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小时代火了,我却看得很尬丨毒药头

这年头,霸道总裁爱上我,保洁小妹变成贵族小姐的玛丽苏套路已经渐渐退出人们的口味选择。

但这并不表示这种题材没落了,在我看来玛丽苏够不够吸引人,主要还是看男主够不够有钱。

毕竟承包一座鱼塘是无法达到浪漫效果的。

这不,玛丽苏就已经攻占了好莱坞,用全亚裔阵容拍了一部老美心中的“小时代”——

《摘金奇缘》

CrazyRichAsians

《摘金奇缘》于8月中询在北美率先上映,却意外地成为了爆款。

连续三周拿下票房冠军,全球票房狂揽2.3亿美金,成为近十年来最卖座的好莱坞爱情喜剧。

同时,口碑也广受老美好评。

《摘金奇缘》是继年《喜福会》之后,第二部拥有全亚裔阵容的好莱坞电影。

影片导演是拍过《惊天魔盗团2》的美籍华人朱浩伟。

男女主角亨利·戈尔丁和吴恬敏,一个是马来西亚华人,一个是美籍华人。

另外,观众熟知的杨紫琼,也是主演之一。

《摘金奇缘》的火爆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这部反映华人生活的电影究竟有何魅力,让一项口味甚高的美国人如此喜爱?

这样的疑问在我看完此片后得出了答案,是玛丽苏的故事真的很精彩吗?

显然不是,相反,还十分烂俗。

《摘金奇缘》讲诉的是华裔经济学教授瑞秋和恋爱一年的男友尼克,一同回新加坡参加婚礼,结果发现原来男友竟然是“新加坡王思聪”。

不仅如此,他还是出生贵族、家财万贯的少爷。

接着与以往的国产剧情节一样。

男主表现出“我真的爱她,我不在乎家业和财产”的态度。

女主展现出“有钱没什么了不起,我的尊严更值钱”的决心。

而男主的母亲则陷入“傻儿子,她不是真的爱你,她只爱你的钱”的揣测中。

在经历了富家子弟的纸醉金迷、“准婆婆”的刁难、一群富家碧池的嘲笑和捉弄后,女主发现自己根本不属于这里,然后选择退出。

这时,男主的老母亲幡然醒悟,觉得儿子的幸福还是由他决定吧。

于是男主发动情话技能,给女主一个真情一吻,最后HappyEnding完事儿。

“麻雀变凤凰”的故事,在好莱坞可是一抓一大把。

从童话《仙履奇缘》到歌舞剧《窈窕淑女》,从《风月俏佳人》再到《公主日记》。

它们十有八九,讨论的是真爱与金钱的关系。

而《摘金奇缘》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原因在于华人文化为影片带来了不一样的异域体验。

影片片名叫做“CrazyRichAsians”——疯狂亚洲富豪。

亚洲人有钱,其实在全世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特别是中国人,在美国人心中除了“聪明”、“勤奋”的传统印象,如今最大的感觉就是“壕”。

▲“在金钱里游泳的中国人。”

在影片开头,有一段拿破仑评价中国的名言。

“让中国沉睡吧,当她苏醒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这句站在名人角度来评价中国的名言,并没有点明电影的实质内涵,反而和影片气质格格不入。

那么,中国或者中国人怎么让世界颤抖的呢?

杨紫琼饰演的富豪的女主人是马来西亚贵族,她带着家人来到伦敦酒店受到歧视。

女富豪转身就给经理一个光速打脸,马上出钱买下了整座酒店。

过程确实长脸解气,但这样的刻画未免浮夸。

通过主角的背景,我们见识了有钱的中国人是如何挥金如土的。

电影投钱随便拍。

名贵珠宝随便买。

连私家别墅,都是照“凡尔赛宫”修的。

所谓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就没有用张钞票办不到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用一车。

影片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呈现华人上流社会的生活,一场奢侈的婚礼,带出了富人们的众生相。

为此,影片甚至还获得了好莱坞电影最佳突破群戏奖。

从获这一奖来看,好莱坞对于华裔演员的表演和塑造是认可的。

在他们的眼里,对于现在华人的变与不变形成了一种刻板而又夸张的群体印象。

即使导演是美籍华人,视角却依然按照白人来呈现的。

就像影片里瑞秋的母亲说的,看起来像个中国人,说的中文,可是思想、心理都不是中国人。

华人的改变,最主要体现在经济实力上的提升。

豪车豪宅,香槟美女、泳池派对,奢靡享受,这就是外国人眼中中国豪门贵族的生活。

婚礼过程中的走红毯的环节更是极度夸张。

各路名门富豪争奇斗艳,如此的炫富排场,估计连“国民老公”的王思聪都不会这么做。

在越来越多的华人摆脱了贫穷和落后,步入所谓的富人生活后,一些固化的思想和观念,变成美国人心中中国人不变的成分。

特别在婆媳关系和女性要为家族奉献牺牲的观念,导演确实只看到了片面。

影片以一个二代华人移民的视角,走马观花地体验了一遍中国贵族的生活。

瑞秋虽然是中国人,却代表着典型的美国大城市女孩形象——独立自主,热爱个性与自由。

而与之对比的富豪女孩,要么骄奢虚荣,要么就是傻白甜不思上进。

其实,电影里面的华人,都不是在中国本土生长的华人,而是移民的一代或者二代华人。

在与一些西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一些身份和文化的认同感已经有些矛盾和淡化。

但这并不影响两种文化的融合并进。

一边为了吹捧西式文化,一边踩贬东方文化,显然,这样的做法并不高级,且很低劣。

我并不排斥外国人拍中国故事,也不是一种怕揭短的小气。

只是,作为创作者,影片所呈现出的认识偏差,原因有两种,要么是没有细仔具体的了解,要么就是故意而为之。

正因如此,《摘金奇缘》的卖相才会让我如此反感。

看完它,不由想起25年前的《喜福会》。

故事通过四对华裔母女,讲述华人女性在移民背景下的一段段心酸过往。

影片中,不乏中国文化的旧观念和美国文化的碰撞,但是通过母女之间的化解,最终表达了淡化身份界定,消除文化对立的思想。

▲《喜福会》

《摘金奇缘》的成功,意味着华人文化在好莱坞市场拥有巨大潜力。

可以看到,中国元素的电影,已经不单单只是功夫和熊猫。

这值得高兴,但也是隐患。

一方面,希望大洋彼岸的人们,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东方文化。另一方面,我担心那种固化的白人视角带来的偏差和歧视。

改变现状,这不仅需要优秀的电影人,还需要有一个对自己文化正面有效的输出。

至于是否要去看这部美版“小时代”,反正国产玛丽苏的故事早就烂熟于心了。

这次的票钱,可以省。

文章左下角,不谢!

近期热点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二流「如懿」,一流周迅

开心麻花,你自己开心去吧!

李咏走了,很多人欠他一个道歉

中国人忌讳的字眼,它从头说到尾

豆瓣3.6,这次杨颖竟然不用背锅了

演技吊打「演员」评委,章子怡都亲口封神

比冯小刚戏份被删更冤的,竟然是这部禁播大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dongd.com/hbxzl/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