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炒了4年,也被骂了4年。《爵迹2》终于在郭敬明的金口官宣下,确定12月网播了。如果真要说是旧梦,那对于很多人来说,恐怕也是不想再提起的噩梦了。一部聚集了当时国内顶尖流量的斥巨资科幻大片,结果换来的却是网上骂声一片,豆瓣3.8的评分,更像是一个笑话。以及,郭敬明当众痛哭,留下一句经典的伤痛文学:“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啧啧,闻者心生怜惜,但郭敬明这几十年来身上的争议,也并非空穴来风。他可是实打实,通过“黑红”走上人生巅峰,然后越走越歪的经典写照。01折纸时代纸媒,是郭敬明的老本行了。在那个韩寒都在本本分分写文章的时代,郭敬明已经将炒话题、立人设玩的炉火纯青。出版公司“最世文化”不如说就是一家经纪公司。他包装作者和画手,以明星形象让读者欲罢不能。在畅销杂志上,记录他跟作者们的吐槽日常,有时候比主推的文章更吸引人眼球。这就类似今天的明星真人秀,毕竟对于经过包装的耀眼人物,谁还没有点窥探欲呢?而郭敬明就是用他敏锐的嗅觉,最早探知到这一点的。当然,他也得益于在当时还非常新鲜猎奇的营销手段,玩的一手粉丝经济,赚得盆满钵满。将读者变成粉丝,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极大增加了粉丝粘性,让郭敬明旗下作者的书籍销量一骑绝尘。当时的签售会场面之火爆不亚于SNH48的握手会,可以说是现象级的疯狂场面。(旗下作者安东尼的签售会现场)值得一提,今天在网络上争议最大的发S卡事件,其实也是郭敬明的老手段了。年,郭敬明举办了一场文学选秀,用来选拔文学新人。从海选开始,郭敬明就在自家的《最小说》上,每个月连载最有特色的选手,实现了选秀和杂志销量的双赢。对于选秀来说,形象好的人会得到额外的曝光,在海选阶段就积累起了人气。(古早网红之一的麦洛洛当时也投稿了)但看似透明公开的选拔,郭敬明手上还是攥紧了一张“颜值的免死金牌”美男作家叶阐,就用美色拿下了这张总决赛通行证。当时他的作品,被同届选手公开辱骂,“写的什么玩意儿”,公开评分上大多数评委的评分,也都给的相当难看,但也阻挡不了叶阐“拿到S卡”。他从海选一路挺(保)进(送)总决赛。居然还拿了亚军。这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包括可以制造话题,郭敬明非常热衷于跟旗下的帅哥互动,还牵头带出一波后宫式讨论,“四爷到底宠幸谁?”《小时代》的出现,也正是比赛办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让这部小说拥有了超高讨论度。有个非常惨烈的对比,当时中国的传统文学期刊的全部发行量加在一起,才能抵上郭敬明旗下5本杂志的发行量。但,也是《小时代》让郭敬明打开了真正的“群嘲”局面。02光影时代从纸媒走向影视,郭敬明炒话题带热度的手段,运用的虽然更加娴熟,但显然观众都不傻,已经不吃他这套了。他第一部被影视化的作品是《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事件不可避免地给电视剧带来了负面影响。那一年《奋斗》爆火,《梦里花落知多少》糊得悄无声息。首战告败,但郭敬明越挫越勇。他有自己的野心和规划——他要自己当导演,把《小时代》搬上大银幕。从宣布开机起,这部电影的新闻就没断过。郭敬明血雨腥风的体质此时成了维持曝光量的最好助力。他和剧版《小时代》导演瞿友宁展开骂战。光是围绕陈学冬的角色就大战了八百回合。顾里的选角也引发了一波又一波讨论。当初戚薇的呼声很高,两人在微博上也有亲密互动。放到现在看,这不就是妥妥的。。。遛粉?最后选定郭采洁,引发了很多粉丝的不满。从年到年,四部《小时代》陆续上映。豆瓣均分不过5,票房却高达18亿。很多人应该还不知道,《小时代》系列是由两次套拍剪出来的。也就是说,只拍了2次,却剪出了4部电影。我直呼好家伙!当然,它也开创了IP改编+流量明星的先河。尽管被批剧情狗血、价值观扭曲,许多人大骂郭敬明把电影拍成了PPT。郭敬明却并不在乎——真金白银到手,你们爱怎么骂就怎么骂吧。但,同样的套路在《爵迹》上失灵了。这个号称是中国首部全真人CG电影。投资巨大,最终却以3亿多的票房惨淡收场。(图源:艺恩数据)毫无意外,这部电影也遭到痛批。首先,情节莫名其妙。冲着流量明星来的粉丝们也很失望。真人建模太假了,每个人物脸上都像戴着磨皮过度的面具。连身材比例都很诡异。如果要讨好粉丝,至少要做到把明星们拍得美。可《爵迹》连华丽的壳子都没做好,更别说压根就看不到的演技和影片内核。在《爵迹》上谈这个更像是个笑话。但这次郭敬明淡定不了了,真金白银没少花,面对观众哭唧唧,也并没换回一丝同情。要是哭好使,你说毕志飞还会不会挨骂呢?可惜,身处争议中心的他根本不相信,同样的坑观众就算再傻,也不会踩进去两次了。毕竟,观众早就受够了华丽空洞的文化垃圾。再做一个对比看看,当年几乎零宣传的《湄公河行动》成为最大赢家。这是年,用实力打江山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也就是说,郭敬明快要来到他的“炒作末路”了。郭德纲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挣的钱有一半是挨骂的钱。这一次郭敬明骂没少挨,钱却没赚到。03刺金时代但是无奈的是,时代永远给热度机会,给流量机会,给郭敬明们施展拳脚的机会。书圈没得混,电影圈混不下去,郭敬明就瞄准了新的机会。就是终于在不停变化的世界站上风口的——综艺时代。对于素人,有团体选秀、说唱选秀、演技选秀...对于明星,有揭秘私人生活、婚姻生活、子女生活...没有话题,就用剪辑制造话题,刻意弄出明星之间的撕逼现场,供观众娱乐。搅得娱乐圈更是一滩浑水。但,这不就是郭敬明的花果山吗?太适合他生存的生态环境了,他也算真的众望所归。年《最强大脑》第三季中,郭敬明和北大教授魏坤琳现场起了冲突。“郭敬明愤然离场”的报道铺天盖地,为节目狠狠刷了波存在感。选秀节目又开始火爆的时候,郭敬明被请去做了一档男团选秀的导师。这个糊到不行的节目最出圈的时刻,大概是郭敬明亲自帮选手修图反被喷,结果怒而取关小爱豆吧。不过郭敬明大概还是不想放弃电影梦的。当他收到一档关于演技的综艺的邀约时,居然真的答应了。观众看到导师阵容时大概也觉得不可思议。郭敬明怎么有资格跟陈凯歌、李少红、赵薇、尔冬升坐在一起,对台上的演员评头论足?效果惊人。《演员请就位1》中,郭敬明用诡辩噎住了李诚儒,一时间全网都在讨论两人的骂战,成功带起热度。节目组喜闻乐见,第二季又把郭敬明请来了。而郭敬明也不负众望,一张S卡又霸占了几个热搜。但,腹黑的分析一下这背后的逻辑。郭敬明真的不知道自己这么做会被骂吗?恐怕,他就是来当这个小丑的。就像《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期中的杜华一样,郭敬明承担着制造话题的任务。他明白这张S卡给得不应该,也明白李诚儒的话是什么意思。但他还是要这么做。为了话题,为了钱。这不就是他,郭敬明存在于娱乐圈仅剩的一点意义了么?不得不说这也相当悲哀。郭敬明有过属于自己的时代。可时代仍然在不停变化。如果他不能从批评中得到教训,仍然坚持自己的“表演”,总有一天人们会厌倦“小丑”。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会被大众抛弃,被资本抛弃。对了,郭导新作预定圣诞节上映,差不多就是《演员请就位2》完结的时候。换句话说,他现在这么疯狂搏出位,是为了什么呢?一切都只不过是资本的游戏和挑梁的小丑罢了。点“在看”,演员该为角色服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sxdzz/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