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目眩、恶心欲吐,这可能不是贫血或者高血压病犯了,而是“耳石”在作怪。近日,医院医院帮助患者廖女士治好了令她苦恼多天的耳石症。
据了解,廖女士每天进行起床或者弯腰捡东西等改变体位的动作时,就感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要休息片刻才能缓解。随后,医院就诊,症状并未减轻。
近日,廖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针灸二科进行治疗。针灸二科黄建主任通过体位检查,确诊为耳石症,判定病人耳石脱落的部位后,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制定了一套细致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黄建主任为廖女士进行了手法复位,并配合中医针灸治疗,廖女士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消失,人也变得精神起来。此次的治疗效果及科室医护人员热情、周到的医疗服务使廖女士及其家属感到非常满意。
科普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指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的眩晕,为内耳引起的眩晕病,属于一种自限性外周前庭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头部运动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短暂的眩晕伴眼球震颤。
耳石——耳石肉眼是看不见的,虽然叫耳石,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石头,而是存在于内耳的碳酸钙结晶。每个人的耳朵里都有着小小的结晶体,正常人的结晶固定在椭圆囊和球囊,一旦当其脱落,离开原有位置,掉落到别的平衡结构中,如半规管就会引起眩晕。
耳石症引起的眩晕虽然让人感到很不适,但它是一种良性疾病,对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损害,有些患者不需要治疗也可以自愈。大部分患者只要明确诊断,通过治疗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的是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多可通过1-2次复位成功,部分患者需要经过多次手法复位。检查及手法复位过程中会诱发眩晕,小部分患者会有一过性恶心、呕吐、心慌等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复位成功后短期内很少复发,部分患者反复发作,需与其他疾病鉴别,必要时行头颅核磁共振排除中枢性疾病。
编辑:黄永刚
审核:唐杰
供稿:针灸二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