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图片
腾讯娱乐专稿(文/喻德术策划/陈四郎子时)
新年第一天,广电总局就公布了一则喜讯:年,中国的城市影院票房达到.39亿,观众人次高达8.3亿,均创历史新高。而这两个数字在年,分别只有20亿出头和多万。
可以说,过去这十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黄金十年:银幕从多块增加到多块,票房增长十几倍,全世界绝无仅有。但这其中最根本的,是观影人次增加了。
那么,增加的这部分观众主要来自于哪里?他们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业、有什么观影偏好?腾讯娱乐通过长时间的调查采访得知,这部分观众主要来自大学:当然,他们不仅仅是目前全国多万的在校大学生,更多的是至年从大学走出的多万毕业生——这还只是本科生和专科生,不包括硕士、博士和成人教育毕业生。
十年间,拥有大学教育背景和正在高校学习的人数累计超过万。经调查得知,这些人有着固定去影院看电影的习惯,可以说是目前中国电影票房的中流砥柱。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近年的《小时代》系列、《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同桌的妳》、《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匆匆那年》、《微爱之渐入佳境》等片上映之前一窝蜂往大学校园跑,然后纷纷票房大卖,赚得盆满钵满了。
本期《贵圈》带你全面解读中国电影观众的主力军:一个字,得大学生者得天下!
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电影观众平均年龄为21.5岁;年估计会略微有所上升,但也就22岁上下。也就是说,平均下来,中国的电影观众大多出生于年左右,实在是太年轻了!
当然,不少业内人士都对这个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比如格瓦拉副总裁李磊就说:“主流观众肯定是年轻人,这个毋庸置疑;但平均年龄可能不会这么低,现在90年出生的孩子都二十四五岁了呢,平均21.5岁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