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如何用产品经理思维去创作一本小说

几年前一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更是让大多数人立志进入互联网行业当产品经理

这里我们就把我们的书当成产品,利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创作它,运营它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善于发现需求,做出优秀产品,注重用户体验,积极运营

需求

我们创作小说时应该想一想

我们的小说满足了用户什么需要?

用户为什么不去看电影打游戏和朋友玩而去看小说?

用户为什么看你写的小说而不看别人的?

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点,这是一个物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科技的发展让大多数人摆脱了衣食等基本需要

人们从而有时间去娱乐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现在市场上的任何产品基本上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市场经济的本质矛盾还是生产过剩,消费不足

所以我们要全球化开拓新的市场,我们要寻求科技革命创造新的市场

拿小说来说,古代没有多少人识字,会写字的人更是凤毛麟角,那时候的文学作品少之又少

现在呢,文盲基本消失,任何人都会写上那么几段

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促进了信息大爆炸

从平台生产内容到专业生产内容到用户生产内容

每一天,互联网上都生产创作了数以亿计的内容

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人只要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就能在网上发表意见,创作文章,录制歌曲,视频……

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信息爆炸造成了无数的信息噪声甚至污染,个人越来越难以脱颖而出,无数用户沉浸于碎片化阅读,获取虚假的满足感

产品

互联网只是文学创作的一个载体

过去的小说只要内容好,满足时代需要就能火

现在已近是酒香也拍巷子深的年代了

产品和运营谁先行?

笔者还是觉得产品为王,内容第一

产品有了美誉度并且能够满足用户需要,创造用户价值,再进行推广运营,追求知名度。这是最保险的做法

如果把推广运营放在首位,短期内可能获得大量用户,但产品质量跟不上的话,长期来看还是得不偿失的,不过这样做能迅速占领市场

两者各有优劣,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创作小说还是要把小说的可读性放在首位,小说好看了,用户自然会买账

那些靠运营包装打造起来的作家和小说,往往是赚一笔就走,做的是短期买卖

小说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小说读者才买账?

换句话说读者需要什么类型的小说?

首先我们要明确用户群体

即我写的小说是给谁看的,给男的看?女的看?哪个年龄段的看?那个阶层的看?哪个……

然后细分市场

即我要创作那种类型的小说,爱情小说?青春小说?官场小说?历史小说?推理小说?

最后是挖掘发现该市场该用户群体的需求

即他们为什么读这么一本书?

为了爽?为了学知识?为了显得自己有态度?为了……

这里笔者举个例子吧,四娘郭敬明的书为什么早期大火,还有《小时代》系列电影口碑那么差,为什么用户还挤破脑袋去看?

因为人家定位定的准,你认为人家的书差电影烂,是因为你不是人家的目标用户

四娘早期的目标用户就是三四线小城市没见过什么世面但又对上层社会有所憧憬爱做白日梦有一点公主病的小女生

她们可能是初高中生,可能是涉世未深的小孩……

而四娘作品的主要类型算是青春伤感类的,辅之以都市、玄幻、校园等背景,抓住这些小女生对上层社会的憧憬,中二年纪莫名伤感需要得到共鸣理解等需要,大大火了一把。

近几年张嘉佳,大冰等作家火了,什么《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阿弥陀佛么么哒》……

你说没读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爱看书

其实他们抓住的目标群体也是一二线城市,生活苦逼想出去看看兜里没几个钱想谈恋爱又怕被伤害的年轻人,这算是都市情感暖心类型小说

中国很多年轻人(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北漂……)都飘在外面,一方面内心孤独偶尔会怀疑自己的生活因此需要有东西来慰藉他们

另一方面这几年旅行梦想读书小清新文艺情怀匠人这几个词大火,人们想让他人认为自己有情怀(虽然这个词被罗永浩玩烂了,哈哈),因此需要得到一件东西来证明一下

正好一本书打着情怀文艺的标签,又花不了多少钱就能买到手,这个市场也就繁荣喽

连《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谁的青春不迷茫》、《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这种笔者眼中的烂书都能火

其实前面两位的书,笔者觉得也不咋样,只能说这个市场太不理性了

人们说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但真理总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部分人只是乌合之众而已

如果你想挣钱,一定要读各种心理学经典书籍

然后细分一个市场,选择目标人群,分析他们的需求需要,开始创作

如果发现不了怎么办,就跟风吧,不过一定不要无脑跟风

四娘的作品跟风的人太多了,最后发展为各种霸道总裁各种玛丽苏

当前笔者还是推荐跟风张嘉佳,大冰,安东尼等所谓的“文艺”“情怀”作家,他们早期的始祖是三毛,安妮宝贝…

这个市场现在热度正在减退中,不过进入还能分一杯羹

首先你文笔要“好”,善于堆砌词汇,或是故弄玄虚

其次要学会无病呻吟,多用泪流满面,颠沛流离,朝九晚五等装x词汇…

最后要自己要自吹自擂,书中人物要“作”,书中内容,情节等最好让读者读完什么也想不起来,然后好像又获得了一种虚假的满足感和感动

年前咪蒙“老师”的《致贱人》《致low逼》刷爆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sxdzz/5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