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营销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本方和制作方永远把观众当成傻子。他们总认为只要把比较火热的商业元素杂糅在一起,就能把观众骗进影院。
现在的人吃饭的时候都必须找个电影、电视剧或者综艺看,我就不一样,我吃饭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找烂片看。在我看来,烂片是最好的下饭节目。首先,烂片完美解决了埋头吃饭错过剧情的问题。众所周知烂片压根是没有剧情的。其次,烂片给人别样的快乐。你看《信条》看不懂就很失望,觉得自己智商被诺兰碾压了。但你看烂片不会,你会对导演产生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快乐到胃口都变好了。最后不管有没有看完,吃完饭就可以把电影关了干别的,反正烂片不看完没有任何损失,也不会惦记,简直是完美的下饭神器。而且我因此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但凡是烂片,就等段时间在视频网站上看,坚决不去电影院贡献票房。这几年烂片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任你营销声势浩大,很多观众就跟我一样,就是不去电影院。不过放在几年前,这些营销却给烂片带来的巨大收益。这期内容我们就来聊一聊,烂片营销的兴起和衰落。一、烂片也能拿高票房这件事,还要从七年前说起。年,集结了刘德华、张静初、林志玲、佟大为多为大牌明星,以中国首部特工大片为卖点的《天机·富春山居图》甫一上映便恶评如潮。这部作品杂糅了动作、虐恋、3D、科幻等多个商业元素的大片,剧情空洞、人设尴尬,在豆瓣创下了2.9分超低分记录。吊诡的是,其票房却与口碑「背道而驰」,第一天便拿下万票房,两天破亿,排片居首,最终以三亿票房收官,是为大捷。以今天的眼光来看,3亿票房似乎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在年已经足以进入国产片票房前十。就在一年前,《人再囧途之泰囧》才打开国产片十亿票房时代,中国电影市场也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票仓。在此之前,国产片最高纪录是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票房不过6.7亿。《富春》打开了「烂片营销」的大门,它的成功同时也让资本市场意识到,电影质量本身以及口碑,与票房并无必然关系。观众的疯狂吐槽、影评人的合力围剿,并未阻止这部作品的高歌猛进。相反,负责该片营销的北京无限自在,非常乐于利用这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