一套“育儿模式”。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两周,小宝一上桌就先问:“爸爸,今天有什麽奖励啊?”
有一次,我早上去菜市场忘了买草莓“奖品”回来,一回来又有一大堆的事要忙,所以我把整个的激励制度给忘了。忽然被小宝那么一问,我才猛然想起“奖品”的事。
“啊呀!对不起,丑丑宝。爸爸今天忘了给你买草莓了。”我是真心痛恨自己的记性。
“什麽忘了?可是,我的奖励呢!”小宝是那么认真地说道。
那一刻,我真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尴尬。但是,原始人不搬起石头又怎能砸开蛤蜊坚硬的外壳呢,受点伤总是难免的。
看着小宝摆出一副不奖励不吃饭的强硬架势,庆幸的是,我“家底”的厚实,即便忘了买回时鲜的水果,还藏有“终极奖品”,那就是对小宝能产生“致命诱惑”的巧克力。我一说还有巧克力,小宝果然乖乖就饭。
从此,时鲜与“私藏”轮番上阵,哄得小宝又乖乖地吃了两个月的饭。
与此同时,我也深知孩子好“重口味”,而且容易喜新厌旧,于是变戏法般的“研制”新菜品,尽量让饭桌的供应变得丰富多彩。
经常为此忙得腰酸背痛,我的心里不免泛点苦水,感叹自己上辈子不知欠了这小家伙多少债。
又过了一阵子,饭前的有奖宣告让小宝全然失去了竖起耳朵来听的兴趣,会念诗的小宝却道咽下那碗饭“粒粒皆辛苦”。
虽然我对有奖促吃法的效用将会与时递减早有心理准备,但是那边际效用的递减速度之快还是大大出乎预料。
从坐上早餐饭桌开始,捧着饭碗犯困似的发呆,一楞就是几分钟,勺子有时一不小心还从手里滑溜到桌子底下去。小宝这个样子有一段日子了,眼瞧着她人也瘦了一圈,简直要把她妈逼到发疯。
“有奖励,你还不快点吃?!”内人一声大喝,小宝回过了神,缓缓地丢给她妈一对白色的目光。
“你再不吃,就让你饿肚子!”内人这么说,是真的被逼急了。我提醒她,当初正是饿肚子的招失灵了才催生出有奖促吃法。
其实,我是不怕让孩子饿肚子的。我甚至承认有这样的真理:饥饿是最好的疗疾之法。但是,身为父母又怎么能下得了如此的“狠心”。
曾经好不容易让孩子饿了一顿,内人的心先就痛不欲生了。小宝可能早已摸准了父母心肠。如今,她可能又从饭桌上进一步领悟到了另一个秘密:不吃饭,“奖品”也还是她的。因为那些好吃的都是为她而买。
最近,我一直苦于找不到让小宝重燃吃饭热情的对策,偶然间听到一段别的小朋友的私下对话,却大开了我的脑洞。
前天,我在取快递时路遇两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看样子大概二三年级。两位小朋友肩并肩走着,窃窃私语,我走在他俩后面,不经意间听到一位长得略显圆胖的小朋友说道:“在家里你爱吃饭吗?”
“我才不爱吃饭!我爱吃烤肉!”另一位小朋友掷地有声地答道。不过,我一点都看不出来“爱吃烤肉”的小朋友把肉吃到哪里去了,他分明瘦得像棵豆芽菜。
“我也不爱吃饭,难吃死了。可是,家里那些大人好讨厌,非要逼我吃饭。不吃,就威胁说不给买玩具,还不让看电视。”略圆胖的小朋友这话说得让我面有愧色,仿佛听到丑丑宝在控诉。
“大人就是那样的!我家的那两个吃货,明明很喜欢吃烤肉的,却偏偏要对我说‘烤肉不健康,小孩不能吃’,恶心死我了。”爱吃烤肉的小朋友老气横秋地说道。
站在科学饮食的角度来讲,烤肉好吃,但不能当饭吃。我正想得快跑题了,又听见小朋友说道:
“你有没有发现,大人吃饭的时候,还老是说‘真好吃,真好吃’。我一点都没觉得有什麽好吃,然后就被大人说成是小孩有爱挑食的坏毛病。奇怪了,没看到有大人挑食的哦。”
略圆胖的小朋友正虔诚地向爱吃烤肉的小朋友求教。
“你不知道吧,大人们都是老江湖,藏得可深啦。”爱吃烤肉的小朋友继续不屑地说道,“买菜,点外卖,有哪一样不是大人自己挑自己爱吃的啊!”
“是啊,是啊,好像是这样的!”略圆胖的小朋友恍然大悟地哈哈大笑了起来。
听罢,惊讶万分的我也恍然大悟。我不得不承认,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心声真的是倾听得太少了,也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
更让我惭愧的是,在孩子的眼里,很多父母竟一直是戴着面具,居高临下,打着“为你好”的善意谎言,晓之以利,却在不知不觉中将孩子诱导向了歧路。而孩子们对此竟是如此的无能为力,愤愤不平。
孩子也许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但谁能否认孩子的不良习惯中没有留下父母的痕迹呢。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我感到自己已经做足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我应该可以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了。于是,我快步走到两位小朋友一边,不耻下问、平易近人地问道:“小朋友,那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大人怎样做才能让你们喜欢吃饭呢?”
正当我满怀期待于他们的真实回答,却不曾想到两位小朋友先回复给我的是惶恐失措的目光。
爱吃烤肉的小朋友努力恢复了镇定后,支支吾吾地问我:“你是哪个班的老师吗?”
遭此一问,我楞了一秒,赶紧更加和蔼地说道:“不是,不是,我不是老师呀。我是家长。”最后一句简直是废话。
略圆胖的小朋友听我那么说,大喘了一口气,立刻嘻嘻哈哈起来,又蹦又跳地嚷道:“哇噻,吓死我半条老命。”而爱吃烤肉的小朋友却默默低着头,不说话,不时警觉地偷瞄我。
“那你能不能告诉叔叔,大人怎样做才能让你们喜欢上吃饭呢?”我想趁热打铁,一而再地求教于略圆胖的小朋友。
“啊?”略圆胖的小朋友立定后,似乎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思想斗争,才小声地说道,“能不能不吃饭呀!”
“这样呀,不吃饭总是不好的吧。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两位小朋友一溜烟的跑开了。
其实,在这个物质营养过剩的年代,一顿不吃又何妨!我先革除小猪育肥法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