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彩内容
按揉五大穴位,滋养五脏好妙方!(动作简单易操作)起床后最不该做这七件事,会悄悄偷走你的寿命!
道医劝告您不可以做的56件事!
每天步,竟然走掉三大慢性病!但关键是要这样走!
喝茶七不饮,你都知道吗?
药用部位藜科植物地肤的胞果。
别名扫帚菜、扫帚苗、地葵、地麦、益明、落帚子、竹帚子、铁扫把子、扫帚子。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秋天常变为红紫色,幼时具白色柔毛,后变光滑。单叶互生,稠密;几无柄,叶片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或具短柔毛;幼叶边缘有白色长柔毛,其后逐渐脱落。花小,杂性,黄绿色,无梗,1朵或数朵生于叶腋;花被基部连合,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向内弯曲,包被子房,中肋突起,在花被背部弯曲处有一绿色突起物,果时发达为横生的翅;雄蕊5枚,与花被裂片对生,伸出花外;子房上位,扁圆形,花柱短,柱头2,线形。胞果扁球形,基部有5枚带翅的宿存花被。种子1粒,棕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野、路旁或庭园栽培。分布几遍全国。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净枝、叶等杂质。
药材性状扁球状五角形,外面包有宿存花被。表面浅棕色或灰绿色,周围有三角形膜质小翅5枚,其先端具缺刻状浅裂,下面中央有微突起的果柄痕及放射状棱线5或10条,上面中央可见未被宿存花被包被的五角状空隙。果皮灰棕色,膜质状,半透明.质脆易剥离。种子褐棕色,扁卵圆形,长约1.5毫米,边缘稍隆起,中部稍下凹,表面有网状皱纹,内有马蹄形胚,绿黄色,油质,胚乳白色。气微,味微苦。以饱满、色灰绿者为佳。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苦。归肾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清利湿热、止痒。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临床应用用于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小便不利。煎汤内服,干品用量9~15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药理研究地肤子1:3水浸剂试管内对许兰氏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煎剂还对伤寒杆菌有较弱抑制作用;水提液有抗炎、利尿、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水煎剂有抗炎、利尿、免疫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本品含地肤子皂苷Ic、齐墩果酸、齐墩果酸28-O-p-D-吡喃葡萄糖酯苷、花柏烯、20-羟基-24-甲基蜕皮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内无湿热,小便过多者禁服。
配伍药方①治湿疹,痒疹:地肤子15克,白鲜皮9克,川萆薢12克,苦参、野菊花各9克,生地12克,赤芍、当归各9克。水煎服。(《中药临床应用》除湿消疹汤)
②治阴囊湿痒:地肤子、蛇床子、苦参、花椒各等量。煎水外洗。(《湖北中草药志》)
③治肾炎水肿:地肤子10克,浮萍8克,木贼草5克,桑白皮10克。水煎去滓,每日3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丹毒:地肤子、金银花、菊花各30克,荆芥、防风各15克。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文章精选?老神仙亲传: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
?七种食材能清肠,令人常吃不厌!
?长期被湿气困扰?道医养生教你如何去湿气与湿邪!
?起床后最不该做这七件事,会悄悄偷走你的寿命!!
?现代女人为啥百病缠身?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答案!
?华佗教你睡觉,不管你是否熬夜,一定要看!
道医学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