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娱乐专稿文/陆姝图/薛建宇视频/张超编辑/猱困困
结束了《快乐大本营》在长沙的录制,郭敬明带着他《小时代3》的演员和工作人员直奔机场,到北京已是凌晨2点半。候机大厅还有粉丝在等着接机,一个路人粉在行李提取处和他擦肩而过,兴奋地拍照发微博:“我还喊了小四你好,他还回头和我笑。”
7个半小时后,郭敬明准时出现在我对面,开始了他今天一整天的采访,衣着、发型、妆容都一丝不苟。“昨晚睡得怎么样?”“特别差!”他皱眉猛摇头,眼神有些焦躁。
摄像机一开,郭敬明马上调整到最佳状态,面带微笑,熟练地和网友打招呼。在之后的时间里,他一直保持着这种熟练,条件反射一样快速回答每一个问题。他对于80%问题的回答,都在字左右,尽量在逻辑上说到完满,最长的答案甚至超过字!大专辩论会的即视感。
他愿意承认《小时代》在剪辑、灯光、镜头设计等技术层面上的瑕疵,但把其他批评归结为审美差异;谈到物质、拜金,他会举出《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为什么韩国人那样我们就好羡慕,中国的年轻人这样,就觉得是道德败坏?”;他愿意承认《小时代》像偶像剧,但坚称《小时代》有真实的生活基础和情感关系……他像一部精密编程的电脑,用他强大的逻辑来反驳一个个争议。
视频:[导演周]郭敬明:讨厌我的人请自便,不强求,时长25分58秒,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只有一个瞬间,在我提到他写的散文时,他的表情突然柔和了一下。那一篇篇心情日记里的他,远没有在公众前表现的那么强势——
“我从初中的时候,就吵着想要当一个作家,没想到,这事儿还真让我弄成了。但是,我看起来却似乎有一点像是搞砸了……似乎是一件本来极其简单而纯粹的事情,被我弄得复杂而又混浊。但这能怪谁呢,似乎也不能怪我,你说是吧?那就怪这个操蛋的世界吧。”
——这个关起门来“省吾身”的郭敬明,让人想起在《幻城》之前写散文的他,熟悉又陌生。
年纪大了,早就没在忧伤了
“(以前的散文里)很多伤春悲秋的东西,其实现在来看都不是事儿。要是现在让我写,我最多就写这5个字:这都不是事!”
你造吗?小四已经31岁了,再也不忧伤啦!不信可以去看《小时代3》
上面的文字出自《愿风裁尘》,郭敬明去年年底出的新散文集。在《小时代》前两集拿下了近8亿票房,掀起全民口水战之后,十年没出散文集的他,选择用这样的方式,表露初心。
“我并没有那么抵触去分享自己的内心。我在4、5年前还不太接受。如果写散文的话,很多真实的情感,搞不好你是想要分享一颗宝石、一餐美食,最后会变成捅回来的一个刀子,打回来的一发子弹,你都不知道里面哪一个真实的想法突然有一天就变成可以攻击你的地方。但是现在会发现,其实不用在乎那些的,别人了解你就了解你,不了解你就不了解你。”
十年之前,郭敬明形容自己“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十年之后,郭敬明说:“(以前的散文里)很多伤春悲秋的东西,其实现在来看都不是事儿。要是现在让我写,我最多就写这5个字:这都不是事!(笑)”
郭敬明自我感觉,从心态上,现在已经调整到一个比较舒服的阶段,“在高三到大三那段时间,人生比较消极,会觉得很不公平很委屈。因为我比我的同龄人更早地工作,而且我的量和强度比他们大,面临这么多复杂的事情。这个是年轻人成长必经的过程。”
郭敬明后来把这种年轻人从学生时代进入社会的过渡期的状态,写进了他的三本《小时代》里,然后拍成了让年轻人追捧、中年人皱眉的电影《小时代》。
腾讯娱乐:你现在写散文的文风跟大家印象中的华丽修辞挺不一样的。
郭敬明:我现在写的散文特别少,能不写就不写,如果真的要写的话,没有以前那么华丽、那么悲伤,更多的还是很朴素很直接的东西。
但是散文能跟真实的人等同吗?不可能的。可能你生活中有90件特别开心的事情,有10件特别悲伤的事情,那你可能回去写那10件悲伤的事情,别人看到就觉得他生活中都是悲伤,这个截取量是不一样的。
腾讯娱乐:我发现你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有时候会刻意展示自己比较坚强、冷静的一面,你是不是没办法接受自己示弱?
郭敬明:如果我真的弱我就示弱,但我真的本来性格就是这样,我不愿意演,我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当导演技术不足得改,审美就算了
“我们不能很简单粗暴地就是把物质等同于坏。如果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华去挣的钱,过上好生活,这个价值观没问题吧?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啊。”
在小四看来,《小时代》的价值观和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没什么区别
曾经有人把《小时代》原著里大段大段含有各种名牌logo、华丽而浮夸地描写华服和小资生活的语言拎出来,给大多数没看过郭敬明小说的人作为“科普”,后者边转发微博边嗤之以鼻:“什么玩意儿啊?”
郭敬明笑了笑说,“你拿本《红楼梦》我都可以给你摘得特别拜金,他的翡翠耳环、他的袍子怎样,今天的餐有几十个碗,大观园里面怎样怎样。但你说《红楼梦》是不是只有物质呢?不可能的。《红楼梦》你看完真的是很惆怅,真的像黄粱一梦一样的,觉得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整个人世间飞鸟尽丛林空,那种情感力量是很大的。包括《了不起的盖茨比》,我一样可以摘得出来。你如果看一部作品是断章取义地去看,那还不如不看,对不对?”
《小时代》上映后,“拜金价值观”也引发知名影评人周黎明在内的众多文化精英的谴责,郭敬明曾在微博上反唇相讥:“你看到什么,你就是什么”。
现在回看这一争议,郭敬明愿意轻描淡写地带过:“我其实跟周老师本身就没有很激烈的(矛盾),只是我们可能一上来微博有一些意见不合,但是后来我们在电影局的一些会议活动上面其实看到,我们也有聊天。我其实很感谢所有人的意见,只要不是太人身范围的攻击,我都能够接受,只不过这位老师很严厉,那位老师比较温和,是这样的区别。我很感谢每一个教我要如何拍电影,你应该怎么样拍电影的人。”
腾讯娱乐:之前的两部有一些争议,你有没有研究过哪些人喜欢哪些人不喜欢?
郭敬明:年纪轻的人会比年纪再大的人更喜欢,女性观众要比男性观众更喜欢,这是基本的一个分布。
腾讯娱乐:是否认可偶像剧这个定位?
郭敬明:偏向偶像又那么写实。这群人的生活不是典型代表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但确实也有年轻人过着物质条件很优沃的状态。我们不能很简单粗暴地就是把物质等同于坏。如果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华去挣的钱,过上好生活,这个价值观没问题吧?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啊,你要好好念书,考一个好的大学,才能找一个好的工作,生活才会好。像《小时代》的顾里,虽然是富二代,但我也不是睡在爸妈的钱上面挥霍,也是在辛苦地工作。
当然,中国确实也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很多有钱人取得金钱的手段是非常不好的,恶劣的,这种就是应该去批判,绝对不能支持这样的三观和价值观。
腾讯娱乐:会不会觉得争议的东西被放大了?
郭敬明:我觉得争议是一个好事,让你更看清楚你的长处和短处。很多前辈或者同行都会提醒我。我们在拍《小时代3》的时候,还专门有列一个单子,如何去改进它。哪些问题是你的技术硬伤,可以从技术层面和主创班底去改变,哪些是从剧本方面要去调整的,哪些人表演比较薄弱,那我们帮他请最好的老师教他学表演。我们愿意付出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做得更好。
另一个层面的讨论就是审美的问题,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了,所以你只能是服务觉得你片子好的这群人。
腾讯娱乐:经历过两次以后,对于《小时代3》可能要面对的舆论浪潮会不会不再那么担心?
郭敬明:我觉得去年《小时代》之前,没有那么鲜明的表现物质的电影,所以大家的讨论就会很多,但是后来又出现了像《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多了以后大家发现它其实还好,很多影视作品都这样。到了《小时代3》,我们再说件衣服特别厉害,大家的争论的焦点已经没有在这个上面了,所以人们的观念也是在渐渐改变渐渐习惯接受的。
为什么韩国人那样,我们就好羡慕他们,中国的年轻人这样,你就觉得是道德败坏?那我们中国年轻人比韩国年轻人差在哪里呀?我们也是一个很优秀的民族,为什么不能过好的日子呢?我觉得不用那么暴力、一刀斩地衡量。
没那么爱钱,否则不会辛苦拍电影
“关键的是,人生是不是有成就感?如果让我在中彩票得到5亿现金,或者辛苦努力工作5年赚5亿中间选,我肯定选后者。”
小四说,如果只是为了钱,他可以挣得更轻松(是指起码站着挣钱吗?)
年,上初二的郭敬明在全国公开刊物《人生十六七》上发表了他的处女诗作《孤独》,那是他当时喜爱追看的青春读物,就像他创办的《最小说》之于现在的年轻人一样。他收到了杂志社寄来的样刊和第一笔稿费——10元钱。“孤独”这个词,和“悲伤”、“青春”、“梦想”一样,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频繁出现在他的文章中。
年,刊登在《萌芽》杂志上的短篇小说《幻城》让郭敬明一夜之间红遍全国,狂卖84万册,他和韩寒一起,成为80后90后心中的文学偶像。之后,郭敬明从畅销作家转型为大众眼中的“文化商人”,成立工作室、开公司、签作者。郭敬明的公司一步步做大,在一个采访里,他骄傲地说:“全国‘开卷’榜单,青春文学类前30名,有24本是我们公司的书,这几乎已经是接近垄断的位置了。”
年,在出版社的牵线安排下,郭敬明被邀请给莫言新书《蛙》的新闻发布会站台,谈起出场费,莫言笑说:“他还需要我的出场费吗?长期在作家富豪排行榜上前几名的,我给他块钱、块钱还不如骂他一顿呢,(拍拍郭敬明的后背)晚上我请你吃个汉堡包吧。”郭敬明像个乖巧的后辈一样,在一旁笑得有点尴尬。3年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销量不敌郭敬明”成了媒体炒作的新话题。
越来越成功的郭敬明,现在体会到的孤独感,是高处不胜寒,但这也是他自己愿意付出的“成功的代价”。
腾讯娱乐:你想过吗,大众对你个人的批评,一种原因可能是你作为公众人物有示范作用?
郭敬明:我特别了解大家想看什么样的郭敬明。要我偶尔演几次给大家看,太简单了,我只要把我的私生活藏起来。但你私下穿金戴银的,表面上说‘大家不用追求物质’,那样的人格和我这样的人格,还不一定谁高尚呢,对不对?
我本身就是一个有时候挺肤浅的人,喜欢享受好的生活,我是真的还没有脱离这个低级趣味。当然这个社会上真的有很多艺术家,赚很多钱,也就真的不在乎物质生活,或者他们在乎的不一样,玩手表、玩黄花梨,你认为那些不花钱吗?那些也都超花钱的!
腾讯娱乐:可能大众有时候只相信他看到的,不会去细想背后。
郭敬明:我觉得那样很虚伪。我太知道大家想要一个模范的青年领袖,十全十美的完美,但是对不起,我做不到,我不想做模范,也不想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我想做我自己。
腾讯娱乐:但你因此付出了很多代价。
郭敬明:没有什么代价啊,这有什么代价啊?
腾讯娱乐:就是大家对你的这种批评啊。
郭敬明:这无所谓!把自己演成是一个青年圣人,那样才真累呢。
不再忧伤的小四晒着奢侈的红底鞋,谁挣的钱谁知道
第二个层面,我觉得还是跟我的职业有关系,中国所有的作家其实都是很清贫或者视金钱如粪土的形象。如果换一个职业,歌手、电影明星,示范作用十倍百倍于我们作家的量级,大家每天看到他们穿名牌,可是有人置疑过他们吗?那要求我的原理是什么?
腾讯娱乐:你不想把心思花在经营你的个人形象上?
郭敬明:第一,我没有那么在乎别人喜欢我讨厌我这件事情。第二,我的精力不想浪费在这些上面。比如再过50年,别人想起金庸老师的时候,一定想起《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或者詹姆斯·卡梅隆,想起的是《阿凡达》、《泰坦尼克号》,谁想得起来你穿的是什么名牌、今天有什么八卦新闻啊。
去纠结这些小事是没有意义的,这么一点委屈就受不了了,急于去辩解,怎么做大事啊?我真正应该做的是拼命写好每一部小说,拍好每一部电影,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是真正留得下来的东西。至于私生活,享受它就好了,扮演的是给别人看的,那不是我的人生,人生自己过着最舒服。
腾讯娱乐:作为公众人物,别人可以轻易地对你发表评论甚至人身攻击,但你基本不做回应,也不评论其他人的生活。
郭敬明:对,我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只要不伤天害理,你别说我的生活方式是每天去砍一个人,那不行的。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你的态度、品位我都很尊重。人和人就是因为彼此的差别,才决定了我们是一个高级的物种。
腾讯娱乐:“不去伤害人”对你来讲很重要吗?
郭敬明:很重要。
腾讯娱乐:好像大家觉得成功人士在往上爬的过程中,可能避免不了要去踩压别人?
郭敬明:我觉得竞争可以,但是你不能是说抱着伤害对方的一个态度。哪怕别人在伤害我的情况下,我连还手几乎都不还手的,你仔细看一下我出道的采访,不管别人说我什么,我几乎不跟别人起冲突。更别说我主动要去挑个谁的事儿。这是我的一个准则吧。
腾讯娱乐:你现在是怎么看那些对你有敌意或者曾经用言语伤害过你的人?
郭敬明:很多人以前不了解我都会有偏见,跟我一起工作了之后,发现小四其实是一个很敬业、很专业的人,一般都会有改观。当然我身上有一些他们还是接受不了,比如说太肤浅或者太爱物质,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这个不强求。
但其实我也不用跟每个人都成为朋友,你要讨厌我,继续讨厌我好了,我本身就不是想要跟所有人成为朋友的这种人。
腾讯娱乐:你经常提到一个词“孤独”,这是你现在生活中最常有的感受吗?
郭敬明:孤独存在于人类的基因里,但除了本我之外还有超我,超我决定了精神能力,能不能承受你周围的人渐渐远离你这件事情。这就像一个登山队结伴去爬珠穆朗玛峰,今天有人掉队了,明天有人不想爬了,后天有人遇见一个漂亮姑娘安营扎寨下来过日子了。越往后面走,会发现只剩下你自己一个人。但是这个取决于你自己想不想去珠峰。我的钱花不完。但如果你真的想要去那个人生高度的话,你就要势必承受随之而来的孤独感。
腾讯娱乐:那你要去到哪里呢?
郭敬明:没想好,但我觉得至少我现在精力还算旺盛吧,如果有更多想要完成的事情,就希望不留遗憾地去完成。如果你让我每天都起来躺在那儿晒太阳,过猩猩一样的生活,我就觉得浪费了生命。既然生命这么短,每个人都逃不过死神的镰刀,就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生命过成无限的价值。
很多人觉得我很爱钱,真的不是,我真的没有那么乎钱。如果真的是为了钱,我有很多别的方式都可以赚到这么多的钱,不用这么辛苦。关键的是,人生是不是有成就感?如果让我在中彩票得到5亿现金,或者辛苦努力工作5年赚5亿中间选,我肯定选后者。当你把一件事做得很多人喜欢的时候,你一定会有相应的物质奖赏。但大家本末倒置了。
记者手记
相比起一般的明星、导演,郭敬明在面对媒体的时候把自己包裹得更紧,表现得更为冷漠和公事公办,从他快速的回答里,能读到的情绪很少,只是不停地防守、防守、防守……
拍照的时候,hold住姐路过笑他:“我看你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郭敬明马上像个受伤的男孩,露出郁闷抱怨的表情。这时候,郭碧婷也换了装准备拍照,“你今天真是美死了!”郭敬明又一秒变好闺蜜。
在几天后的发布会上,郭敬明拥抱了周笔畅,又大谈和苏打绿如何从陌生变熟,现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