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派文艺女青年的祖奶奶亦舒老师曾说:
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这成了很多人心中的judge金句准则,甚至有了“人缺什么就秀什么”的谬论,真的是谬论啊,晒自拍的人缺美貌吗?晒美食的人缺吃缺喝吗?秀恩爱的人当然不会是单身狗啦。你这么缺心眼,咋就不见你晒心晒眼。
据说,现在的情感培训课程,有专门教人怎么打理朋友圈的,手把手教你朋友圈钓凯子撩妹子,好多人提问:究竟怎么发朋友圈才显得不黄(S)歇)(B)啊。
我告诉你哦,朋友圈无论怎么发,都会显得很黄歇的。
那么我们应该闭嘴吗?当然不。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社交方式,前不久我跟一个人撕逼,同她宿敌已久,想下手撕,一直都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缺口,谁知道这人自己福薄命薄,欠下几千万赌债被追杀跑路了,我当然很开心,立刻在朋友圈大肆宣扬这件事,要不是因为没什么钱,简直想给在座的每位朋友每人一个大红包。
然后我爸妈看不下去了,忧愁地问我,你这样高调地贬低人家真的好吗,朋友圈是个公开场合,总有人会去跟她讲吧?
我立刻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可不就是想让别人去跟她说,你骂一个人,她自己都不知道,你骂她干嘛呀,你报复过人没有?报复的乐趣是什么?不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吗?
想想看,如果我要去她家泼屎,可能我上一秒泼完她下一秒就发现了,立刻清理干净,我等于白忙活半天,如果我要打她,我还得打电话通知我们当时的所有同学,所有朋友,班主任,学生家长,诚邀各位前来见证这一刻,那么多人,档期真的很难调诶。现在好了,我发个朋友圈,大家奔走相告,也太方便了吧,赞美互联网。
我爸妈听完,摇摇头走了。继续去他们的朋友圈扮演三好中年。
朋友圈的诞生使得人人都有了暴露自己的窗口,终于可以推销自己了。连彻底没赶上博客、微博、qq空间的那一拨人,也都在朋友圈努力的绽放。它决不仅仅属于我们撕逼一族。
父母辈已然成为朋友圈旅游主力,一堆莫名其妙毫无美感的风景图,要构图没构图,要意境没意境,还分分钟挤进一个未经加工的灿烂笑脸剪刀手。文案是:享受人生,快乐每一刻!
就连我76岁的远房姑奶奶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