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洗玻璃杯时,和小伙伴们聊起了我以前总是一不留神就洗坏高脚杯。是直到了解了高脚杯的制作才知道深层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玻璃杯本身的脆性,而是因为高脚杯的独特结构!??想着或许有人也和我一样百思不得其解,还以为自己天生神力,一不小心就大力出奇迹了,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做个解释。
这次选的是「人工吹制」的方法,流程看得会比较清晰。在很早以前的《压制玻璃,平头老百姓的水晶石》一文中,我们是写过手工做玻璃果盘的,详细的温控和冷却等步骤都写过,那今天这篇就只讲主要制造环节啦~
高脚杯结构直接上解密环节,高脚杯的制作其实是把熔融的玻璃按顺序分成了三份,分别是杯肚、杯挺(就是高脚)、杯座,依次做好一部分再加一块熔融的玻璃继续做下去,就形成了「三合一」的高脚杯。??这个配色不是很美,红黄蓝的颜色是我故意标示的...大家凑活看吧!吹出雏形熔融的一滩玻璃在被卷绕到吹管上后,吹制手艺人先吹个大概雏形。这种吹制法,从巴比伦人发明到现在都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小时候看吹糖人,也是这么把麦芽糖吹成中空,然后捏小动物~机器定型接着把刚这雏形放在模具中继续吹制,与此同时也在缓慢降温。我们之前写「玻璃罐」、「酒瓶子」的制作,也是放在模具里吹制完成的。这时候溢出模具的玻璃杯身暂时不用管,回头自有安排~拉长高脚再来一滩熔融玻璃,要开始制作细长脚部分啦~就是这里,让高脚杯有了第一个玻璃的粘结点,受力性能会比其他地方低很多。还在半熔融状态的玻璃,还颤颤巍巍的,被小心地缓慢拉长,非常像是在揪橡皮泥了...再用木制模具把高脚定定型。注意看杯身的旋转,在整个制作高脚的过程中,杯身是一直在被绕着圆心做自转的,毕竟是对称造型...转匀杯座再剪下一段熔融玻璃,这就要做杯座了。一个高脚杯的第二个粘结点,另一个受力比较差的地方也就出现了。用来给杯座做定型的工具非常有趣,杯身依旧在自转,用这木夹子把杯座夹出平整的一片圆来。再换一个开口小工具,把杯座朝下稍微压出一点弧度,搞出更好看的造型。之后再把杯座底部压个平整。切出杯口现在就该切掉多余的杯身了。整个旋切的机器如下,这里你看起来是杯托被拿住了做的旋切,实际上受力都有做过计算的。原理是啥呢?我们都见过护士开「安瓿瓶」吧...就是用的砂轮片把瓶身做的旋切,我做了个手动切去高脚杯多余杯身的动图,机器里也是类似的一个装置~磨平杯口到了处理杯口的步骤,先是高脚杯被机器夹持着,做第一次的粗略打磨,用的是目数较低的砂轮在磨口。再一次的精细打磨,就需要用到目数较高的砂轮带了,把整个杯口做平整。圆润杯口被打磨过的杯口依旧锋利,现在还需要上机器做一次重新烧熔。靠着半熔融状态下玻璃液自身的表面张力,回缩之后就让杯口的边沿变圆润了~打包售卖在人工质检后,做个易碎品防震的包装,一个高脚杯就做好等你来买了。正确擦洗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们看完了整个制造过程,知道高脚杯并不是一体成型的,而是由三部分组成,有两个粘结点。这两处受力性能比较差,所以,在擦洗杯子时,是不能用手拿着细长脚或杯座去擦洗杯身的!两个点的受力距离过远,一不留神就会把杯子拧碎...正确的擦洗拿法如下图,要有一只手去托着杯肚,另一只再做擦洗。这都是我洗坏过N个高脚杯的教训啊...等等!Cast还有话说...有时候人生遇到一个糟糕的境况,也很怕像高脚杯一般易碎,好在有保险这一机制还能帮着渡过难关。但现在保险业的水又很深,普通人多少都会摸不着头脑。如果你有买保险的需求,可以去看下前天我们推送的《住过一晚两万的ICU后,我还是劝你不要轻易买保险》,里面有关于保险科普的免费直播公开课,下一次直播时间是年4月11日,也就是周日晚上19:30,或许对你有所帮助。校对:Cast+江小丧
截图:Cast
文中Gif截取自日本TheScienceChannel频道的THEMAKING视频P89《高脚杯》、YouTube博主Bleywaren的《RiedelSommeliersWeinglasProduktion》、ACHICAformerlyCasafina的《RiedelSommeliersCollection-Celebrating40Years》、EVERYTHINGbut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