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红癣 >> 癣怎么治 >> 神农本草经29

神农本草经29

白癞风图片 http://pf.39.net/bdfyy/jdsb/190619/7230185.html

二一○、枳实

味苦,寒,无毒。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

利五脏,益气轻身。生川泽。

产陕西河南等地,周礼有云,橘逾淮而为枳,即此是也,其实成熟时,早采者为枳

实,皮厚而中坚;晚采者为枳壳,皮薄而中虚,皆入药。

味苦,性寒,无毒。

枳实为破气行痰要药,主破结实,消胀满,治胸胁痰癖,心下痞痛,消食散血,去

胃中湿热。

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

泄,明目。

解伤寒结胸,主上气喘咳,肾内伤冷,阴痿而有气加而用之。

消食,散败血,破积坚,去胃中湿热。

主治结实之毒,旁治胸满胸痹,腹满腹痛。

普通八分至二钱。

肺气虚弱,脾胃虚,中气不运,而痰壅喘急,咳嗽不因风寒入肺气壅,及咳嗽阴虚

火炎,与一概胎前产后,均忌。

枳壳为木实,有木之质,木能疏土,故归脾胃,其味比厚朴轻,故理胃气。

二一一、厚朴

味苦,温,无毒。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生山谷。

产我国四川河南陕西湖南等地,树皮入药,以厚肉者为良。

味苦辛,性温,无毒。

厚朴为下实散满,袪湿健胃要药,主温中益气,消痰下气,气血痹,湿霍乱,治中

风伤寒头痛,反胃,冷痛,腹满喘咳,杀肠中虫。

温中益气,消痰下气,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不止,泄痢淋露,除

惊去留热,心烦满,厚肠胃。

治积年冷气,腹内雷鸣虚吼,宿食不消,去结水,破宿血,化水谷,止吐酸水,大

温胃气,治冷痛,主妇人虚而尿白。

健脾,治反胃霍乱转筋冷热气,泻膀胱及五脏一切气,妇人产前产后腹脏不安,杀

肠中虫,明耳目,调关节。

主肺气胀满,膨而喘咳。

主治胸腹涨满也,旁治腹痛。

厚朴本皮,味比枳壳更重,故理脾气,故仲景用枳壳治心下满,用厚朴治腹痛,此

为此二药轻重之别所在。厚朴行大肠之气,故肺气得泄。仲景治喘有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即

因于此。

81

普通七分至二钱。

恶泽泻磁石寒水石,忌豆,性能耗气,凡脾胃虚者忌之,孕妇无故亦忌用。

二一二、秦皮

味苦,微寒,无毒。治风寒湿痹,洒洒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久服头

不白,轻身。生川谷。

产我国陕西河南等地,树皮入药。

味苦,性寒,无毒。

秦皮为收敛除热要药,主痢疾带下,男子少精,治风湿痹,目中翳膜,除肝热,补

下焦。

疗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痫身热,可作洗目汤,久服皮肤光泽肥大有子。

痛风泪不止,作汤浴小儿身热,煎水澄清洗赤目极效。

此药象人之皮,味苦兼降湿热。故仲景用治皮肤发黄之症。

一般二至五钱。

里寒之症不用。

二一三、秦椒

味辛,温,有毒。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长发,明目。久服轻身,

好颜色,耐老,增年,通神。生川谷。

椒之一种,产我国陕西甘肃,今处处有之。

味辛,性温,有毒。

秦椒主温中去寒,除风邪气,治风湿痹,喉痹吐逆,疝瘕老血。

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

治恶风遍身四肢,疗痹,口齿肿胀摇动,女人月闭不通,产后恶血痢,多年痢,疗

腹中冷痛,生毛发,灭瘢。

普通五分至钱半。

用椒红,去目,恶栝楼防葵,畏雌黄,闭口者有毒勿用。参看蜀椒条。

二一四、山茱萸

味酸,平,无毒。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

生山谷。一名蜀枣。

产我国山东河南等地,与吴茱萸甚不相类,树实入药。

味酸,{或辛酸},性平,或作性温,无毒。

山茱萸为滋阴助阳,养血涩精要药。主逐寒湿痹,安五脏,通九窍,暖腰膝,添精

髓,治阳痿遗精,血弱体痛。

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鼻塞,目黄耳聋,面疱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

脏,通九窍,止小便利,久服明目强力。

治脑骨痛,疗耳鸣,补肾气,兴阳道,坚阴茎,添精髓,止老人尿不节,治面上疮,

能发汗,止月水不定。

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

温肝。

普通一钱至二至三钱。

82

命门火燥,强阳不痿者,膀胱热结,不宜用,即用,当与黄柏同功。

山茱萸酸而质润,故专入肝,滋养阴血。

二一五、紫葳

味酸,微寒,无毒。治妇人产乳余疾,崩中,症瘕,血闭,寒热,羸瘦,养胎。

生西海川谷及山阳。一名芺华,一名陵苕。

产山野,或栽植庭园,亦名凌霄花。

味酸,性微寒,无毒(或作有毒)。

紫葳主行血通经,祛瘀血,治淋沥,清血中伏火。

产后奔血不定,淋沥,主热风风痫,大小便不利,肠中结实。

酒齄热毒风,刺风,妇人血膈游风崩中带下。

普通一至二钱。

花不可进鼻闻,伤脑,花上露入目昏蒙。

二一六、猪苓

味甘,平,无毒。治痎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生

山谷。一名猳猪屎。

产我国四川及其它省山中,多生枫根下,结成块状。

味甘,性平,无毒。

猪苓为行水渗湿要药,主肿胀腹满,热渴懊憹,治淋肿,白浊子淋,尿闭,开腠理,

泻膀胱。

解伤寒瘟疫大热,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

治渴除湿,去心中懊憹。

泻膀胱。

主治渴而小便不利也。

普通钱半至三四钱。

猪苓利水之功多,久服必损肾气,昏人目,元素曰,淡渗大燥,能亡津液,无湿者

忌之。

二一七、白棘

味辛,寒,无毒。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生川谷。一名棘针

二一八、龙眼

味甘,平,无毒。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轻身,不老,

通神明。生南海山谷。一名益智。

产我国福建四川广东等地,实形圆,故名。

味甘,性平,无毒。

龙眼为滋养要药,主益脾长肌,养心安神,治血虚怔忡劳神健忘。

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蛊毒,去三虫。

主补血气,养肌肉,益虚气,除健忘,治怔忡,开胃益脾,补虚长智。

普通二至三钱。

83

甘能作胀,凡中满气膈之证均忌。

二一九、松萝

味苦,平,无毒,治嗔怒,邪气,止虚汗,头风,女子阴寒肿痛。生川谷松树

上。一名女萝。一名菘萝。

松树上之地衣植物。

味苦,性平。

为祛痰,涌吐药,可以吐痰涎,治温疟,项瘿及女子阴寒肿痛。

疗痰热温疟,可为吐汤,利水道。

治寒热,胸中客热痰涎,去头疮,项上瘿瘤,令人得眠。

一般二至四钱。

呕家禁用。

二二〇、卫矛

味苦,寒,无毒。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生山

谷。一名鬼箭。又名神箭。

处处有之。

味苦涩,性寒。

为调经止痛要药,治女子崩中,产后腹绞痛。

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

破陈血,能落胎。

通月水,破症结,止血崩带下,杀腹臓虫,及产后血绞腹痛。

疗妇人血气大效。

一般一钱至三钱。

寒利者禁用。

二二一、合欢

味甘,平,无毒。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久服轻身,明目,得所

欲。生山谷。一名蠲忿,一名夜合。

山中有之。皮供药用。

合欢皮味甘,性平。

为合血,消肿,止痛药,治筋骨折伤及肺痈吐脓。

煎膏消痈肿,续筋骨。

一般二至四钱。

无禁忌。

二二二、白马茎

味咸,平,无毒,治伤中,脉绝,阴不起,强志,益气,长肌肉,肥健,生子。

眼,平。治惊痫,腹满,疟疾。悬蹄,平。治惊邪,瘛瘲,乳难,辟恶气,鬼毒,蛊疰,不

祥。生平泽。

84

二二三、鹿茸

味甘,温,无毒。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角,

温,无毒。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

鹿产山林中,处处有之,我国西北及东三省为多,其茸及角入药。

味甘咸,性温,无毒。

鹿茸为大补真阳要药,主养血益阳,强筋健骨,生精充髓,治男子虚劳,老人精衰,

腰膝无力,滑精,眩晕,妇人崩瘘带下。

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痛,腰脊痛,小便数利,泄经溺血,破瘀血在腹,

散石淋,痈肿,骨中热,举疽痒,安胎下气,杀鬼精物,久服耐老,不可近丈夫阴令萎。

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夜梦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瘘血,赤白带下,炙

末空心酒服方寸匕,壮筋骨。

其宿以头顾尾,能通督脉,督者肾脉,坎中一阳之主脉也,鹿生北方,得坎中一阳

之气也,故其督脉极旺,而脊与脑髓极足,因而上发而生角,每年一换,初生为鹿茸,茸之

精气极足,为补髓强精壮阳益血之圣药。但其性上行,凡是血逆火逆者不宜用。惟血虚火弱,

阳不举,气不上者,乃为合宜。

补阳益血。

普通七分至钱半。

壮年慎用,阴虚火旺者忌之,麻勃为使,畏大黄,不可嗅,有虫恐入鼻颡,药不能

治,男子阴茎近入易于痿弱。

鹿胎—浑然元气所在,归下焦而不上行,为种子益肾补胞宫之要药。

二二四、牛角鳃

牛黄味苦,平,有小毒。治惊痫,寒热,热盛,狂,痉,除邪,逐鬼。生平泽。

牛角鳃,温,无毒。下闭血,瘀血疼痛,女人带下血。

髓,补中,填骨髓,久服增年。

胆,治惊,寒热,可丸药。

牛黄生于病牛胆中,状如鸡子黄,多出陕西甘肃等地。

味苦(或作甘),性平(或作凉),有小毒(或作无毒)。

牛黄为泻热定惊,利痰清心要药,主惊痫,寒热中恶,口噤,小儿惊邪,痘疮发狂,

治痰迷,径急,斑痧,疮毒,益肝胆,定魂魄。

疗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堕胎,久服令人不忘。

安魂定魄,辟邪魅,卒中恶,小儿夜啼。

主中风失音,口噤,惊悸,天行时疾,健忘虚乏。

益肝胆,定惊神,除热止惊痢,辟恶气,除百病。

普通五分至一钱。

恶龙骨龙胆,地黄常山蜚蠊,畏牛膝干漆,风热未深入者忌用。

二二五、羖羊角

味咸,温,无毒,治青盲,明目,杀疥虫,止寒泄,辟恶鬼,虎,狼,止惊悸。

久服安心,益气,轻身。生川谷。

85

二二六、牡狗阴茎

味咸,平,无毒。治伤中,阴痿不起,令强热大,生子,除女子带下十二疾。

胆,平。主明目。一名狗精。

二二七、羚羊角

味咸,寒,无毒。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

安心气,常不魇寐。外服强筋骨,轻身。生川谷。

产非洲,我国蒙古等地。

味咸,性寒。

羚羊角为清热,明目,强筋骨,起阴气药,治伤寒,热病寒热,中风附骨痛,产后

恶血动心,食噎及惊痫,能抑低血压,防止脑溢血。

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湿风注毒伏在骨间,食噎不通,久服强筋骨,轻身,

起阴益气,利丈夫。

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作末蜜服治卒热闷,及热毒,利血,疝气,磨水涂肿毒。

治惊悸烦闷,心胸恶气,瘰疬恶疮,溪毒。

羚羊挂树干而眠,身悬而能眠,因其筋最直,故能治筋缩抽扯之症,角尤精气之所

在,故性微寒,功专舒筋,本天水之阴,以清热也。

一般一钱至三钱。

有寒利者禁忌。

二二八、犀角

味苦,寒,无毒。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邪,

不迷惑,魇寐,外服轻身。生山谷。

产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生山谷中,角入药。

味苦酸咸,性寒,无毒。

犀角为散邪清热凉血解毒要药,主伤寒时疫,发黄发斑,风毒中恶,狂言妄语,治

胃中大热,痘疮黑陷,吐血下血,蓄血谵语,能消痈化脓,解毒定惊。

伤寒瘟疫头痛寒热诸毒气,令人骏健。

辟中恶毒气,镇心神,解大热,散风毒,治发背痈疽疮肿,化脓作水,疗时疾热如

火,烦毒入心,狂言妄语。

养心开窍,解毒除邪。

普通三分至一钱。

恶乌头,忌盐,能消胎气,孕妇忌服,痘疮气虚无大热,伤寒阴症发躁,脉沉细,

足冷,渴而饮不多,且复吐出者均忌。

二二九、燕屎

味辛,平,有毒。治蛊毒,鬼疰,逐不祥邪气,破五癃,利小便。生高山平谷。

86

二三〇、天鼠屎

味辛,寒,无毒。治面痈肿,皮肤洒洒时痛,腹中血气,破寒热积聚,除惊悸。

生山谷。一名鼠法,一名石肝。

二三一、猬皮

味苦,平,无毒。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

酒者杀之。生川谷、田野。

山地多有之。

味苦,性平。

猬皮治五痔,泻血,阴肿痛及反胃,炙为末或烧灰服。

疗腹痛疝积,烧灰酒服。

治反胃吐食。

一般一钱至三钱。

禁生用。

二三二、露蜂房

味苦,平,有毒。治惊痫,瘛瘲,寒热,邪气,癫疾,鬼精,蛊毒,肠痔。生

山谷。一名蜂肠。

处处有之。

味甘咸,性平,有毒,火烧灰用。

露蜂房为解毒,杀虫药,治附骨瘫疽,瘰疬,恶疮,惊痫,癫疾,杀肠中寄生虫,

兴肠道。

合乱发、蛇皮烧灰,以酒日服二方寸匕,治恶疽附骨痈,根在脏腑间,歴节肿出,

疔肿恶脉,诸毒皆瘥。

煎水治热病后毒气冲目,炙研和猪脂涂瘰疬成瘘。

煎水漱牙齿,止风虫疼痛,又洗乳癕,蜂疔,恶疮。

疗上气,赤白痢,遗尿失禁,烧灰酒服主阴痿,水煮服汁下乳石毒。

一般一钱至三钱。

禁生用。

二三三、鳖甲

味咸,平,无毒。治心腹症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恶肉。生

池泽。

处处有之,生水中,岳州沅江所出甲有九肋者为胜。

味咸,性平,无毒。

鳖甲为益阴除热散结要药,主心腹症瘕坚积寒热,治老疟疟母,骨节间劳热,消肿

下瘀,能堕胎。

疗温疟,血瘕腰痛,小儿胁下坚。

宿食症块痃癖,冷瘕劳瘦,除骨热结实壅,下气,妇人瘘下五色,下瘀血。

鳖甲攻破肝气,去症瘕。

87

普通二钱至四钱。

妊娠及阴虚胃弱,阴虚泄泻,产后泄泻,产后饮食不消,不思食及呕恶等证均忌。

二三四、蟹

味咸,寒,有毒。治胸中邪气,热结痛,喎僻,面肿,败漆。烧之致鼠。生池

泽诸水中。

处处有之,产陂泽中,八足两螯,有甲壳。

味咸,性寒,有小毒。

蟹主散血,解结,疏肝气,理经脉,利肢节,续筋骨,治热结痛,胸中邪气,面肿,

妇人经血不通。

解结散血,愈漆创,养筋益气。

普通为服食之品,入药无定量。

能动风,有风疾人不可食,不可合柿及荆介食,发霍乱动风,孕妇忌之,中蟹毒,

紫苏煎浓汁,冷服。

二三五、蚱蝉

味咸,寒,无毒。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生杨柳上。

清火散风。即今日之蝉。

二三六、蛴螬

味咸,微温,有毒。治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

中淫肤,青翳,白膜。生平泽及人家积粪草中。一名蟦蛴

二三七、乌贼鱼骨

味咸,微温,无毒。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惊气,症

瘕,无子,生东海、池泽。

产于海滨,形如革囊,骨及肉入药。

味咸,性微温,无毒。

乌贼骨主通经络,祛寒湿,治寒热症瘕,阴蚀肿痛,赤白漏下,血枯经闭,能补肝

伤疗血不足。

惊气入腹,腹痛环脐,丈夫阴中肿痛,令人有子,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疗血崩,杀虫。

普通一钱至三钱。

血病多热者勿用。

二三八、白僵蚕

味咸,平,无毒。治小儿惊,夜啼,去三虫,灭黑,令人面色好,男子阴易病。

生平泽。

处处有之,乃蚕之病风而机殭者,入药。

味咸辛,性平,无毒。

88

白僵蚕为祛风化痰要药,主小儿惊痫,头风齿痛,喉痹咽肿,中风失音,治丹毒搔

痒,瘰疬结核,去皮肤中如虫行。外用灭诸疮瘢痕。

女子崩中赤白,产后腹痛,灭诸疮瘢痕,为末封疔肿,拔根极效。

驱风逐痰。

普通八分至三钱。

所治诸病,非由风寒外邪客入者,均忌。

二三九、鮀鱼甲

味辛,微温,有毒。治心腹症瘕,伏坚积聚,寒热,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

阴中相引痛,疮疥死肌。生南海池泽。

二四〇、樗鸡

味苦,平,有小毒。治心腹邪气,阴痿,益精,强志,生子,好色,补中,轻

身。生川谷樗树上。

二四一、蛞蝓

味咸,寒,无毒。治贼风喎僻,轶筋及脱肛,惊痫,挛缩。生池泽及阴地、沙

石、垣下。一名陵蠡。

二四二、石龙子

味咸,寒,有小毒。治五癃,邪结气,破石淋,下血,利小便水道。生川谷及

山石间。一名蜥蜴。

今之蜥蜴。处处有之

味咸性寒,有小毒。

有利尿通淋下血之效,妊妇不得服用。

主治五癃结气,利小便水道,破石淋,下血。

一般一条至两条,烧灰研粉酒服。

有寒利者禁忌。

二四三、木虻

味苦,平,有毒。治目赤痛。眦伤,泪出,瘀血,血闭,寒热,酸痟,无子。

生川泽。一名魂常。

二四四、蜚虻

味苦,微寒,有毒。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症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生川谷。又名虻虫,寄生于牛身者为真品。名牛虻。

产于牛舍之中为上品。

味苦微寒,有毒。

活血化瘀,专攻妇女子脏之瘀,与少腹中之瘀血。

89

瘀血,少腹鞭满,兼治发狂瘀热喜忘,及妇人经水不利。

蝱虫为飞而食血;故主行上下之血。可以攻血。

一般一钱至三钱

下利者忌用。

二四五、蜚蠊

味咸,寒,有毒。治血瘀症坚,寒热,破积聚,喉咽痹,内寒无子。生川泽及

人家屋间。

二四六、蟅虫

味咸,寒,有毒。治心腹寒热洒洒,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生子大良。

生川泽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一名地鳖。

处处有之,多生墙壁下土中湿处,形扁小,六足,似鳖而无甲。

味咸,性寒,有毒。

蟅虫为破症瘕下血积要药,主心腹寒热,留血积聚,治乳脉不通,妇人经闭,产后

血积,折伤瘀血。

主治干血,故兼治少腹满痛,及妇人经水不利。

普通一钱至三钱。

用皂荚菖蒲,无瘀血停留者忌,孕妇慎用。

二四七、伏翼

味咸,平,无毒。治目瞑,明目,夜视有精光。久服令人喜乐、媚好、无忧。

生川谷及人家屋间。一名蝙蝠,今名夜明砂。

山洞之中,倒悬于洞顶之上。其屎供药用。

味辛性寒。

为散血明目要药,治障翳,青盲,夜盲,头面痈肿,疳积,瘰疬。

养血明日。

烧灰酒服可下死胎。

炒服治瘰疬。

治疳有效。

治目盲障翳。

一般一钱至二钱。

胃肠寒之人禁忌。

右虫鱼中品十七种,旧十六种,增伏翼于此。

二四八、梅实

味酸,平,无毒。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

去青黑痣,恶疾。能益气,不饥。生川谷。

即梅花之实,有乌梅与白梅二种,处处有之。乌梅系采半黄之梅实,用烟熏黑,再

以稻草灰淋汁润湿蒸过,白梅又叫盐梅,用大青梅实用盐腌渍,日晒夜渍,十日即成。

乌梅味酸,性平而涩:白梅味酸咸,性平。

90

乌梅为收敛,解热,消肿,驱虫之药,治久利,痢疾,反胃,去面痣,蚀恶肉,蚘

厥吐利,反胃膈噎。驱蛔虫。白梅与乌梅之效用相同。

去痹,利筋脉,止下痢,好唾口干。

止渴,调中,去痰,治瘴疟。止吐逆霍乱,除冷热利。

治虚劳骨蒸,消酒毒,令人得睡,和建茶干姜为丸服,止休息痢大验。

白梅和药点痣,蚀恶肉。水渍汁饮治伤寒烦热。

敛肺,涩肠,止久嗽泻利,反胃咦膈,蛔厥吐逆,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硫磺

毒。

乌梅极酸,能敛肝木之阳,能化蛔虫,能去坏肉,此是以木来克土,酸能收之义。

治乳痈肿毒,杵烂贴之佳。

一般一钱至三钱。

多食梅肉损齿伤筋。凡风寒初起,疟痢未久者均忌,忌猪肉。

二四丸、大豆黄卷

味甘,平,无毒。治湿痹,筋挛,膝痛。生大豆。平。涂痈肿,煮汁饮,杀鬼

毒。止痛。赤小豆,平。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生平泽。

黑大豆所制成,处处有之。

味甘,性平,无毒。

大豆黄卷为清热开胃,推陈去积要药,主行水去湿,胃气结积,治湿痹筋挛膝痛。

五脏不足,味气结积,益气止痛,去黑皯,润肌肤皮毛。

普通钱半至三钱。

恶海藻龙胆。

二五〇、粟米

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肾气:去胃中脾中热,益气。陈粟,味苦,寒,无毒。

主胃熟,消渴,利小便。

二五一、黍米

味甘,温,无毒。主益气补中。多热,令人烦。丹黍米,味苦,微温,无毒。

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

二五二、蓼实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马蓼,

去肠中蛏虫,轻身。生川泽。

二五三、葱实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平,作汤,治伤寒寒热,出汗,

中凤,面目肿。薤,味辛,温,无毒。治金疮疮败,轻身,不饥,耐老。生平泽。

91

二五四、水苏

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服通

神明,轻身,耐老。生池泽。一名芥蒩。

92

三、下经

本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

者,本下经。

二五五、石灰

味辛,温。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

子、息肉。生川谷。一名恶灰。

近山处皆有之,其石青白色,作窑烧之,则成石灰。

味辛,性温,有毒

石灰为止血要药,功能蚀恶肉,止吐血,疗金疮,又能解酸类中毒。

疗髓谷疽。

治病疥,蚀恶肉,止金疮血甚长。

生肌长肉,吐血,白癜疬疡,瘢疵,痔瘘,瘿赘疣子,妇人粉刺,产后阴不能合,

解酒酸,治酒毒,暖水臓,治气。

普通三分至一钱。

性燥,且能蚀肉,不可多服。

二五六、礜石

味辛,大热,有毒。治寒热,鼠瘘,蚀疮,死肌,风痹,腹中坚癖,邪气,除

热。生山谷。一名青分石,一名立制石,一名固羊石。

二五七、铅丹

味辛,微寒,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

通神明。生平泽。

产我国四川山中,各国亦多有之,色青,故又名青铅。

味甘,性寒,无毒。

铅为镇心坠痰解毒要药,主治积聚,噎膈,恶疮,性重平肝逆,能堕胎。

主镇心安神,治伤寒毒气,反胃呕哕,蛇蜴所咬,炙熨之。

内服用量宜少,外用无定量。

性质重坠,能碍消化,虚者慎用,孕妇忌用。

二五八、粉钖

味辛,寒,无毒。治伏尸,毒螫,杀三虫。锡镜鼻,平。治女子血闭,症瘕,

伏肠,绝孕。生山谷。一名解锡。

以醋蒸铅化合而成,日本产此甚多,我国亦有制出,色白,故亦曰白粉,以其为铅

所化,故亦曰铅粉。

味辛,性寒,无毒。

93

粉锡为外用要药,作膏药,治溃疡,制妆品,除皮病。

去鳖瘕。疗恶疮,止小便利,堕胎。

治积聚不消,炒焦止小儿疳痢。

治痈肿瘘烂,呕逆,疗症瘕,小儿疳气。

普通皆外用,内服甚少,即用,亦宜轻量。

粉钖用以制妆品,久用蚀血,反使面色不华,故妇女常用粉者,去粉则面黄,且少

血色。

二五九、代赭

味苦,寒,无毒。治鬼疰,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

沃漏下。生山谷。一名须丸。

产各处山中,我国北方多有之,色赤。

味苦甘,性寒,,无毒。

代赭石为镇虚祛,养阴血要药,功能避邪毒,治气逆,痰逆,反胃,血中热,血痹,

血痢,女子赤白带下。

带下百病,产难胞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痢,大人小儿

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

安胎健脾,止反胃,吐血,鼻衄,月经不止,肠风痔瘘泻痢,脱精,遗溺,小儿惊

痫疳疾,金疮长肉,辟鬼魅。

入煎剂钱半至三钱,水飞用五分至一钱。

下部虚寒及阳虚阴痿者忌,胎前慎用,畏天雄附子,凡使,醋淬,研末,水飞用。

赭石重镇,其色赤,又入血分,故一名血师,因其能降血也。血为气之宅,故旋覆

花代赭石汤,止噫气者,正是行血而降其气也。

二六〇、卤咸

味苦,寒,无毒。治大热,消渴,狂烦,除邪及吐下蛊毒,柔肌肤。一名寒石。

生盐池。大盐,一名胡盐。寒,无毒。治肠胃结热,令人吐。生池泽。戎盐。主明目,目痛,

益气,坚肌骨,去毒蛊。生北地。

二六一、白垩

味苦,温,无毒。治女子寒热,症瘕,月闭,积聚,阴肿痛,漏下,无子。生

山谷。

产河南山西,今他省亦多有之,画家用之,亦名画粉。

味苦,性温,无毒。

白垩主燥湿温臓,治吐血反胃泻痢,外用治风赤烂眼,疿疹搔痒。

阴肿痛瘘下无子,泻痢。

疗女子血结。涩肠,止痢。

治鼻红血,痔瘘泄精,男子水藏冷,女子子宫冷。

普通数分至一钱。

用时宜取白色者,以盐汤飞过,以免结涩入肠,不可久服,否则损五脏,令人羸瘦。

94

二六二、冬灰

一名藜灰。味辛,微温。治黑子,去疣息肉,疽蚀,疥瘙。生川泽。

二六三、青琅玕

一名石珠。味辛,平,无毒。治身痒,火疮,痈伤,白秃,疥瘙,死肌。生平

泽。

二六四、附子

味辛,温,有大毒。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

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一名茛。

产我国四川山野,亦可种植,冬播而春生苗,其初种之根,生成小块状者曰乌头,

附乌头旁生而大者即附子,又附生而变形者曰天雄,小者毒强而大者毒少,故近人多取用附

子,亦曰大附子。

味辛甘,性大热,有大毒。

附子为扶元回阳,补火退寒要药,主寒湿痿躄,症瘕积聚,命门火衰,脾胃虚寒,

治寒霍乱转筋,阳气暴脱,及真寒假热,阳气欲散,疗寒痰,寒痛,阴疽。

腰脊风寒,脚气寒冷弱,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温中,强阴,坚肌骨,

又堕胎为百药长。

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

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人身之气,生于肾中一阳,实则借鼻孔吸入之天阳,歴心系,引心火下交于肾,附

子可以振肾阳以蒸动其气。其色纯黑,味辛烈,能从下焦扶阳补气,凡极阳极阴,皆有毒,

附子之烈,正因其纯是坎阳之性,可以大毒,与肉桂不同,肉桂是补火,属地二之火气也,

附子是助热,热生于水中,是得天水之阳,故附子入气分以助阳,能补命门之火,是以火化

水,为肾与膀胱要药,火炙则无毒,水中之阳毒,过火则散,此阴阳相引之意。今用盐腌以

去毒,使附子之性不全,非正法也,举凡温药皆秉木气,唯附子是水中之阳,为温肾达阳之

正药,而得木火者,为得地二之火,能秉水中之阳,是得天一之阳。

仲景用炮附子,是制其毒也,用生附是以毒追风,毒因毒用,一生一炮,有一定之理。

炮附子可以固表虚,去肺家寒症,生附子可以去里寒,二者截然不同。医者须明辨

之,方可以用之无误。临床时可见病人因表虚而至真阳外越,我辈当以炮附子为救逆之剂。

如脉细无力,病人昏迷不识人,此为里寒至极,因而真阳不足,当此之时又须以生附为主。

主逐水,能治恶寒,身体四肢及骨节疼痛,或沉重,或不仁,或厥冷,而旁治腹痛

失精下利。

逐寒邪,回阳气。

普通一钱至三钱,大剂一至二两。

乌头附子,用豆腐蒸熟或黑大豆蒸熟者,谓之熟乌头熟附子,味淡而力薄,不能用

以救急,生者仅去皮脐,味咸而力猛,可以救急,宜慎用之,经疏曰,一切阳证火证热证,

阴虚内热,血液衰少证,均忌,忌豉汁,畏饴。

95

二六五、乌头

,味辛,温,有大毒。治中风,恶风洒洒,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

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生山谷。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乌喙。

产我国四川,故亦名川乌,与附子同种,称为附子之母。

味辛,性热,有大毒。

乌头为扶元回阳,补火退寒要药。功同附子。

主诸风,风痹血痹,半身不遂,除寒冷,温养脏腑,去心下坚痞,感寒腹痛。

补命门不足,肝风虚。

普通一钱至三钱。

详见附子。

二六六、天雄

味辛,温,有大毒。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

疮,强筋骨,轻身,健行。生山谷。

如乌头。

味甘辛,性温热,有毒。

天雄与附子之功用略同,惟一般对下元虚寒性机能衰退者及风痰症都多用天雄。

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聚,关节重,不能步行,除骨间痛,长阴气,强心,

令人勇武力作不倦。

一般一钱至三钱

热症之人忌用

二六七、半夏

味辛,平,有毒。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

逆、肠鸣,止汗。生山谷。一名地文,一名水玉。

产我国四川江浙及北地多有之,为多年生野草,根白色,入药。

味辛,性平,有毒。

半夏为除湿化痰,止呕止哕,开郁发表要药,主和胃,健脾,消积,化涎,顺气止

咳,平逆止吐,治心痛,痞结,水饮,痰气,救五绝。

消心腹胸膈痰热结满,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疗痿黄,悦

泽面目,堕胎。

制者消痰下肺气,关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生者摩痈肿,除瘤瘿气。

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

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消胸中痞,膈上痰,除胸寒,和胃气,燥脾湿,治痰

厥头痛,消肿散结。

补肝风虚。

此生当夏之半,其根成于秋时,得燥金辛烈之气,故主降逆水饮,为阳明之药,此

为真性。

一般使用生半夏以止呕吐时,多加生姜以制其毒,重症病患之呕吐,唯此生半夏可

治,学者当用之勿惧,今之医多不敢使用生药,因惧其毒性,实则此药又名婆婆药,意即可

以让人失音,并不会致命,如果失音时,只须口含生姜片,须臾声自回。

96

主治痰饮呕吐也,旁治心痛逆满,咽中痛,咳悸,腹中雷鸣。

开肺降逆,消痰燥湿。

普通一钱至三钱。

一切血症及阴虚血少,津液不足之病,均忌,孕妇禁用,用姜佐则无害,反乌头,

忌饴糖海藻羊血。

二六八、虎掌

味苦,温,有大毒。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瘘,拘缓,利

水道。生山谷。又名虎掌,今名天南星。

产我国北地,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野阴处,根入药。

味苦,性温,有大毒。

天南星为祛风湿豁顽痰要药。主风痰壅塞,中风口噤,治口歪眼斜,痈毒疥癣,小

儿惊风。

治阴下湿,风眩。

主疝瘕肠痛,伤寒时疾,强阴。

蛇虫咬,疥癣恶疮。

去上焦痰,眩晕。

补肝风虚,治痰功同半夏。

普通五分至钱半。

误服麻唇舌,得防风则不麻,凡使,宜以矾汤或皂角水浸,至不麻乃止,忌铁,用

竹刀切,阴虚燥痰忌用。

二六九、鸢尾

味苦,平,有毒。治蛊毒,邪气,鬼疰,诸毒。破症瘕,积聚,去水,下三虫。

生山谷。

二七〇、大黄

味苦,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

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生山谷。

产陕西甘肃四川等处,为多年生宿根草,根黄色,带有赤色之纹,故亦曰绵纹。

味大苦,性大寒,无毒(或作有毒)。

大黄为泻实热,荡积滞要药,主血闭热结,功能下瘀破症,荡涤肠胃,推陈致新,

调中化食,大便燥结,女子经闭。

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通女子经候,利水肿,利大小肠,贴热肿毒,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

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结,泄壅滞水气,温瘴热疟。

泻诸热不通,除下焦湿热,消宿食,泻心下痞痛。

大黄味苦大寒,形大而气烈,得地火之阴味,色黄,为火之退气所发见,故能退火,

专下血分之结,以味厚有烈气,味既降又得气之助,故走脾胃,下行更速更远。寒性皆下引。

其纯于苦味,又有雄烈之气,以气行其苦味,则走而不守。与黄连之守而不走,正好相反。

大黄是治火之药,禀地气,入后天之血分也。

主通利及结毒也,故能治胸满腹满,腹痛及便秘,小便不利,旁治发黄瘀血脓肿。

97

攻凝结,消积滞。

普通五分至三钱。

凡气分病,及胃寒血虚,妊娠产后,均忌。

拣去杂质,大小分开,浸泡约一小时,捞出沥干余水,切3毫米厚,长宽约3厘米

块片,晾干或烘干即得。

熟大黄,取大黄片,用白酒调匀,待吸收酒后,蒸约4小时,以蒸黑为度,停火闷一夜,冷

却后取出,烘干即得,酒炒至黑后,则质轻味淡,能上清头目。

二七一、葶苈

味辛,寒,无毒。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生平泽及田野。一名大室,一名大适。

产我国河南陕西河北一带,有甜苦二种,今俱以甜者入药,且多以荠子或折蓂子混

充,苦者绝少。

味辛苦,性大寒,无毒。

葶苈子为下气行水要药,功能降肺气,逐痰饮,止喘促,下膀胱水,治面目浮肿。

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沸痒,利小便,久服令

人虚。

疗肺壅土气咳嗽,止喘促,除肺中痰饮。

葶苈子多油,当能滑利,又有辛味,舆巴豆之辛有油相似,其味苦,与大黄之苦而

滑润相似,故葶苈子隐含巴豆舆大黄二者之性,故能大泻肺中之痰饮脓血,性极速降,是猛

药类,故仲景配以大枣补之,入药前须要炒过,不炒则不香,不能散。

主治水病也,旁治肺痈结胸也。

泻肺气,利水道。

普通八分至二、三钱。

肿满由脾虚不能制水,小便不通,由膀胱虚无气以化者均忌,肺气虚者亦忌,宜大

枣为辅、恶僵蚕。

二七二、桔梗

味辛,微温有小毒。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生山谷。

自生于山中向阳之地,处处皆有,叶似沙参,根亦相似而较白。

味苦辛。性微温:有小毒。

桔梗为宣肺祛痰要药,功能治痰壅气逆,胸胁气痛,利咽喉,治肺痈。

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下蛊毒。

治下痢,破血积气,消聚痰涎,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破症瘕肺痈,养血排

脓,补内漏及喉痹。

利窍,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咽嗌,胸膈滞气及痛,除鼻塞。

主治浊唾肿脓也,旁治咽喉痛。

普通八分至二钱。

凡攻补下焦药中勿入。气逆上升,不得下降,及邪在下焦,均忌。

98

二七三、莨菪子

味苦,寒,有毒。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见鬼。多食令人狂走。

久服轻身、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生海滨、川谷。一名横唐。

二七四、草蒿

一名青蒿。一名方溃。味苦,寒,无毒。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

节间,明目。生川泽。一名青蒿,一名方溃。

处处有之,可煮饮,亦可作食,自生于河岸或海滨,茎叶气味俱芬,入药,子功用

亦同。

味苦,性寒,无毒。

青蒿为清虚热要药,主治虚痨骨蒸,烦热盗汗,疟痢虚热,血中伏热,明目。

补中益气,补劳。长毛发令黑不老,兼去蒜髪,杀风毒,心痛热黄,生捣汁服并贴

之。

青蒿色青味苦,正治肝胆之相火,其节中必生红虫,乃感风化而生之虫,故青蒿为

去风清热之要药,人之痨虫皆因肝气相火,相煽而生,假血以成质,故必骨蒸而生痨虫,青

蒿节以虫杀虫,消瘀去蒸,借虫以攻血,借风气以散郁火也。

普通一钱至二钱。

产后气虚,内寒作泻,及饮食停滞,泄泻者均忌,凡产后脾胃薄弱,忌与归地同用。

二七五、旋复花

一名筋根花,一名金沸。味甘,温,无毒。主益气,去面黑,色媚好。其根,

味辛,治腹中寒热邪气,利小便。久服不饥,轻身。生平泽。

产原野湿地,各处有之,园圃亦可栽植,亦名金钱花。

味咸,性温,无毒(或作有小毒)。

旋覆花为下气祛痰健胃行水要药,主治肺胃气虚,痰水胶结,上气喘急,根能续筋

断。

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胸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利大肠,通

血脉,益色泽。

主水肿,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

降气消痰。

普通一钱至二、三钱。

病人涉虚者,忌多服,冷利大肠,虚寒人禁用。

二七六、藜芦

一名葱苒。味辛,寒,有毒。治蛊毒,咳逆,泄利,肠澼,头疡,疥瘙,恶疮,

杀诸虫毒,去死肌。生山谷。

产我国陕西一带,各省亦多有之,生山谷中,根似葱有须而多毛。

味辛苦,性寒,有毒。

藜芦为催吐要药,主风痰上塞,用吐一切恶物,通顶发嚏(嗅之),治风痫,外用

治疮疥杀虫。

99

疗哕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马刀乱疮,不入汤用。

主上气,去积年脓血泄利。

除湿泄热解毒杀虫。

普通一至二分。

多服引吐,损人元气,畏葱白,服之吐即止,有辛烈气味,入鼻发嚏不止,饮冷水

即止,能杀蝇,亦称蝇毒,黄莲为使,反细辛芍药,人参沙参,苦参,丹参,恶大黄。

二七七、钩吻

一名野葛。味辛,温,有大毒。治金疮,乳痉,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

鬼疰,蛊毒。生山谷。

二七八、射干

一名乌扇,一名乌蒲。味苦,平,有毒。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

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生川谷田野。

处处有之,生于各地山中,为多年生草本,园圃亦可栽种,叶似菖蒲,其花可供玩

赏。

味苦,性平,有毒。

射干清火解毒散血消痰要药,主咽喉肿痛,咳逆上气,降实火,利大肠,治积痰瘀

血,热气结毒。

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

治疰气消瘀血,通女人月闭。

消痰破症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镇肝明目。

去胃中痈疮。

普通钱半至三钱。

性不益阴,凡脾胃弱,脏寒,气血虚,病无实热,均忌。

射干微苦,利喉中之痰。

二七九、蛇含

一名蛇衔。味苦,微寒,无毒。治惊痫,寒热邪气,除热,金疮,疽,痔,鼠

瘰,恶疮,头疡。生山谷。

产山野之地,处处有之。

味苦,微寒,无毒。

蛇含草主治痈疮,蛇咬,清热解毒。

疗心腹邪气,腹痛湿痹,养胎,利小儿。

治小儿寒热丹疹。

普通一至二钱,外用无定量。

忌火。

二八○、恒山

一名玄草。味苦,寒,有毒。治伤寒寒热,发温疟,鬼毒,胸中痰结,吐逆。

生川谷。

二八一、蜀漆

味辛,平,有毒。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症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

鬼疰。生川谷。又名常山。

产我国陕西河南四川等地,江浙亦有之,生于山野阴湿之处,为落叶小灌木,根名

为常山,苗即为蜀漆。

味苦辛,性寒,有毒。

蜀漆为驱痰截疟要药,主袪老痰积饮,治新久诸疟,能引痰上行使吐,下行使下,

逐水消肿,杀虫,疗蛊。(春夏用蜀漆,秋冬用常山)

疗鬼蛊往来,水胀,洒洒恶寒,鼠瘘

治诸疟,吐痰涎,治项下瘤瘘。

为治疟要药,痰疟是积湿而成的,常山苗能透达以吐之。

主治胸腹及脐下动剧者,故兼治惊狂火逆疟疾。

普通八分至三钱。

凡真气虚者忌,忌葱菜及菘茗,得甘草吐疟痰,酒炒用良。

二八二、甘遂

一名主田。味苦,寒,有毒。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

症坚积聚,利水谷道。生川谷。

产陕西河南一带,自生山野间,为类似大戟之毒草,茎叶含乳液,切断则流白汁,

其根为连珠状,多节,皮有赤色斑点,内白色。

味苦甘,性寒,有毒

甘遂为行水要药,主治身体浮肿,腹胀,囊肿,攻决痰水,利大小便。

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

能泻十二种水疾,去痰水。

主利水也,旁治掣痛,咳烦,短气,小便难,心下满。

普通八分至二钱。

元气虚人,除伤寒水结胸不得不用外,其余水肿蛊胀,谨慎用之,恶远志,反甘草。

二八三、白敛

味苦,平,无毒。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

温疟,女子阴中肿痛。生山谷。一名莬核,一名白草。

产我国湖南湖北,及北地各省亦多有之,根入药。

味苦,性平,无毒。

白敛主散结聚,治痈疽疮毒,痔瘘血痢,生肌止痛,外用敷一切疮,并治面上粉刺

赤鼻。

杀火毒。

治发背瘰疬,面上疱疮,肠风痔瘘,血痢,刀箭疮扑损,生肌止痛。

普通五分至钱半。

反乌头。

二八四、青葙子

味苦,微寒,无毒。治邪气,皮肤中热,风瘙身痒,杀三虫,子,名草决明,

治唇口青,生平谷道旁。一名草蒿,一名萎蒿。

产我国南方暖地田野,为草本植物,茎直立,叶作披针形,花作淡红色,茎叶皆入

药,名草决明,子名青葙子,别有一种名决明子,与此名似而物殊。

味苦,性微寒,无毒。

青葙子为眼科要药,主镇肝明目,治赤障青盲翳膜。

治肝脏热毒充眼,赤障青盲翳肿,恶疮疥疮。

治五脏邪气,益脑髓,镇肝,明耳目,坚筋骨,去风寒湿痹。

普通一钱至二、三钱。

虚寒之人,火衰目病者不宜。

二八五、雚菌

一名雚卢。味咸,平,有小毒。治心痛,温中,去长虫,白癣,蛲虫,蛇螫毒,

症瘕,诸虫。生东海池泽及渤海。

二八六、白及

一名甘根,一名连及草。味苦,平,无毒。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

胃中邪气,贼风,鬼击,痱缓不收,生川谷。

山野多年生草本,庭园亦可种类,根黄白色,中含粘液颇多。

味苦辛,性寒,无毒。

白及为止血疗疮要药,功能逐瘀生新,补肺损,止吐血。

除白癣疥虫,结热不消,阴下痿,面上皯疱。

止惊邪,血,痫疾,风痹,赤眼,症结,温热,疟疾,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扑

损刀箭伤,汤火疮,生肌止痛。

止肺血。

敛疮涩血。

普通一钱至三钱。

凡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畏李核杏仁,反乌头。

二八七、大戟

一名邛巨。味苦,寒,有小毒。治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

肤疼痛,吐逆。

山野或平泽自生之宿根有毒草,产江浙等地,春生红芽,茎高尺许,伤其茎,有白

汁流出,根外部赤黄,内白色。

味苦性寒,有小毒。

大戟为泻脏腑水湿要药,主消水肿,袪痰涎,利大小便,泻痘毒陷。

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便。

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堕胎。

泻毒药,泻天行,黄病温疟,破症结。

普通八分至二钱。

大戟力峻,取效甚捷而用之亦宜慎,反甘草,用菖蒲解之,得枣良,不损脾。

二八八、泽漆

味苦,微寒,无毒。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生

川泽。

产江湖原泽,处处有之,绿叶绿花,茎有白汁粘人,故曰泽漆。

味苦,性微寒,无毒(或作小毒)。

泽漆主治水肿脚肿,消痰退热,敷之消疣。

利大小肠,明目。

止疟疾,消痰,退热。

普通五分至钱半。

赤小豆为使,恶薯蓣。

二八九、茵芋

味苦,温,有毒。治五臓邪气,心腹寒热,羸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节

风湿痹痛,生川谷。

二九〇、贯众

一名贯节,一名贯渠,一名百头,一名虎卷,一名扁苻。味苦,微寒,有毒。

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生山谷。

处处有之,多自生山中溪畔,或森林阴处,根黑褐色。

味苦,性微寒,有小毒。

贯众为解毒要药,功能治腹中邪热之毒,软坚破积,及妇科诸血症。

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

为末水服一钱,止鼻血有效。

解毒杀虫。

普通一钱至二钱。

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xzmz/4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