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少爷一样的感觉,看到11月的电影排期时好生激动,大片一波接一波的。
但是看完了完全靠BGM撑起的和真人版神庙逃亡的移动迷宫,开始感到有点绝望!
大片不举,卖骚的就是两部国产小清新的电影《胜者为王》和《陪安东尼度过的漫长岁月》——由最(guo)世(xiao)文(si)化(jia)旗下的作者的书改编而来。
ADOLESCENCE
◆◆青春今天少爷想跟大家聊聊,在霸道郭小四的带领下向影视道路迈进的青春文学们,是如何让你一边痛骂一边掏着钱的。
青春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自《致青春》,《小时代》这两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版大获成功后,青春文学作家和电影制作人们,似乎看到了那些年轻的少男少女们兜里的钞票正在挥舞着小手。
而后,畅销青春小说《匆匆那年》上映,《何以笙箫默》也在电视剧化之后,又出现在了大荧幕上。
纵览这些电影,突然发现他们是何其的相似:
1受众丨叔叔阿姨请在少年们的陪同下观看走进青春文学改编电影的放映厅,坐着的都是祖国的花儿,受众群相当统一,也就是我们这群90后,当然也也会有些晚熟的80后和早熟的00后。
2画风丨PPT一样的剪辑,美图秀秀一样的画面其次,虽然风格不尽相同,但大都文艺气质浓厚,以年轻人的小情小爱作为故事主线。就电影本身而言,虽然影像叙事技巧缺乏,但是整部电影就是像用美图秀秀加滤镜P出来似的——美丽的颜色,美丽的构图,美丽的取景。
3卖点丨颜高肉好,这部电影我给满分这些电影有着共同的两个卖点:畅销书的基础奠定和明星明星明星小鲜肉。小时代自不必多说啦,《何以笙箫默》则是集结了黄晓明,杨幂和杨颖国内三大颜值担当。《剩者为王》由老牌熟女舒淇姐姐和小鲜肉彭于晏领衔。
有人说《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也就只有白百合大牌一点吧?
错错错!看看它的制作人,可是美美的周迅姐姐有木有!
4小说改编丨当梦中情人走到我面前,我便从此失眠尼尔波兹曼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或许将死于我们所爱的东西。”
在一一观看了这些影片之后,少爷不得不提出的一点是,这些所谓的改编越来越随意肤浅。
文字相对于影像而言,印在白纸上的铅字,虽然看起来枯燥乏味,但是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对于意境的理解空间。
读了小说以后,我们的脑海中会有那么一个主人公,帅气逼人,冷酷多金。我想绝对比黄晓明更完美。
而影像,则更具象更直白,直接会塑造出鲜活的人物,方便YY。通常,由于影像因为更加的视觉化、通俗化,传播起来不想文字传播那么低调。
“卖相极佳”的鲜肉例如当年的陈学冬,自带极强圈粉技能,笼络大批死忠粉之后,传播更具有经济效益。
但是,在电影院里也会常常看到很多人会抱着对原著的热爱进场,然后打着哈欠出来。
丰富庞杂的小说情节在粗暴的删减后,呈现出来的不像是一个故事而是几个桥段的拼接,若是没有读过原著,就会完全摸不到头脑。小时代就是一个典型,看过了影片之后,觉得好像就只是撕逼,和好,撕逼,和好……
由于影像和文字的传播差异,在意境空间缩小的影像世界中,转换时绝对是不能生搬硬套,需要针对情节构造加以戏剧成分。否则,极有可能使电影变成了个人独白电影和照片集锦。
不过文学改编的电影还是有很多精品。比如,第二部《笑傲江湖》,改编自武侠小说,故事情节有很大的改动却并不与原著相违和,
这部影片里,第一次提出了东方不败与令狐冲的感情线,明明是两个男人间的暧昧,却不会令人感到不合时宜。反而会让人对爱情产生新的深刻地理解,开辟了原著之外的新世界。
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指环王》同样是取材于文学著作,在电影人的用心经营之下也成就了影视经典。
5经济效益丨IP时代,变着法子好赚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目前的这种青春小说的改编热潮也并非一无是处。在小时代热映时,凤凰网有过这样的报道:“长江文艺出版社工作人员介绍说,《小时代》观影的狂热,也带来了《小时代》全系列图书在全国的狂销。
据统计,6月27日电影首映当天,尽管先期备货充足,但全国33个省份余家图书销售商还是有一半以上出现图书脱销状况;特别是原著小说《小时代1.0折纸时代》全新修订版和郭敬明导演日记《小时代电影全记录》两本新书最受读者青睐。
出版社分析称,除了《小时代》原有书迷,许多观看电影的观众对电影原著也产生了兴趣,从而引发图书销量爆炸性增长。
我想,由此我们应该看到不仅仅是利益,还有纸媒和影像传媒相互推动的可能性。目前在书籍杂志行业处于衰落的形式下,也许影像传播并不是劲敌,反而可能会成为良好的推动力。
青春主题的书之所以畅销,是因为我们热爱青春,我们舍不得青春的简单与炽热。
所以也希望能在荧幕里看到它最美的呈现;希望能用最真挚的画面展现那些年我们在被窝里的小灯下熬夜读完的美好文字,希望能在电影院的光影里看一本好书。
这样的好作品,
即使没有熠熠星光,
也能,热泪盈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