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三九贴

昨天(12月22日)11时27分,迎来冬至节气,此节气过后,气温会大幅下降,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数九”习俗,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数“九九”八十一天,“出九”之后寒冬差不多也就结束了,到时就是温暖的春天了。

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就是“三九”,在节令上为“大寒”,这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但这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

《黄帝内经》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将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于是选择在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三九"时节进行穴位贴敷,“三九贴”也就应运而生,这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一种传统外治疗法,通过贴敷“三九贴”,可以扶正祛邪,调补阴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甚至有加强和巩固夏天“三伏贴”的疗效。

三九贴免费贴敷时间:

一九贴:12月23日-12月24日

二九贴:12月31日-年01月02日

三九贴:年01月10日-年01月12日

特别注意:

孕妇、阴虚火旺体质、醉酒、皮肤破损等人群不适合三九贴;进行贴敷辨证取穴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九贴主要针对哪些疾病?

图片来自网络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咽炎、扁桃体炎等。

妇科疾病

宫寒、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头痛、产后风寒症等。

骨关节疾病

颈椎病、腰椎病、老寒腿、肩周炎、颈肩腰腿痛、腰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

儿科疾病

厌食、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

其他疾病

阳虚、免疫力低下、脸色发白、怕冷、四肢凉、爱出汗的阳虚体质。

除“三九贴”外,冬至过后养生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冬至保健小技巧

着装去寒就温

中医认为,头面为诸阳之会,常暴露在外而易受寒邪侵扰,因此在户外要特别注意头面部的保暖防护。

寒从脚下起,脚离心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抵御寒冷的能力较差,更易受寒。

除了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每晚睡前还可以用热水泡脚,舒筋活络,促进气血运行。对于患冻疮的人来说,可选用麻黄、桂枝、花椒、细辛等中药煎取汁浸泡洗浴,其效甚佳。

图片来自网络

运动强度要小

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运动的时长和程度,并结合冬季装束多、阳气易郁积体内的特点选择一些强度不大的运动,使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宜,还可促进机体气血通畅。

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保健运动场地要求小、运动量适中、安全性高、老少咸宜,是适宜在冬季进行的锻炼。

图片来自网络

多泡脚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气候寒冷,泡脚除了能够驱寒,还可引气血下行,缓解疲劳,提高睡眠质量,下面推荐六种可以用来泡脚的中药。

?陈皮:排出体内的湿气、消除痤疮,还能润肠通便,防止便秘。

?艾叶:驱寒,加强抵抗力,通经络,治痛经,还能去除脚癣。

?当归:活血化瘀,不仅可以缓解月经不调和炎症,还可以改善眼袋、黑眼圈、虚胖水肿,对舒缓情绪也有一定的效果。

?红花:有通经活血、暖宫驱寒的功效,用它泡脚可以改善女性痛经。

?食盐:改善腿脚肿胀,还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起到消炎止痒杀菌的作用。

?益母草:益母草有活血化瘀、驱寒祛湿的作用,可缓解因气血不通引起的月经紊乱、痛经、月经量少等问题。但月经期间血量多者不宜使用。

每次泡脚时长在20~30分钟;水温在45℃左右,不可过高;睡前1小时泡脚为宜;毛巾裹脚泡可更好地促进血液循环。

泡脚后还要注意脚部护理,可适量涂润肤乳,防止脚部干裂。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我的双节攻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sxdzz/10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