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侠。
今天我们说一部,在朋友圈流传很广、口碑绝赞的的印度电影《起跑线》!
吐槽:自从阿米尔汗的作品在中国陆续走红后,印度电影就成为影视引进的一块新大陆,片商发现只要是在豆瓣上口碑炸裂的,甭管是两年前的《猴神》,还是一年前的《起跑线》,都可以赚回相当可观的差价。
故事要从男女主多年前坠入爱河说起,做裁缝的印度小伙拉吉偶遇前来定制礼服的邻家女孩米图,别人家做生意是把顾客当上帝,而拉吉则把米图看做超越上帝的存在,发誓一定要把女神娶回家。
搭讪把妹新技能get√
这一段纯爱感满满的铺垫非常重要,男主拉吉成为妻管严的事实,为日后家庭教育的矛盾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画外:看着眼熟对不?这位《起跑线》里的爸爸伊尔凡·可汗,就是当年李安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成年派”。
斗转星移许多年,小鲜肉变成胡子大叔,女神依旧还是女神。
分析:视老婆为最高领导,日常开宝马5系,自己创业开服装设计公司,老婆高挑美艳……《起跑线》开篇就通过无数关键,构建起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家庭应有的幸福模板。
男主开宝马、女主住豪宅,女儿天真可爱,生活又有保姆照顾,在印度拥有这样的生活水平,按道理男女主都是标准的人生赢家,理应笑口常开。
可女主并不开心,甚至变得异常焦虑。没别的原因,就是着急子女的教育问题。
知识点:印度首都新德里南部的瓦桑维哈(VasantVihar)小区,是新德里房价最高的富人聚居区之一,具体房价我也没兴趣查,反正买不起……
好的教育资源稀缺,是令全世界父母亲都头疼的难题,中国父母常说上学难,印度孩子上学更难。
剧情:当男主托关系想要搞定入学问题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弄什么证都很容易,就是孩子上学比持枪还难。
身为母亲的女主变成了祥林嫂,整天在男主耳边念叨:没有好的教育,就没有好的未来,失败的人生最后一定会导致女儿吸毒。
对吸毒有执念的母亲…
一心认为赚钱才是男人责任的丈夫认定老婆这是小题大做,但很快他就领教了印度上学的难,难于上青天。
为求优质入学资格,男主洒泪挥别认识多年的街坊,随后花费大笔资金购买高端学区房。
为打入高端社交圈,女主强迫老公和女儿练习英语,同时明令禁止父女二人练习广场舞。
为拿到幼儿园申请,男主忍着困意挤进排队大军,见识到无数自带睡袋尿壶的疯狂父母。
本以为学前培训只是孩子的事情,结果最需要报名素质提升班的却是夫妻二人。
吐槽:所谓混圈子,这是全世界中产阶级普遍的一种认同意识。包括勒紧裤腰带把孩子送入贵族学校、出国留学等等,都是为了未来人生的竞争中,先占领人脉资源的高度。而《起跑线》通过女主一步步走入上流社会,带给观众的正是这种中产阶级焦虑。
以上这些啼笑皆非的场景,却令中国观众无限感慨,因为看似夸张的情节,每天都在我们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重复上演。
然而两人的努力还是失败了,女儿名落孙山,女主哭哭啼啼再次畅想起女儿灰暗无光吸毒堕落的未来。
走投无路之际,男主意外发现了印度教育的一个好政策:为了社会公平,每个学校必须给贫困家庭留下四分之一的入学名额。
说是好政策,反过来讲也是大漏洞,贫困生无法负担私立学校的昂贵学杂费,常常导致名额空缺,有钱人让自己家孩子补上这个空缺的方法就是——装穷。
以喜剧的外衣包括悲剧的核心
于是,男女主连夜举家逃离富人区,住进了破败不堪的贫民窟,辛苦扮演屌丝的角色,女人要在马路上变成母夜叉孙二娘,否则生活用水都抢不到;男人要在公交车前做一回拼命三郎,否则上班迟到工资扣光。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冒牌贫民的身份被拆穿,女儿进入好学校的唯一希望就将不复存在。
《起跑线》是一部披露印度教育现状,针砭时弊的优秀的电影。
画外:本片英文名叫《HindiMedium》,Hindi翻译过来即为“印地语”,意思很明显。在印度这个国家,虽然说印地语的人占大多数,特别是印北地区。但在南部大城市,掌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金字塔尖的精英们却将英语当做流通语言,当利用印地语和这些上流人群沟通的时候,他们哪怕听得懂也会说,但还是会拒绝。
这一点我承认,但我认为《起跑线》更可贵的地方在于,幽默感十足的上学资源争夺战背后,它揭开了贫富差距带来悬殊人生的残酷现实。
男主住进贫民窟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一位心存善念的老好人邻居,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并没有因为贫穷丧失做人的底线。
为了给他眼中更不容易的男主筹钱,老好人不惜用生命演戏,通过碰瓷来赚取学费。他看着自己血肉模糊的手臂说,没有办法的穷人唯一值点钱的就只剩这条命了。
字幕组调皮了~
而当男主女儿被录取,自己儿子却落选的时候,老好人告诉男主:想要做好一个合格的穷人,就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些年我们羡慕印度电影,正是因为我们把电影当做麻醉生活的春药,而印度人却把电影拍成抽在自己身上的鞭子。
吐槽:大概像郭敬明这样的导演,所能设想最不堪的人生磨砺就是光脚跑在下雪天的高架路了吧!当年看到这一场上海街头飘起哈尔滨大雪的时候,隔着银幕都能感受到导演内心的OS——女主都这么惨了,你们还不感动?!
对比《小时代》这一类型的国产电影把城市魔化成了物欲横流的世界,灯红酒绿之下,背街弄堂里蛛网密布的电线和晾衣杆统统消失不见,连同消失的还有穷人的世界。
哪怕是杨幂扮演的林萧,号称要从底层奋斗的这位女青年,每天打扮不带重复的时髦感,在月薪似乎永远花不完的她身上,嗅不到一丝贫穷的味道。
相当于29元人民币和1.9元人民币
但在《起跑线》里,穷人不光要忧心孩子的教育,更要为家庭口粮的配额而发愁,为招待客人没有放糖而道歉,夜深人静时,角落里发出的都是食不果腹的声响。
如果一定要找出电影的不足,大概就是故事的最后,《起跑线》借男主之手重修了简陋的学校,借男主之口批判了为富不仁,甚至让男主放弃了来之不易的教育资格,让女儿和一群穷孩子打成一片。
这场关于有爱的教育方式,最后还是通过男主的顿悟,变相美化了富人的形象,成为贫富对立之间一道温情的缓冲。
本片上映中
-End-
小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