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人群性格比较暴躁,而且脸上容易长粉刺、容易口臭,那么,湿热体质秋季该如何养生呢?医院治未病科郑勇飞中医师为大家出谋划策。
湿热体质的表现
1.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2.型体特征:形体偏胖或消瘦。
3.面部,发黄发暗,面部油腻。
4.唇红齿黄、牙齿黄、牙龈红、口唇红。
5.皮肤易生痤疮,发红、脓疱。
6.口干、口臭、口苦、汗味大、体味大。
7.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异味特别大,臭秽难闻。小便黄赤、颜色很深。
8.男性多有阴囊潮湿;女性常有白带多,色黄,外阴经常瘙痒。
9.舌像:舌红苔黄。舌质红,舌苔黄厚。
10.心理特征:性情急燥、容易发怒。
11.适应能力:不能耐受湿热环境;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12.湿热体质发病倾向:脂溢性脱发、痤疮、体味、淋证;泌尿道感染,带下病、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皮肤特别容易生脓肿疮疡、容易得癣症:皮癣、脚癣、体癣、黄疸。这种体质的人特别容易出现筋骨肌肉的疲劳,易腰酸背痛、浑身疼的难受。
湿热体质中药调理
中医硕士郑勇飞医师说,湿热质人群中药调理主要以中医三仁汤加减:药如米仁、杏仁、豆蔻、厚朴、半夏、淡竹叶、芦根、苍术、陈皮、泽泻、六一散、赤小豆、蒲公英、炒黄连、藿香、佩兰、荷叶等。本方具有理气燥湿、清热利水的的作用。
湿热体质养生食谱
对于湿热体质的人群应提倡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清利湿热的食物,如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丝瓜、苦瓜、莲藕等。少吃油腻辛辣的食品。
推荐食疗方:
薏米绿豆粥:薏米30克、绿豆30克、大米50克。将薏米、绿豆和大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早晚食用。本粥具有清利湿热的作用。
薏米赤豆饮:薏米30g、赤小豆30g、荷叶10g、石斛12g;用水煎煮,去渣当水饮用。具有较好清热利湿的功效,且石斛可以起到清热生津除口气的作用。
凉拌马齿苋:准备克新鲜马齿苋,将它用清水洗净后切断,然后加入适量麻油和酱油拌均匀即可食用。
郑勇飞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先后师从朱良春、徐经世等国医大师,并师承我院著名老中医叶益平主任,尽得师传,临床精于辨证、擅用古方、研习古典针灸。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参与编写国医大师经验集,擅长中医肿瘤、顽固性失眠、脾胃病、疲劳综合征、头晕头痛、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消化不良、抽动症以及各类男科疾病。
内容来源:医院
本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