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年,纵观华语电视领域,没有真正意义上口碑收视双全的爆款。捆绑着古装大IP大制作的超级剧作几乎全军覆没,网络自制剧方面却别有洞天。本年度电视上原创综艺少有佳作,虽然老牌综艺依然坚挺,但渐渐呈现疲态。
来源:在传媒(ID:amincuc)
南方都市报、南都全娱乐综合整理
已获授权
年,华语电视领域,没有真正意义上口碑收视双全的爆款。
捆绑着古装大IP大制作的超级剧作接踵霸屏,喧哗热闹,然而收视和口碑几乎全军覆没;
倒是网络自制剧方面却别有洞天,无论题材创新还是作品质量,都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
先网后台的创新模式也许是周播剧团灭的罪魁祸首,小鲜肉无处不在则引发演技大争议;
本年度电视上原创综艺少有佳作,虽然老牌综艺依然坚挺,但渐渐呈现疲态……
和往年综艺纷纷电影化的热闹不同,最终从年头掀起话题然后登上大银幕的,是一部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纪录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
近3万多人打分,豆瓣评分9.4,这应该是今年豆瓣上分数最高的国产电视作品了。
很多人说《我在故宫修文物》说的是“匠人精神”。这个现今被用滥的词语,终于在三刷、四刷这部纪录片,甚至等到它上了大银幕之后,我们能咂摸出了点这词真正的意味。
但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的是最朴素的呈现:千百次地重复做一件事情,“浪费”一生的时间与文物为伍,在来来回回完善中进入自由之境。
片中所有的文物修复者让我想到“皓首穷经”这个词。他们都有一张从容沉静的面容,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的是手艺人在这世间安身立命的根本———“择一事,终一生”。
为什么会喜欢这部纪录片呢?大概能从它尽量接近一点手艺人的世界,便是一种喜悦了。(悠悠酱)
《欢乐颂》
《欢乐颂》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就是让国产剧有了几个像模像样的现代女性。
咱们的国产剧终于也搞出了一些让女人喜欢的女人。别以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性看同性的眼光是最挑剔的。光长得漂亮,不行,还得有性格,她们身上要有我想要却没有的东西。
让女人大胆做自己,光这一点,《欢乐颂》就甩那些哭着喊着“为什么没人爱我”的偶像剧几条街了。(花痴女王)
《小别离》
《小别离》最特别的地方,它在一堆纯娱乐纯八卦纯意淫的电视剧消费洪流里,几乎是惟一的现实题材。
《小别离》的原著,更真实,真激烈,电视剧算是糖化了的《小时代》。一部讲中学生留学的题材为什么引人共鸣,大概是由小见大,刺穿了中产阶级岁月静好的虚妄的外表焦虑不安的心。
当下中国太缺乏严肃的真正面对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了,放眼望去,全是婆媳吵架,抗日飞天,豪宅总裁麻辣爱情,长袖古装飘飘欲仙……但是人们当下的生活,当下的困境,当下的痛苦,可不可以说?怎么说?成了所有良知的电视剧制作者心头的隐痛,但《小别离》让我们这些貌似看淡一切的中年人再度回到真实世界,你不得不在别人家的小别离里思索你即将面临的小别离,思索自己究竟生活在怎样的一种生活里,以及为什么我们必须选择小别离作为我们这个时代里许多家庭的最后选择?(黄佟佟)
《余罪》
当国剧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不走寻常路的角色时,我们毫无悬念地被惊着了。
一位曾有过不凡经历的作者,写出了一个传奇警察与毒贩、悍匪、黑道大佬的交锋故事。当它被改编成同名网剧《余罪》播出后,其豆瓣评分一度飙过9分,第一季完结后稳定在8.2分以上,第二季虽有缺陷但也在7分以上,观众好评如潮。
《余罪》成功,编剧们最该夸。观看时多次感受到这部剧在向美剧和港剧警匪片努力学习快节奏与设置,让剧情变得浓郁紧张,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物命运的连续落差、接连不断的意外事故,让观众欲罢不能。(李晓娴)
《法医秦明》
没想到也可以用“节奏太快”“太专业”来形容国剧的一天。
这剧甚至比很多欧美刑侦剧的节奏更快,专业性更是堪比视听版法医教科书。几乎要跟不上主创脑回路的剧粉们,惟一能做的事,就只有不住点头:是是是,你说什么都对;不就要我们的膝盖吗?拿去!
这剧最贴切的形容就是“最合适”三个字。演技颜值双在线的张若昀、焦俊艳终于找到了他们最合适的角色。刑侦剧该有的专业性、案件性再加一点冷幽默,各种元素都最合适的剧本,在最合适的道具的助攻之下,油炸人骨、水泡浮尸、空手指……一直存在我们想象中的文字,终于都变成了3D实体。(周二)
《荼蘼》
编剧徐誉庭,是台湾编剧界一把好手。她的作品《我可能不会爱你》,在年掀起了收视和话题狂潮。新作《荼靡》豆瓣评分8.7,在一众台剧里,这评分可不多见。女主角杨丞琳凭演技目测可以直接预订今年的金钟奖。
台湾电视剧《荼蘼》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说的,就是女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到底我要爱情还是事业?
你看,这是一个多么牛叉的编剧,用一部剧,拍出了一个娱乐爆款的基本素养:提供共鸣,提供正能量。说一个能让观众思考的故事,比神马都重要。
最后表白杨丞琳吧,第一次被她美到。有智商的女人,才是王道啊。(花痴女王)
《梦想改造家》第三季
在本季官方回访后,不少网友对委托人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及生活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也看到了其实每一个案例背后,都有着一颗对生活不将就的心。
随着房价飙升,以小户型、多功能设计为招牌的旧居改造家装节目《梦想改造家》第三季一经回归,就迅速夺得了收视和话题。
在网友自发的回访中,有些改造房在外观上被打回了原形,令不少人心疼不已,纷纷感慨“如果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那么即使请了最优秀、最用心的设计师,有过最周全最实用的改造,那个叫家的地方,依然会被弄得一团糟”。(黄晓雅)
《遇见王沥川》
一个好的人设,一名合适的演员,一种自然不做作的演法也能成就一部小成本电视剧。
《遇见王沥川》拍完4年才面世,玩的是最古老韩剧梗儿:车祸、癌症、治不好———堪称国产版、男人版“蓝色生死恋”。剧情拖沓,来来回回了三十多集也未能成功翻篇;内景简陋,BGM(背景音乐)急需“出门右转”或者原地爆炸次……
然而它依旧打动了无数人。因为它选择了最吻合的演员,还原了一段最纯粹的爱情。剧中没有一言不合就承包鱼塘的霸道总裁,没有商场职场的勾心斗角,没有坏得毫无理由的女二,但最后豆瓣8.3分的高分证明了一件事:在霸道总裁动辄壁咚、车咚、床咚的时代,真的绅士依旧能击中女性内心的柔软。演员高以翔找到了绅士的正确打开方式,满足了女性对于“温润如玉”这个词的全部想象。(余亚莲)
《城寨英雄》
多部质素、人气与口碑兼具的港剧,燃起了几乎不间断的港剧复苏之年。若非要为这份港剧排行榜选出一位冠军,最符合大众口味的选择一定是《城寨英雄》。
在开播首日香港8号风球高悬下,收获平均30点、最高31点,创年内首播最高收视记录;风球解除,收视热度不减,直至大结局平均33点、最高35点,破年内无线剧大结局最高收视纪录。
有热血燃情、有美好肉体、还有侠义情怀加持的《城寨英雄》,在豆瓣斩获8.7的高分,比大家熟知的年爆款剧《使徒行者》还高出0.6分,《城寨》的高收视、高热论度,也是自《使徒行者》以来,近一年半的港剧巅峰。(蔡丽怡)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
开画豆瓣8.8分,截至目前依然保持8.6分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是国内盗墓IP改编系列电视剧中分数最高的一部。
在以“业界良心”著称的正午阳光团队打造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气质严谨的团队是如何用正剧的方式去拍一部盗墓剧:“节奏紧凑,贴合原作”,这是《精绝古城》被认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如何能平衡原著粉和新观众,并保有一定制作水准;同时既不“尴尬地上交国家”,也不提倡盗墓,输出正确价值观,《精绝古城》算是一部靠谱的作品,创作者诚意十足,大家也看得乐呵。(田园)
《老九门》
在高颜值主演+超级IP题材的加持下,《老九门》网络点击量突破百亿,“张大佛爷”国民度爆增,爱奇艺年度网剧王的皇冠戴得稳稳当当。
多屏时代,90后、00后逐渐掌握消费话语权。《老九门》正是在此基础上一盘精心计算的生意。长得好看最重要———粉丝看脸!赵丽颖,娇憨甜美;张艺兴,白衣清秀。尤其是演张启山的陈伟霆,出门穿军装、在家披睡衣、待客换西装、探险有皮衣,开播不过五六集已经换了五六个行头。而且,他出现的每一个镜头,画面都华丽得好像在拍MV,于是,《老九门》48集,没有陈伟霆的每一帧画面我都想快进。
《老九门》制作态度是诚恳的,只不过,路跑偏了,还没人能拉回来。豆瓣上,这部剧评分5.6,没及格,不冤。(江波)
《极限挑战》第二季
《极限挑战》第二季正式收官时,收视率高达3.26%,位居当日全国综艺节目榜首,全国同时段排名第一,连续十二周蝉联周日综艺冠军,还诞生了新话题人物“朱碧石”。
会玩的人和好玩的人在一起,突破套路地玩。《极限挑战》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找到了这六只被综艺之神眷顾的MC,而且在第二季节目里“男人帮”的艺能感还在继续发光!
罗志祥本季甚至以反串的“朱碧石”一角成功出位,甚至连单曲和MV都发了……大牛堪比东野圭吾,也推算不出三傻和三精的套路,六只永远是让观众一路紧张又笑到劈叉的宇宙规则破坏王。他们之间诞生的各种花式组合男男CP,在节目播出后还常驻热搜。(黄晓雅)
《青云志》
《青云志》自播出到收官之际,全网总网播量已经达到亿,微博主话题阅读破亿,百度指数达到万,微指数达到24万。
《青云志》的主演们都长得好看,长得好看的人演古装剧是有优势的,至少他们耍剑定格时都很好看。就算是国产剧一直被诟病的特效,《青云志》也超过了五毛钱。
但也许钱都花在演员、服化、特效、场景设计里了吧!《青云志》的编剧才能就捉襟见肘,《诛仙》原著一些人设在剧里强行“张冠李戴”,整部剧没有原著“天下风云出我辈”的气魄。现在看到的是一群好看的主角们演绎“你爱我我爱她她爱我又不说我爱你”之类的鸡毛蒜皮。
而这盘混乱的爱来爱去,又不如《花千骨》那样真的可以“虐”到观众……虽然网络爆了,但《青云志》电视收视率极低,问题也是很多国产电视剧的问题。真正让人追看下去的动力还是故事。(江波)
《亲爱的翻译官》
开播首日,各大实时数据均登榜首,至收官日蝉联三网(31城、52城及全国网)收视率冠军宝座。若以收视率论,当之无愧的年度冠军。
然而,该剧口碑却无法与收视率相匹配。“这电视剧演员演技全都不在线”“翻译官讲翻译的口型都对不上啊”等恶评如潮,豆瓣1.5万人打出了4.9的分数,远在及格线以下。
最糟糕的是,它打着“国内首部聚焦同声传译的电视剧”噱头亮相,原本以为会是一部与众不同的高大上职场剧,但最终呈现的却是一部智商和情商都不在线的狗血言情剧。口型、道具、场景均无一处专业,甚至连剧名《翻译官》都是现实中查无此称,遭致翻译界人士强烈批评。其实,只要编剧和剧组在前期筹备阶段,能对翻译行业进行深入了解,都有可能在爱恨情仇包裹的剧情里展现该行业的真实状态。可惜,《翻译官》完全没有做到。(叶深)
《麻雀》
年度收视率亚军,掀起了一场关于谍战剧要不要偶像化的大讨论。
《麻雀》养眼,开播伊始就自带话题度,李易峰、张鲁一、张若昀、尹正化身为四位有型有款的“民国男模”在“76号”疯狂“走秀”。同时掀起了一场关于谍战剧要不要偶像化的大讨论,并发酵为关于颜值、人气和演技的大讨论,引发了对“小鲜肉现象”的疯狂吐槽。
《麻雀》在收视率上的胜利则是群戏的胜利,玩的就是“三国杀”、“四国杀”乃至“多国杀”,没有绝对的敌人。单就剧情而言,剧中人物都有从各自角度出发的完整人性,反派不再脸谱化,坏的有迹可循。
最后必须承认,有王劲松、张鲁一压阵,《麻雀》是一部配角更出彩的电视剧。(余亚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