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看完就再没看过国产电影,打击太大。最近看到网上很多“砖家”喷,就去看了下。槽点是不少,不过可以很明显看出吴京的认真。下面主要说下我认为里做的好的和可以改进的细节。都是枪和战术方面的。不确定的地方我标出了英文。技术问题请召唤叫兽daboboye。感谢小手BucK_KARMA对本文的指正。水平有限,如有错误,欢迎指出。注意严重剧透!
把枪管露出窗户或者平台外的都不是狙击手。这个细节吴京做的很好,没有把枪管露出去。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现实中狙击枪的枪管最好不要接触任何东西,因为这会影响枪管本身的震动频率,从而影响精度。而且影响非常大。有人做过实验,往雷明顿枪管上缠一层迷彩布,就会丢失1MOA的精度(91.44米距离上散布2.54厘米)。
多数狙击镜的镜头盖是可以旋转的,默认是旋转到上面。吴京这里旋转到下面,不遮住视野,理论上也更不容易被发现些。(因为转到上面会翘起来一些)
需要改进的是,这把88狙是橡胶的。另外,吴京用的这个瞄准镜外形明显不是PSO-1,但却是PSO-1的瞄准分划。
俄罗斯的PSO-14倍瞄准镜
吴京使用的狙击镜分划与PSO-1是一样的
现实里PSO-1的瞄准分划
在狙击镜的分划上,必须要为吴京的严谨点赞!即使是好莱坞的电影里,狙击镜的瞄准分划也有很多瞎扯淡的。但是里的瞄准分划却很真实。除了前面提到的PSO-1,丛林战中反派狙击手M14上的狙击镜分划也是真实的。应该是改良版本的GermanPost。这种加粗瞄准线的分划很适合在丛林里使用。
常见的几种狙击镜的瞄准分划
吴京在开枪救人质的时候,故意加上了深呼吸的声音,并且在呼吸间隔开枪。这个细节做的非常好。不过需要改进的是,吴京在开枪的时候食指不是慢慢压扳机,而是突然压下去,这一点很明显不对,违反了狙击常识。
3种常见的狙击手呼吸控制方法和扣扳机的时机。
第一次见国产电影里这么战术的56-1赞!而且这个边跑边打的动作非常专业。需要改进的地方是AimpointPRO/M2/M3是山寨的;AK在护木上装红点不需要这么高的镜架;演员的眼和瞄准镜的高度差太多,明显不是在通过红点镜瞄准。
枪稍微倾斜,左手从下面拉拉机柄,之后好像还有一个类似检查枪机复位(Makesureit’sinbattery)的动作,专业!
用一小段皮卡汀尼导轨弥补DeltaRing(不知道怎么翻译)上没有导轨,虽然那一块一般都不装瞄准镜(晃动大)但还是要为这个细节点赞。有几个国产电影会这么做呢?
这个是没有在DeltaRing上装那一段皮卡汀尼导轨。貌似还装了改进版的拉机柄。需要改进的地方是Magpul的觇孔没有立起来;对右撇子来说,枪带也挂反了。
近处的那位用的Magpul觇孔立起了,但中间那位的觇孔没有立起来;远处那位用的是好像LMT的觇孔,但是明显没有在瞄准,因为眼睛完全没看觇孔。
好像是把导轨(Riser)当后瞄用了。。。另外两人的视线完全不是在瞄准射击,剧中有很多类似的瑕疵。
M多管机枪的一个镜头。掉下来的明显是旧弹壳,其实稍微洗一下就会效果很好。
在“金手指”方面做的很好,虽然还是有一些,但应该是国内电影中最好的了。
剪掉食指的手套,细节赞!因为吴京是狙击手,带手套会影响对扳机的敏感度。另外这个画面是吴京在单手换弹匣,用弹匣抵住95-1的弹匣卡笋,并且撞掉装训练弹的弹匣。
也是在单手换弹匣。打仗时喝水还要用水壶就太土了。第一次在国产电影里看到饮水管,没注意有没有连接水袋。
看过国产电影里95装战术灯,在是第一次看到战术灯装鼠尾并且黏在枪身上。需要改进的地方是这个黏的位置不对,左手根本够不着。
另外,这个士兵好像在做上膛检查(PressureCheck):装上弹匣,枪机复位后,轻拉拉机柄,看子弹是否在枪膛里。
这是我认为全片最漂亮的三个细节之一。与上面的类似,上膛检查。不过这次更明显。因为相比别的枪,AR(也就是M16,M4等的统称)更容易出现弹匣没有上紧,拉了拉机柄后却没有子弹上膛的问题。虽然上膛检查这个动作很普遍,但即使是在美国军事题材电影里,类似的镜头都不多。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作为这么牛逼的雇佣军老大,怎么用了只这么老的M16A1?(不是平顶上机匣,没有ShellDeflector(就是抛壳口后面那块挡子弹壳的突起),能连发)
参考了一些里的东西:比如这个类似渔网的罩盖住枪身和狙击镜,从而减少反光,增加隐蔽性;大量的第一视角;以及最开始的无人机镜头和两人接住被狙击的敌人尸体。虽然是模仿,但是这些细节也是以往国产电影里不多见的。
吴京的这把95改低并加长了提把,装上红点瞄准镜后,似乎刚好形成一个下1/3共轴(Lower1/3Co-Wintess)就是机械瞄准和红点瞄准在一条轴线上,主要用红点镜瞄准,一旦红点镜出问题(坏了,没电等)可以直接用机械瞄准。第一次在国产电影里看到95做到共轴,必须赞一个!
这个脚后跟上膛的动作被喷的很多,我不懂不评价。召唤叫兽吧。但我觉得和前面打三发穿墙爆头一样,电影还是要一些很炫技的镜头的,毕竟大多数观众还是爱看这些的。
反派壮汉中了几枪没死,所以补枪鞭尸是很重要的。现在欧美的军警近距离基本上都是速射(RaipdFire)加鞭尸,要么不开枪,开枪就保证敌人绝对死。速射做的很好,尤其在几次手枪对射中。但是从没有出现过补枪,这点可以改进。比如里,所有恐怖分子都被海豹补过枪,行业惯例。
高倍镜配红点的组合,不错。这个枪我第一次看很奇怪。感谢
BucK_KARMA说明:这应该是一把拆开的88改放在了一支AK的上面第一次在国产电影里见到AR装Magpul的三角握把(AFG)和TOB射击姿势(ThumbOverBore,美国目前最流行的射击姿势,左手尽量前伸,并把拇指放在护木上方,从而减少枪口跳动,并且能更迅速的进行枪口转向)。在这个镜头之前,这个反派还做过一个左右手换手射击的动作也很赞。
这是第二个我认为全片中最精彩的细节。这个雇佣兵的战术动作是整个影片里最专业的,尤其是这个镜头。这是他在快速换手枪弹匣,收臂,斜枪,上膛,动作一气呵成。注意他的视线和左手食指,绝对练过的。
在
BucK_KARMA的提醒下看了下演员表,那个动作最专业的人竟然是ChrisCollins。他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了9年,G1战术的创始人,教过美国海军陆战队,SWAT,澳大利亚和英国SAS的战术训练。怪不战术动作看着这么溜。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吴京的认真。数一数有多少国产片会请如此专业的战术教官来训练指导呢?吴京的换弹匣动作也专业,保持手枪指向的同时眼睛一直看前面。不过这是稍微过时的战术动作。现在美国的战术课程,手枪换弹匣基本上都要收臂斜枪以减少行程,并且目光稍微下视看弹匣仓底部,以免弹匣插不准。
手枪极近距离射击,非常实用,但在国产电影里很罕见。(JohnWick)里有非常多类似的动作。
这是95步枪,应该不能空仓挂机的。95-1有这功能。
SIGP是假的,不过在国内可以理解。
最后一个我认为全片中最漂亮的细节。胸部没有迷彩的迷彩服简直太科学了
相对国外类似题材的电影,比如《黑影坠落》和《勇者行动》,《战狼》还是有差距的。但毫无悬念的是,《战狼》给国内现代战争题材的电影立下了标准。在经费有限,BB枪都违法,军事装备严格保密的条件下,能拍出这样的影片真的非常不容易。对那些就会喷的“网络砖家”说一句话,Youcanyouup,NocannoBB。感谢
吳京用认真的态度拍出了一部如此认真的电影。希望《战狼》系列电影能扫一扫国内娘炮横行,抗日神剧不断的风气,树立新的军人形象,让更多的人喜欢军事,让更多的妹子喜欢军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